文苑英華
- 1.1- 賦
- 2.1- 卷第一
- 3.1- 賦
一
- 4.1- 天象
一
- 2.2- 卷第二
- 3.1- 賦
二
- 4.1- 天象
二
- 2.3- 卷第三
- 3.1- 賦
三
- 4.1- 天象
三
- 2.4- 卷第四
- 3.1- 賦
四
- 4.1- 天象
四
- 2.5- 卷第五
- 3.1- 賦
五
- 4.1- 天象
五
- 2.6- 卷第六
- 3.1- 賦
六
- 4.1- 天象
六
- 2.7- 卷第七
- 3.1- 賦
七
- 4.1- 天象
七
- 2.8- 卷第八
- 3.1- 賦
八
- 4.1- 天象
八
- 2.9- 卷第九
- 3.1- 賦
九
- 4.1- 天象
九
- 2.10- 卷第十
- 3.1- 賦
十
- 4.1- 天象
十
- 2.11- 卷第十一
- 3.1- 賦
十一
- 4.1- 天象
十一
- 2.12- 卷第十二
- 3.1- 賦
十二
- 4.1- 天象
十二
- 2.13- 卷第十三
- 3.1- 賦
十三
- 4.1- 天象
十三
- 2.14- 卷第十四
- 3.1- 賦
十四
- 4.1- 天象
十四
- 2.15- 卷第十五
- 3.1- 賦
十五
- 4.1- 天象
十五
- 2.16- 卷第十六
- 3.1- 賦
十六
- 4.1- 天象
十六
- 2.17- 卷第十七
- 3.1- 賦
十七
- 4.1- 天象
十七
- 2.18- 卷第十八
- 3.1- 賦
十八
- 4.1- 天象
十八
- 2.19- 卷第十九
- 3.1- 賦
十九
- 4.1- 天象
十九
- 2.20- 卷第二十
- 3.1- 賦
二十
- 4.1- 天象
二十
- 2.21- 卷第二十一
- 3.1- 賦
二十一
- 4.1- 歲時
一
- 2.22- 卷第二十二
- 3.1- 賦
二十二
- 4.1- 歲時
二
- 2.23- 卷第二十三
- 3.1- 賦
二十三
- 4.1- 歲時
三
- 2.24- 卷第二十四
- 3.1- 賦
二十四
- 4.1- 歲時
四
- 附:刻漏
- 2.25- 卷第二十五
- 3.1- 賦
二十五
- 4.1- 地類
一
- 2.26- 卷第二十六
- 3.1- 賦
二十六
- 4.1- 地類
二
- 2.27- 卷第二十七
- 3.1- 賦
二十七
- 4.1- 地類
三
- 2.28- 卷第二十八
- 3.1- 賦
二十八
- 4.1- 地類
四
- 2.29- 卷第二十九
- 3.1- 賦
二十九
- 4.1- 地類
五
- 2.30- 卷第三十
- 3.1- 賦
三十
- 4.1- 地類
六
- 2.31- 卷第三十一
- 3.1- 賦
三十一
- 4.1- 地類
七
- 2.32- 卷第三十二
- 3.1- 賦
三十二
- 4.1- 水
一
- 2.33- 卷第三十三
- 3.1- 賦
三十三
- 4.1- 水
二
- 2.34- 卷第三十四
- 3.1- 賦
三十四
- 4.1- 水
三
- 2.35- 卷第三十五
- 3.1- 賦
三十五
- 4.1- 水
四
- 2.36- 卷第三十六
- 3.1- 賦
三十六
- 4.1- 水
五
- 2.37- 卷第三十七
- 3.1- 賦
三十七
- 4.1- 水
六
- 2.38- 卷第三十八
- 3.1- 賦
三十八
- 4.1- 氷
七
- 2.39- 卷第三十九
- 3.1- 賦
三十九
- 4.1- 氷
八
- 2.40- 卷第四十
- 3.1- 賦
四十
- 4.1- 水
九
- 2.41- 卷第四十一
- 3.1- 賦
四十一
- 4.1- 帝德
一
- 2.42- 卷第四十二
- 3.1- 賦
四十二
- 4.1- 帝德
二
- 2.43- 卷第四十三
- 3.1- 賦
四十三
- 4.1- 帝德
三
- 2.44- 卷第四十四
- 3.1- 賦
四十四
- 4.1- 京都
- 2.45- 卷第四十五
- 3.1- 賦
四十五
- 4.1- 邑居
一
- 2.46- 卷第四十六
- 3.1- 賦
四十六
- 4.1- 邑居
二
- 2.47- 卷第四十七
- 3.1- 賦
四十七
- 4.1- 宮室
一
- 2.48- 卷第四十八
- 3.1- 賦
四十八
- 4.1- 宮室
二
- 2.49- 卷第四十九
- 3.1- 賦
四十九
- 4.1- 宮室
三
- 2.50- 卷第五十
- 3.1- 賦
五十
- 4.1- 宮室
四
- 2.51- 卷第五十一
- 3.1- 賦
五十一
- 4.1- 宮室
五
- 2.52- 卷第五十二
- 3.1- 賦
五十二
- 4.1- 宮室
六
- 2.53- 卷第五十三
- 3.1- 賦
五十三
- 4.1- 苑囿
- 4.2- 朝會
- 2.54- 卷第五十四
- 3.1- 賦
五十四
- 4.1- 禋祀
一
- 2.55- 卷第五十五
- 3.1- 賦
五十五
- 4.1- 禋祀
二
- 2.56- 卷第五十六
- 3.1- 賦
五十六
- 4.1- 禋祀
三
- 2.57- 卷第五十七
- 3.1- 賦
五十七
- 4.1- 禋祀
四
- 2.58- 卷第五十八
- 3.1- 賦
五十八
- 4.1- 行幸
一
- 2.59- 卷第五十九
- 3.1- 賦
五十九
- 4.1- 行幸
二
- 2.60- 卷第六十
- 3.1- 賦
六十
- 4.1- 諷諭
- 2.61- 卷第六十一
- 3.1- 賦
六十一
- 4.1- 儒學
一
- 2.62- 卷第六十二
- 3.1- 賦
六十二
- 4.1- 儒學
二
- 2.63- 卷第六十三
- 3.1- 賦
六十三
- 4.1- 儒學
三
- 2.64- 卷第六十四
- 3.1- 賦
六十四
- 4.1- 軍旅
一
- 2.65- 卷第六十五
- 3.1- 賦
六十五
- 4.1- 軍旅
二
- 2.66- 卷第六十六
- 3.1- 賦
六十六
- 4.1- 軍旅
三
- 2.67- 卷第六十七
- 3.1- 賦
六十七
- 4.1- 治道
一
- 2.68- 卷第六十八
- 3.1- 賦
六十八
- 4.1- 治道
二
- 2.69- 卷第六十九
- 3.1- 賦
六十九
- 4.1- 治道
三
- 2.70- 卷第七十
- 3.1- 賦
七十
- 4.1- 耕籍
- 附:田農
- 2.71- 卷第七十一
- 3.1- 賦
七十一
- 4.1- 樂
一
- 2.72- 卷第七十二
- 3.1- 賦
七十二
- 4.1- 樂
二
- 2.73- 卷第七十三
- 3.1- 賦
七十三
- 4.1- 樂
三
- 2.74- 卷第七十四
- 3.1- 賦
七十四
- 4.1- 樂
四
- 2.75- 卷第七十五
- 3.1- 賦
七十五
- 4.1- 樂
五
- 2.76- 卷第七十六
- 3.1- 賦
七十六
- 4.1- 樂
六
- 2.77- 卷第七十七
- 3.1- 賦
七十七
- 4.1- 樂
七
- 2.78- 卷第七十八
- 3.1- 賦
七十八
- 4.1- 樂
八
- 2.79- 卷第七十九
- 3.1- 賦
七十九
- 4.1- 樂
九
- 2.80- 卷第八十
- 3.1- 賦
八十
- 4.1- 鍾鼓
- 2.81- 卷第八十一
- 3.1- 賦
八十一
- 4.1- 雜伎
一
- 2.82- 卷第八十二
- 3.1- 賦
八十二
- 4.1- 雜伎
二
- 2.83- 卷第八十三
- 3.1- 賦
八十三
- 4.1- 飲食
- 2.84- 卷第八十四
- 3.1- 賦
八十四
- 4.1- 符瑞
一
- 2.85- 卷第八十五
- 3.1- 賦
八十五
- 4.1- 符瑞
二
- 2.86- 卷第八十六
- 3.1- 賦
八十六
- 4.1- 符瑞
三
- 2.87- 卷第八十七
- 3.1- 賦
八十七
- 4.1- 符瑞
四
- 2.88- 卷第八十八
- 3.1- 賦
八十八
- 4.1- 符瑞
五
- 2.89- 卷第八十九
- 3.1- 賦
八十九
- 4.1- 符瑞
六
- 2.90- 卷第九十
- 3.1- 賦
九十
- 4.1- 人事
一
- 2.91- 卷第九十一
- 3.1- 賦
九十一
- 4.1- 人事
二
- 2.92- 卷第九十二
- 3.1- 賦
九十二
- 4.1- 人事
三
- 2.93- 卷第九十三
- 3.1- 賦
九十三
- 4.1- 人事
四
- 2.94- 卷第九十四
- 3.1- 賦
九十四
- 4.1- 人事
五
- 2.95- 卷第九十五
- 3.1- 賦
九十五
- 4.1- 人事
六
- 2.96- 卷第九十六
- 3.1- 賦
九十六
- 4.1- 人事
七
- 2.97- 卷第九十七
- 3.1- 賦
九十七
- 4.1- 志
一
- 2.98- 卷第九十八
- 3.1- 賦
九十八
- 4.1- 志
二
- 2.99- 卷第九十九
- 3.1- 賦
九十九
- 4.1- 志
三
- 2.100- 卷第一百
- 3.1- 賦
一百
- 4.1- 射
- 4.2- 愽奕
- 2.101- 卷第一百一
- 3.1- 賦
一百一
- 4.1- 工藝
- 2.102- 卷第一百二
- 3.1- 賦
一百二
- 4.1- 器用
一
- 2.103- 卷第一百三
- 3.1- 賦
一百三
- 4.1- 器用
二
- 2.104- 卷第一百四
- 3.1- 賦
一百四
- 4.1- 器用
三
- 2.105- 卷第一百五
- 3.1- 賦
一百五
- 4.1- 器用
四
- 2.106- 卷第一百六
- 3.1- 賦
一百六
- 4.1- 器用
五
- 2.107- 卷第一百七
- 3.1- 賦
一百七
- 4.1- 器用
六
- 2.108- 卷第一百八
- 3.1- 賦
一百八
- 4.1- 器用
七
- 2.109- 卷第一百九
- 3.1- 賦
一百九
- 4.1- 器用
八
- 2.110- 卷第一百十
- 3.1- 賦
一百十
- 4.1- 器用
九
- 2.111- 卷第一百十一
- 3.1- 賦
一百十一
- 4.1- 服章
一
- 2.112- 卷第一百十二
- 3.1- 賦
一百十二
- 4.1- 服章
二
- 2.113- 卷第一百十三
- 3.1- 賦
一百十三
- 4.1- 服章
三
- 2.114- 卷第一百十四
- 3.1- 賦
一百十四
- 4.1- 圖畫
- 2.115- 卷第一百十五
- 3.1- 賦
一百十五
- 4.1- 寳
一
- 2.116- 卷第一百十六
- 3.1- 賦
一百十六
- 4.1- 寳
二
- 2.117- 卷第一百十七
- 3.1- 賦
一百十七
- 4.1- 寳
三
- 2.118- 卷第一百十八
- 3.1- 賦
一百十八
- 4.1- 寳
四
- 2.119- 卷第一百十九
- 3.1- 賦
一百十九
- 4.1- 寳
五
- 4.2- 絲帛
一
- 2.120- 卷第一百二十
- 3.1- 賦
一百二十
- 4.1- 絲帛
二
- 2.121- 卷第一百二十一
- 3.1- 賦
一百二十一
- 4.1- 舟車
一
- 2.122- 卷第一百二十二
- 3.1- 賦
一百二十二
- 4.1- 舟車
二
- 2.123- 卷第一百二十三
- 3.1- 賦
一百二十三
- 4.1- 薪火
- 2.124- 卷第一百二十四
- 3.1- 賦
一百二十四
- 4.1- 畋漁
- 2.125- 卷第一百二十五
- 3.1- 賦
一百二十五
- 4.1- 道釋
- 2.126- 卷第一百二十六
- 3.1- 賦
一百二十六
- 4.1- 紀行
- 2.127- 卷第一百二十七
- 3.1- 賦
一百二十七
- 4.1- 遊覽
一
- 2.128- 卷第一百二十八
- 3.1- 賦
一百二十八
- 4.1- 遊覽
二
- 2.129- 卷第一百二十九
- 3.1- 賦
一百二十九
- 4.1- 哀傷
一
- 2.130- 卷第一百三十
- 3.1- 賦
一百三十
- 4.1- 哀傷
二
- 2.131- 卷第一百三十一
- 3.1- 賦
一百三十一
- 4.1- 鳥獸
一
- 2.132- 卷第一百三十二
- 3.1- 賦
一百三十二
- 4.1- 鳥獸
二
- 2.133- 卷第一百三十三
- 3.1- 賦
一百三十三
- 4.1- 鳥獸
三
- 2.134- 卷第一百三十四
- 3.1- 賦
一百三十四
- 4.1- 鳥獸
四
- 2.135- 卷第一百三十五
- 3.1- 賦
一百三十五
- 4.1- 鳥獸
五
- 2.136- 卷第一百三十六
- 3.1- 賦
一百三十六
- 4.1- 鳥獸
六
- 2.137- 卷第一百三十七
- 3.1- 賦
一百三十七
- 4.1- 鳥獸
七
- 2.138- 卷第一百三十八
- 3.1- 賦
一百三十八
- 4.1- 鳥獸
八
- 2.139- 卷第一百三十九
- 3.1- 賦
一百三十九
- 4.1- 蟲魚
一
- 2.140- 卷第一百四十
- 3.1- 賦
一百四十
- 4.1- 蟲魚
二
- 2.141- 卷第一百四十一
- 3.1- 賦
一百四十一
- 4.1- 蟲魚
三
- 2.142- 卷第一百四十二
- 3.1- 賦
一百四十二
- 4.1- 蟲魚
四
- 2.143- 卷第一百四十三
- 3.1- 賦
一百四十三
- 4.1- 草木
一
- 2.144- 卷第一百四十四
- 3.1- 賦
一百四十四
- 4.1- 草木
二
- 2.145- 卷第一百四十五
- 3.1- 賦
一百四十五
- 4.1- 草木
三
- 2.146- 卷第一百四十六
- 3.1- 賦
一百四十六
- 4.1- 草木
四
- 2.147- 卷第一百四十七
- 3.1- 賦
一百四十七
- 4.1- 草木
五
- 2.148- 卷第一百四十八
- 3.1- 賦
一百四十八
- 4.1- 草木
六
- 2.149- 卷第一百四十九
- 3.1- 賦
一百四十九
- 4.1- 草木
七
- 2.150- 卷第一百五十
- 3.1- 賦
一百五十
- 4.1- 草木
八
- 1.2- 詩
- 2.1- 卷第一百五十一
- 3.1- 詩
一
- 4.1- 天部
一
- 5.1- 日
- 5.2- 月
- 5.3- 中秋月
- 5.4- 翫月
- 5.5- 對月
- 2.2- 卷第一百五十二
- 3.1- 詩
二
- 4.1- 天部
二
- 5.1- 望月
- 5.2- 雜題月
- 5.3- 星
- 2.3- 卷第一百五十三
- 3.1- 詩
三
- 4.1- 天部
三
- 5.1- 雨
- 5.2- 喜雨
- 5.3- 對雨
- 5.4- 苦雨
- 5.5- 雜題雨
- 2.4- 卷第一百五十四
- 3.1- 詩
四
- 4.1- 天部
四
- 5.1- 詠雪
- 5.2- 對雪
- 5.3- 喜雪
- 2.5- 卷第一百五十五
- 3.1- 詩
五
- 4.1- 天部
五
- 5.1- 詠雪雜題
- 5.2- 晴霽
- 2.6- 卷第一百五十六
- 3.1- 詩
六
- 4.1- 天部
六
- 5.1- 風
- 5.2- 雜題風
- 5.3- 雲
- 5.4- 雜題雲
- 5.5- 霜
- 5.6- 露
- 5.7- 霧
- 5.8- 煙霞
- 5.9- 天河
- 5.10- 虹蜺
- 2.7- 卷第一百五十七
- 3.1- 詩
七
- 4.1- 天部
七
- 5.1- 元日
- 5.2- 春
- 5.3- 人日
- 5.4- 上元
- 5.5- 寒食
- 5.6- 上巳
- 5.7- 夏
- 5.8- 端午
- 5.9- 伏日
- 2.8- 卷第一百五十八
- 3.1- 詩
八
- 4.1- 天部
八
- 5.1- 秋
- 5.2- 七夕
- 5.3- 九日
- 5.4- 冬
- 5.5- 除夜
- 2.9- 卷第一百五十九
- 3.1- 詩
九
- 4.1- 地部
一
- 5.1- 山
- 5.2- 終南山
- 5.3- 太山
- 5.4- 華岳
- 2.10- 卷第一百六十
- 3.1- 詩
十
- 4.1- 地部
二
- 5.1- 南岳
- 5.2- 廬山
- 5.3- 望夫山
- 5.4- 歸山
- 5.5- 山中
- 5.6- 雜題
- 2.11- 卷第一百六十一
- 3.1- 詩
十一
- 4.1- 地部
三
- 5.1- 山雜題
- 5.2- 洞
- 5.3- 峽
- 5.4- 石
- 5.5- 孤石
- 5.6- 太湖石
- 5.7- 雜題
- 2.12- 卷第一百六十二
- 3.1- 詩
十二
- 4.1- 地部
四
- 5.1- 海
- 5.2- 江
- 5.3- 詠潮
- 2.13- 卷第一百六十三
- 3.1- 詩
十三
- 4.1- 地部
五
- 5.1- 河
- 5.2- 湖
- 5.3- 潭
- 5.4- 水
- 5.5- 泉
一
- 2.14- 卷第一百六十四
- 3.1- 詩
十四
- 4.1- 地部
六
- 5.1- 泉
二
- 5.2- 瀑布
- 5.3- 雜題
- 5.4- 曲江
- 5.5- 昆明池
- 5.6- 溫湯
- 2.15- 卷第一百六十五
- 3.1- 詩
十五
- 4.1- 地部
七
- 5.1- 池
- 5.2- 遊泛
- 2.16- 卷第一百六十六
- 3.1- 詩
十六
- 4.1- 地部
八
- 5.1- 池雜題
- 5.2- 溪
- 5.3- 遊泛
- 5.4- 雜題
- 2.17- 卷第一百六十七
- 3.1- 詩
十七
- 4.1- 帝德
- 2.18- 卷第一百六十八
- 3.1- 詩
十八
- 4.1- 應制
一
- 5.1- 錫宴
- 5.2- 酺宴
- 2.19- 卷第一百六十九
- 3.1- 詩
十九
- 4.1- 應制
二
- 5.1- 侍宴
- 2.20- 卷第一百七十
- 3.1- 詩
二十
- 4.1- 應制
三
- 5.1- 廵幸
一
- 2.21- 卷第一百七十一
- 3.1- 詩
二十一
- 4.1- 應制
四
- 5.1- 巡幸
二
- 5.2- 扈從
- 2.22- 卷第一百七十二
- 3.1- 詩
二十二
- 4.1- 應制五 歲時
- 5.1- 元日
- 5.2- 人日
- 5.3- 上元
- 5.4- 晦日
- 5.5- 春
- 5.6- 寒食
- 5.7- 仲春
- 5.8- 中和節
- 5.9- 上巳
- 5.10- 夏
- 5.11- 秋
- 2.23- 卷第一百七十三
- 3.1- 詩
二十三
- 4.1- 應制
六
- 5.1- 七夕
- 5.2- 九日
- 5.3- 追賞
- 5.4- 雨
- 5.5- 晴
- 5.6- 雪
- 2.24- 卷第一百七十四
- 3.1- 詩
二十四
- 4.1- 應制
七
- 5.1- 宮
- 5.2- 臺
- 5.3- 宅
- 2.25- 卷第一百七十五
- 3.1- 詩
二十五
- 4.1- 應制
八
- 5.1- 殿
- 5.2- 樓
- 5.3- 閣
- 5.4- 亭
- 5.5- 園
- 5.6- 幸宅
- 2.26- 卷第一百七十六
- 3.1- 詩
二十六
- 4.1- 應制
九
- 5.1- 昆明池
- 5.2- 興慶池
- 5.3- 隆慶池
- 5.4- 公主林亭
- 5.5- 送公主
- 2.27- 卷第一百七十七
- 3.1- 詩
二十七
- 4.1- 應制
十
- 5.1- 送餞
- 2.28- 卷第一百七十八
- 3.1- 詩
二十八
- 4.1- 應制
十一
- 5.1- 寺院
- 5.2- 雜題
- 5.3- 宮觀
- 5.4- 雜題
- 2.29- 卷第一百七十九
- 3.1- 詩
二十九
- 4.1- 應令
- 附:應教
- 4.2- 應教
- 2.30- 卷第一百八十
- 3.1- 詩
三十
- 4.1- 省試
一
- 2.31- 卷第一百八十一
- 3.1- 詩
三十一
- 4.1- 省試二
- 附:州府試
- 2.32- 卷第一百八十二
- 3.1- 詩
三十二
- 4.1- 省試三
- 附:州府試
- 2.33- 卷第一百八十三
- 3.1- 詩
三十三
- 4.1- 省試四
- 附:州府試
- 2.34- 卷第一百八十四
- 3.1- 詩
三十四
- 4.1- 省試五
- 附:州府試
- 2.35- 卷第一百八十五
- 3.1- 詩
三十五
- 4.1- 省試六
- 附:州府試
- 2.36- 卷第一百八十六
- 3.1- 詩
三十六
- 4.1- 省試七
- 附:州府試
- 2.37- 卷第一百八十七
- 3.1- 詩
三十七
- 4.1- 省試八
- 附:州府試
- 2.38- 卷第一百八十八
- 3.1- 詩
三十八
- 4.1- 省試九
- 附:州府試
- 2.39- 卷第一百八十九
- 3.1- 詩
三十九
- 4.1- 省試十
- 附:州府試
- 2.40- 卷第一百九十
- 3.1- 詩
四十
- 4.1- 朝省
一
- 5.1- 趨朝
- 5.2- 寓直
一
- 2.41- 卷第一百九十一
- 3.1- 詩
四十一
- 4.1- 朝省
二
- 5.1- 寓直
二
- 2.42- 卷第一百九十二
- 3.1- 詩
四十二
- 4.1- 樂府
一
- 2.43- 卷第一百九十三
- 3.1- 詩
四十三
- 4.1- 樂府
二
- 2.44- 卷第一百九十四
- 3.1- 詩
四十四
- 4.1- 樂府
三
- 2.45- 卷第一百九十五
- 3.1- 詩
四十五
- 4.1- 樂府
四
- 2.46- 卷第一百九十六
- 3.1- 詩
四十六
- 4.1- 樂府
五
- 2.47- 卷第一百九十七
- 3.1- 詩
四十七
- 4.1- 樂府
六
- 2.48- 卷第一百九十八
- 3.1- 詩
四十八
- 4.1- 樂府
七
- 2.49- 卷第一百九十九
- 3.1- 詩
四十九
- 4.1- 樂府
八
- 2.50- 卷第二百
- 3.1- 詩
五十
- 4.1- 樂府
九
- 2.51- 卷第二百一
- 3.1- 詩
五十一
- 4.1- 樂府
十
- 2.52- 卷第二百二
- 3.1- 詩
五十二
- 4.1- 樂府
十一
- 2.53- 卷第二百三
- 3.1- 詩
五十三
- 4.1- 樂府
十二
- 2.54- 卷第二百四
- 3.1- 詩
五十四
- 4.1- 樂府
十三
- 2.55- 卷第二百五
- 3.1- 詩
五十五
- 4.1- 樂府
十四
- 2.56- 卷第二百六
- 3.1- 詩
五十六
- 4.1- 樂府
十五
- 2.57- 卷第二百七
- 3.1- 詩
五十七
- 4.1- 樂府
十六
- 2.58- 卷第二百八
- 3.1- 詩
五十八
- 4.1- 樂府
十七
- 2.59- 卷第二百九
- 3.1- 詩
五十九
- 4.1- 樂府
十八
- 2.60- 卷第二百十
- 3.1- 詩
六十
- 4.1- 樂府
十九
- 2.61- 卷第二百十一
- 3.1- 詩
六十一
- 4.1- 樂府
二十
- 2.62- 卷第二百十二
- 3.1- 詩
六十二
- 4.1- 音樂
一
- 5.1- 樂
- 5.2- 琴
- 5.3- 箏
- 5.4- 笙
- 5.5- 琵琶
- 5.6- 箜篌
- 5.7- 簫
- 5.8- 笛
- 5.9- 雜樂
- 2.63- 卷第二百十三
- 3.1- 詩
六十三
- 4.1- 音樂二
- 附:歌舞
- 5.1- 歌
- 5.2- 舞
- 5.3- 歌妓
- 2.64- 卷第二百十四
- 3.1- 詩
六十四
- 4.1- 人事
一
- 5.1- 宴集
一
- 2.65- 卷第二百十五
- 3.1- 詩
六十五
- 4.1- 人事
二
- 5.1- 宴集
二
- 2.66- 卷第二百十六
- 3.1- 詩
六十六
- 4.1- 人事
三
- 5.1- 宴集
三
- 2.67- 卷第二百十七
- 3.1- 詩
六十七
- 4.1- 人事
四
- 5.1- 宿會
- 2.68- 卷第二百十八
- 3.1- 詩
六十八
- 4.1- 人事
五
- 5.1- 逢遇
- 2.69- 卷第二百十九
- 3.1- 詩
六十九
- 4.1- 釋門
一
- 2.70- 卷第二百二十
- 3.1- 詩
七十
- 4.1- 釋門
二
- 2.71- 卷第二百二十一
- 3.1- 詩
七十一
- 4.1- 釋門
三
- 2.72- 卷第二百二十二
- 3.1- 詩
七十二
- 4.1- 釋門
四
- 2.73- 卷第二百二十三
- 3.1- 詩
七十三
- 4.1- 釋門
五
- 2.74- 卷第二百二十四
- 3.1- 詩
七十四
- 4.1- 釋門
六
- 2.75- 卷第二百二十五
- 3.1- 詩
七十五
- 4.1- 道門
一
- 5.1- 遊仙
- 5.2- 神仙
- 5.3- 懷仙
- 5.4- 夢仙
- 5.5- 謫仙
- 5.6- 仙谷遇毛女
- 5.7- 桃源
- 5.8- 秦越人洞中詠
- 5.9- 下元齋詠
- 5.10- 歌詞
- 2.76- 卷第二百二十六
- 3.1- 詩
七十六
- 4.1- 道門
二
- 5.1- 宮觀
一
- 2.77- 卷第二百二十七
- 3.1- 詩
七十七
- 4.1- 道門
三
- 5.1- 宮觀
二
- 5.2- 送僧道人
一
- 2.78- 卷第二百二十八
- 3.1- 詩
七十八
- 4.1- 道門
四
- 5.1- 送僧道人
二
- 2.79- 卷第二百二十九
- 3.1- 詩
七十九
- 4.1- 道門
五
- 5.1- 送贈道人
- 5.2- 送宮人入道
- 2.80- 卷第二百三十
- 3.1- 詩
八十
- 4.1- 隱逸
一
- 5.1- 徵君
- 5.2- 居士
- 5.3- 處士
一
- 2.81- 卷第二百三十一
- 3.1- 詩
八十一
- 4.1- 隱逸
二
- 5.1- 處士
二
- 5.2- 山人
一
- 2.82- 卷第二百三十二
- 3.1- 詩
八十二
- 4.1- 隱逸
三
- 5.1- 山人
二
- 5.2- 隱士
- 2.83- 卷第二百三十三
- 3.1- 詩
八十三
- 4.1- 寺院一
- 附:塔
- 2.84- 卷第二百三十四
- 3.1- 詩
八十四
- 4.1- 寺院二
- 附:塔
- 2.85- 卷第二百三十五
- 3.1- 詩
八十五
- 4.1- 寺院三
- 附:塔
- 2.86- 卷第二百三十六
- 3.1- 詩
八十六
- 4.1- 寺院四
- 附:塔
- 2.87- 卷第二百三十七
- 3.1- 詩
八十七
- 4.1- 寺院五
- 附:塔
- 2.88- 卷第二百三十八
- 3.1- 詩
八十八
- 4.1- 寺院六
- 附:塔
- 2.89- 卷第二百三十九
- 3.1- 詩
八十九
- 4.1- 寺院七
- 附:塔
- 2.90- 卷第二百四十
- 3.1- 詩
九十
- 4.1- 詶和
一
- 2.91- 卷第二百四十一
- 3.1- 詩
九十一
- 4.1- 酬和
二
- 2.92- 卷第二百四十二
- 3.1- 詩
九十二
- 4.1- 酬和
三
- 2.93- 卷第二百四十三
- 3.1- 詩
九十三
- 4.1- 酬和
四
- 2.94- 卷第二百四十四
- 3.1- 詩
九十四
- 4.1- 酬和
五
- 2.95- 卷第二百四十五
- 3.1- 詩
九十五
- 4.1- 酬和
六
- 2.96- 卷第二百四十六
- 3.1- 詩
九十六
- 4.1- 酬和
七
- 2.97- 卷第二百四十七
- 3.1- 詩
九十七
- 4.1- 寄贈
一
- 2.98- 卷第二百四十八
- 3.1- 詩
九十八
- 4.1- 寄贈
二
- 2.99- 卷第二百四十九
- 3.1- 詩
九十九
- 4.1- 寄贈
三
- 2.100- 卷第二百五十
- 3.1- 詩
一百
- 4.1- 寄贈
四
- 2.101- 卷第二百五十一
- 3.1- 詩
一百一
- 4.1- 寄贈
五
- 2.102- 卷第二百五十二
- 3.1- 詩
一百二
- 4.1- 寄贈
六
- 2.103- 卷第二百五十三
- 3.1- 詩
一百三
- 4.1- 寄贈
七
- 2.104- 卷第二百五十四
- 3.1- 詩
一百四
- 4.1- 寄贈
八
- 2.105- 卷第二百五十五
- 3.1- 詩
一百五
- 4.1- 寄贈
九
- 2.106- 卷第二百五十六
- 3.1- 詩
一百六
- 4.1- 寄贈
十
- 2.107- 卷第二百五十七
- 3.1- 詩
一百七
- 4.1- 寄贈
十一
- 2.108- 卷第二百五十八
- 3.1- 詩
一百八
- 4.1- 寄贈
十二
- 2.109- 卷第二百五十九
- 3.1- 詩
一百九
- 4.1- 寄贈
十三
- 2.110- 卷第二百六十
- 3.1- 詩
一百十
- 4.1- 寄贈
十四
- 2.111- 卷第二百六十一
- 3.1- 詩
一百十一
- 4.1- 寄贈
十五
- 2.112- 卷第二百六十二
- 3.1- 詩
一百十五
- 4.1- 寄贈
十六
- 2.113- 卷第二百六十三
- 3.1- 詩
一百十三
- 4.1- 寄贈
十七
- 2.114- 卷第二百六十四
- 3.1- 詩
一百十四
- 4.1- 寄贈
十八
- 2.115- 卷第二百六十五
- 3.1- 詩
一百十五
- 4.1- 寄贈
十九
- 2.116- 卷第二百六十六
- 3.1- 詩
一百六十
- 4.1- 送行
一
- 2.117- 卷第二百六十七
- 3.1- 詩
一百十七
- 4.1- 送行
二
- 2.118- 卷第二百六十八
- 3.1- 詩
一百十八
- 4.1- 送行
三
- 2.119- 卷第二百六十九
- 3.1- 詩
一百十九
- 4.1- 送行
四
- 2.120- 卷第二百七十
- 3.1- 詩
一百二十
- 4.1- 送行
五
- 2.121- 卷第二百七十一
- 3.1- 詩
一百二十一
- 4.1- 送行
六
- 2.122- 卷第二百七十二
- 3.1- 詩
一百二十二
- 4.1- 送行
七
- 2.123- 卷第二百七十三
- 3.1- 詩
一百二十三
- 4.1- 送行
八
- 2.124- 卷第二百七十四
- 3.1- 詩
一百二十四
- 4.1- 送行
九
- 2.125- 卷第二百七十五
- 3.1- 詩
一百二十五
- 4.1- 送行
十
- 2.126- 卷第二百七十六
- 3.1- 詩
二百二十六
- 4.1- 送行
十一
- 2.127- 卷第二百七十七
- 3.1- 詩
一百二十七
- 4.1- 送行
十二
- 2.128- 卷第二百七十八
- 3.1- 詩
一百二十八
- 4.1- 送行
十三
- 2.129- 卷第二百七十九
- 3.1- 詩
一百二十九
- 4.1- 送行
十四
- 2.130- 卷第二百八十
- 3.1- 詩
一百三十
- 4.1- 送行
十五
- 2.131- 卷第二百八十一
- 3.1- 詩
一百三十一
- 4.1- 送行
十六
- 2.132- 卷第二百八十二
- 3.1- 詩
一百三十二
- 4.1- 送行
十七
- 2.133- 卷第二百八十三
- 3.1- 詩
一百三十三
- 4.1- 送行
十八
- 2.134- 卷第二百八十四
- 3.1- 詩
一百三十四
- 4.1- 送行
十九
- 5.1- 送人省覲
- 2.135- 卷第二百八十五
- 3.1- 詩
一百三十五
- 4.1- 送行二十
- 附:歌
- 5.1- 賦物送人
- 2.136- 卷第二百八十六
- 3.1- 詩
一百三十六
- 4.1- 留別
一
- 2.137- 卷第二百八十七
- 3.1- 詩
一百三十七
- 4.1- 留別
二
- 2.138- 卷第二百八十八
- 3.1- 詩
一百三十八
- 4.1- 留別
三
- 2.139- 卷第二百八十九
- 3.1- 詩
一百三十九
- 4.1- 行邁
一
- 2.140- 卷第二百九十
- 3.1- 詩
一百四十
- 4.1- 行邁
二
- 2.141- 卷第二百九十一
- 3.1- 詩
一百四十一
- 4.1- 行邁
三
- 2.142- 卷第二百九十二
- 3.1- 詩
一百四十二
- 4.1- 行邁
四
- 2.143- 卷第二百九十三
- 3.1- 詩
一百四十三
- 4.1- 行邁
五
- 2.144- 卷第二百九十四
- 3.1- 詩
一百四十四
- 4.1- 行邁
六
- 2.145- 卷第二百九十五
- 3.1- 詩
一百四十五
- 4.1- 行邁
七
- 2.146- 卷第二百九十六
- 3.1- 詩
一百四十六
- 4.1- 行邁
八
- 5.1- 奉使
一
- 2.147- 卷第二百九十七
- 3.1- 詩
一百四十七
- 4.1- 行邁
九
- 5.1- 奉使
二
- 5.2- 館驛
一
- 2.148- 卷第二百九十八
- 3.1- 詩
一百四十八
- 4.1- 行邁十
- 附:館驛
- 5.1- 館驛
二
- 2.149- 卷第二百九十九
- 3.1- 詩
一百四十九
- 4.1- 軍旅
一
- 5.1- 講閱
- 5.2- 征伐
- 5.3- 邊塞
- 2.150- 卷第三百
- 3.1- 詩
一百五十
- 4.1- 軍旅
二
- 5.1- 邊將
- 2.151- 卷第三百一
- 3.1- 詩
一百五十一
- 4.1- 悲悼一
- 附:僧
- 5.1- 追述
- 2.152- 卷第三百二
- 3.1- 詩
一百五十二
- 4.1- 悲悼
二
- 5.1- 哭人
一
- 2.153- 卷第三百三
- 3.1- 詩
一百五十三
- 4.1- 悲悼
三
- 5.1- 哭人
二
- 2.154- 卷第三百四
- 3.1- 詩
一百五十四
- 4.1- 悲悼
四
- 5.1- 哭人
三
- 2.155- 卷第三百五
- 3.1- 詩
一百五十五
- 4.1- 悲悼
五
- 5.1- 哭人
四
- 5.2- 哭僧道
- 5.3- 哭妓
- 5.4- 送葬
- 2.156- 卷第三百六
- 3.1- 詩
一百五十六
- 4.1- 悲悼
六
- 5.1- 墳墓
- 2.157- 卷第三百七
- 3.1- 詩
一百五十七
- 4.1- 悲悼
七
- 5.1- 第宅
- 2.158- 卷第三百八
- 3.1- 詩
一百五十八
- 4.1- 悲悼
八
- 5.1- 懷古
- 2.159- 卷第三百九
- 3.1- 詩
一百五十九
- 4.1- 悲悼
九
- 5.1- 遺跡
- 2.160- 卷第三百十
- 3.1- 詩
一百六十
- 4.1- 悲悼
十
- 5.1- 挽歌
- 2.161- 卷第三百十一
- 3.1- 詩
一百六十一
- 4.1- 居處
一
- 5.1- 上陽宮
- 5.2- 九成宮
- 5.3- 華清宮
- 5.4- 宮
- 5.5- 苑
- 5.6- 殿
- 5.7- 樓
一
- 2.162- 卷第三百十二
- 3.1- 詩
一百六十二
- 4.1- 居處
二
- 5.1- 樓
二
- 2.163- 卷第三百十三
- 3.1- 詩
一百六十三
- 4.1- 居處
三
- 5.1- 樓
三
- 5.2- 臺
- 2.164- 卷第三百十四
- 3.1- 詩
一百六十四
- 4.1- 居處
四
- 5.1- 閣
- 5.2- 堂
- 2.165- 卷第三百十五
- 3.1- 詩
一百六十五
- 4.1- 居處
五
- 5.1- 亭
一
- 2.166- 卷第三百十六
- 3.1- 詩
一百六十六
- 4.1- 居處
六
- 5.1- 亭
二
- 2.167- 卷第三百十七
- 3.1- 詩
一百六十七
- 4.1- 居處
七
- 5.1- 園齋
- 2.168- 卷第三百十八
- 3.1- 詩
一百六十八
- 4.1- 居處
八
- 5.1- 別業
- 5.2- 村墅
一
- 2.169- 卷第三百十九
- 3.1- 詩
一百六十九
- 4.1- 居處
九
- 5.1- 村墅
二
- 5.2- 山莊
- 5.3- 田家
- 2.170- 卷第三百二十
- 3.1- 詩
一百七十
- 4.1- 郊祀
- 5.1- 宿齋
- 5.2- 祠廟
- 2.171- 卷第三百二十一
- 3.1- 詩
一百七十一
- 4.1- 花木
一
- 5.1- 牡丹
- 5.2- 桃花
- 5.3- 杏花
- 5.4- 紫薇
- 2.172- 卷第三百二十二
- 3.1- 詩
一百七十二
- 4.1- 花木
二
- 5.1- 梅花
- 5.2- 芙蓉
- 5.3- 蓮荷
- 5.4- 石榴
- 5.5- 海棠
- 5.6- 玫瑰
- 5.7- 玉蘂
- 5.8- 薔薇
- 5.9- 菊花
- 5.10- 蜀葵
- 2.173- 卷第三百二十三
- 3.1- 詩
一百七十三
- 4.1- 花木
三
- 5.1- 山花
- 5.2- 刺桐
- 5.3- 看花
- 5.4- 惜花
- 5.5- 殘花
- 5.6- 雜花
- 5.7- 柳
- 2.174- 卷第三百二十四
- 3.1- 詩
一百七十四
- 4.1- 花木
四
- 5.1- 松
- 5.2- 栢
- 5.3- 桂
- 5.4- 檜
- 5.5- 杉
- 5.6- 桐
- 5.7- 槐
- 2.175- 卷第三百二十五
- 3.1- 詩
一百七十五
- 4.1- 花木
五
- 5.1- 竹
- 5.2- 笋
- 2.176- 卷第三百二十六
- 3.1- 詩
一百七十六
- 4.1- 花木六
- 附:果實
- 5.1- 櫻桃
- 5.2- 甘橘
- 5.3- 桃李
- 5.4- 梨
- 5.5- 石榴
- 5.6- 棗栗
- 5.7- 柰
- 5.8- 梅
- 5.9- 荔枝
- 5.10- 雜果實
- 5.11- 樹木
- 5.12- 藤
- 2.177- 卷第三百二十七
- 3.1- 詩
一百七十七
- 4.1- 花木七
- 附:草
- 5.1- 藥
- 5.2- 茶
- 5.3- 蘭
- 5.4- 萱
- 5.5- 眾草
- 5.6- 苔
- 5.7- 蘆葦
- 5.8- 萍
- 5.9- 枸杞
- 5.10- 雜詠
- 5.11- 木葉
- 2.178- 卷第三百二十八
- 3.1- 詩
一百七十八
- 4.1- 禽獸
一
- 5.1- 鳳
- 5.2- 鶴
- 5.3- 鷹
- 5.4- 烏
- 5.5- 鵲
- 5.6- 鴈
- 5.7- 鸎
- 2.179- 卷第三百二十九
- 3.1- 詩
一百七十九
- 4.1- 禽獸二
- 附:蟲
- 5.1- 百舌
- 5.2- 鸚鵡
- 5.3- 鴛鴦
- 5.4- 鸂䳵
- 5.5- 孔雀
- 5.6- 鷺鷥
- 5.7- 鷄雉
- 5.8- 鷓鴣
- 5.9- 鳧
- 5.10- 鷗
- 5.11- 鵝鴨
- 5.12- 鷰
- 5.13- 雀
- 5.14- 子規
- 5.15- 雜題
- 5.16- 蝶
- 5.17- 蜂
- 5.18- 螢
- 2.180- 卷第三百三十
- 3.1- 詩
一百八十
- 4.1- 禽獸三 蟲魚
- 5.1- 蟬
- 5.2- 促織
- 5.3- 蜘蛛
- 5.4- 馬
- 5.5- 猿
- 5.6- 獺
- 5.7- 魚
- 5.8- 龜
- 1.3- 謌行
- 2.1- 卷第三百三十一
- 3.1- 謌行
一
- 4.1- 天
- 4.2- 四時
- 2.2- 卷第三百三十二
- 3.1- 歌行
二
- 4.1- 仙道
- 2.3- 卷第三百三十三
- 3.1- 歌行
三
- 4.1- 紀功
- 4.2- 征戍
- 2.4- 卷第三百三十四
- 3.1- 歌行
四
- 4.1- 音樂
上
- 2.5- 卷第三百三十五
- 3.1- 歌行
五
- 4.1- 音樂
下
- 2.6- 卷第三百三十六
- 3.1- 歌行
六
- 4.1- 酒
- 2.7- 卷第三百三十七
- 3.1- 歌行
七
- 4.1- 草木
- 2.8- 卷第三百三十八
- 3.1- 歌行
八
- 4.1- 書
- 2.9- 卷第三百三十九
- 3.1- 歌行
九
- 4.1- 圖畫
- 2.10- 卷第三百四十
- 3.1- 歌行
十
- 4.1- 雜贈
- 2.11- 卷第三百四十一
- 3.1- 歌行
十一
- 4.1- 送行
- 2.12- 卷第三百四十二
- 3.1- 歌行
十二
- 4.1- 山
- 4.2- 石
- 4.3- 隱逸
- 4.4- 佛寺
- 2.13- 卷第三百四十三
- 3.1- 歌行
十三
- 4.1- 樓臺宮閣
- 4.2- 經行
- 2.14- 卷第三百四十四
- 3.1- 歌行
十四
- 4.1- 獸
- 2.15- 卷第三百四十五
- 3.1- 謌行
十五
- 4.1- 禽
- 2.16- 卷第三百四十六
- 3.1- 歌行
十六
- 4.1- 愁怨
- 2.17- 卷第三百四十七
- 3.1- 歌行
十七
- 4.1- 服用
- 2.18- 卷第三百四十八
- 3.1- 歌行
十八
- 4.1- 愽戲
- 4.2- 雜歌
上
- 2.19- 卷第三百四十九
- 3.1- 歌行
十九
- 4.1- 雜歌
中
- 2.20- 卷第三百五十
- 3.1- 歌行
二十
- 4.1- 雜歌
下
- 1.4- 雜文
- 2.1- 卷第三百五十一
- 3.1- 雜文
一
- 4.1- 問答
一
- 2.2- 卷第三百五十二
- 3.1- 雜文
二
- 4.1- 問答
二
- 2.3- 卷第三百五十三
- 3.1- 雜文
三
- 4.1- 問答
三
- 2.4- 卷第三百五十四
- 3.1- 雜文
四
- 4.1- 騷
一
- 2.5- 卷第三百五十五
- 3.1- 雜文
五
- 4.1- 騷
二
- 2.6- 卷第三百五十六
- 3.1- 雜文
六
- 4.1- 騷
三
- 2.7- 卷第三百五十七
- 3.1- 雜文
七
- 4.1- 騷
四
- 2.8- 卷第三百五十八
- 3.1- 雜文
八
- 4.1- 騷
五
- 2.9- 卷第三百五十九
- 3.1- 雜文
九
- 4.1- 帝道
- 2.10- 卷第三百六十
- 3.1- 雜文
十
- 4.1- 明道
- 4.2- 雜說
一
- 2.11- 卷第三百六十一
- 3.1- 雜文
十一
- 4.1- 雜說
二
- 2.12- 卷第三百六十二
- 3.1- 雜文
十二
- 4.1- 雜說
三
- 2.13- 卷第三百六十三
- 3.1- 雜文
十三
- 4.1- 辯論
一
- 2.14- 卷第三百六十四
- 3.1- 雜文
十四
- 4.1- 辯論
二
- 2.15- 卷第三百六十五
- 3.1- 雜文
十五
- 4.1- 辯論
三
- 2.16- 卷第三百六十六
- 3.1- 雜文
十六
- 4.1- 辯論
四
- 2.17- 卷第三百六十七
- 3.1- 雜文
十七
- 4.1- 辯論
五
- 4.2- 贈送
- 2.18- 卷第三百六十八
- 3.1- 雜文
十八
- 4.1- 箴誡
- 2.19- 卷第三百六十九
- 3.1- 雜文
十九
- 4.1- 諫刺雜說
- 2.20- 卷第三百七十
- 3.1- 雜文
二十
- 4.1- 紀述
一
- 2.21- 卷第三百七十一
- 3.1- 雜文
二十一
- 4.1- 紀述
二
- 2.22- 卷第三百七十二
- 3.1- 雜文
二十二
- 4.1- 紀述
三
- 4.2- 辯論
六
- 2.23- 卷第三百七十三
- 3.1- 雜文
二十三
- 4.1- 諷諭
一
- 2.24- 卷第三百七十四
- 3.1- 雜文
二十四
- 4.1- 諷諭
二
- 2.25- 卷第三百七十五
- 3.1- 雜文
二十五
- 4.1- 論事
- 2.26- 卷第三百七十六
- 3.1- 雜文
二十六
- 4.1- 雜製作
一
- 2.27- 卷第三百七十七
- 3.1- 雜文
二十七
- 4.1- 征伐
- 4.2- 雜製作
二
- 2.28- 卷第三百七十八
- 3.1- 雜文
二十八
- 4.1- 識行
- 4.2- 雜制作
三
- 2.29- 卷第三百七十九
- 3.1- 雜文
二十九
- 4.1- 紀事
- 4.2- 雜製作
四
- 1.5- 中書制誥
- 2.1- 卷第三百八十
- 3.1- 中書制誥
一
- 4.1- 北省
一
- 5.1- 侍中
- 5.2- 中書令
- 5.3- 門下侍郎
- 5.4- 中書侍郎
- 5.5- 左右常侍
- 2.2- 卷第三百八十一
- 3.1- 中書制誥
二
- 4.1- 北省
二
- 5.1- 給事中
- 5.2- 諫議大夫
- 2.3- 卷第三百八十二
- 3.1- 中書制誥
三
- 4.1- 北省
三
- 5.1- 中書舍人
- 5.2- 知制誥
- 2.4- 卷第三百八十三
- 3.1- 中書制誥
四
- 4.1- 北省
四
- 5.1- 起居郎
- 5.2- 起居舍人
- 5.3- 左右補闕
- 5.4- 左右拾遺
- 5.5- 通事舍人
- 2.5- 卷第三百八十四
- 3.1- 中書制誥
五
- 4.1- 翰苑
- 5.1- 翰林學士
- 2.6- 卷第三百八十五
- 3.1- 中書制誥
六
- 4.1- 南省
一
- 5.1- 左右僕射
- 5.2- 左右丞
- 2.7- 卷第三百八十六
- 3.1- 中書制誥
七
- 4.1- 南省
二
- 5.1- 吏部尚書
- 5.2- 兵部尚書
- 5.3- 戶部尚書
- 5.4- 刑部尚書
- 2.8- 卷第三百八十七
- 3.1- 中書制誥
八
- 4.1- 南省
三
- 5.1- 禮部尚書
- 5.2- 工部尚書
- 5.3- 吏部侍郎
- 2.9- 卷第三百八十八
- 3.1- 中書制誥
九
- 4.1- 南省
四
- 5.1- 兵部侍郎
- 5.2- 戶部侍郎
- 5.3- 刑部侍郎
- 5.4- 禮部侍郎
- 5.5- 工部侍郎
- 2.10- 卷第三百八十九
- 3.1- 中書制誥
十
- 4.1- 南省
五
- 5.1- 左右司郎中
- 5.2- 吏部郎中
- 5.3- 司封郎中
- 5.4- 司勳郎中
- 5.5- 考功郎中
- 5.6- 戶部郎中
- 5.7- 度支郎中
- 5.8- 金部郎中
- 5.9- 倉部郎中
- 5.10- 禮部郎中
- 5.11- 祠部郎中
- 5.12- 主客郎中
- 5.13- 膳部郎中
- 2.11- 卷第三百九十
- 3.1- 中書制誥
十一
- 4.1- 南省
六
- 5.1- 兵部郎中
- 5.2- 職方郎中
- 5.3- 駕部郎中
- 5.4- 庫部郎中
- 5.5- 刑部郎中
- 5.6- 都官郎中
- 5.7- 比部郎中
- 5.8- 司門郎中
- 5.9- 工部郎中
- 5.10- 屯田郎中
- 5.11- 虞部郎中
- 5.12- 水部郎中
- 2.12- 卷第三百九十一
- 3.1- 中書制誥
十二
- 4.1- 南省
七
- 5.1- 左右司員外郎
- 5.2- 吏部員外郎
- 5.3- 司封員外郎
- 5.4- 司勳員外郎
- 5.5- 考功員外郎
- 5.6- 戶部員外郎
- 5.7- 度支員外郎
- 5.8- 金部員外郎
- 5.9- 倉部員外郎
- 5.10- 禮部員外郎
- 5.11- 祠部員外郎
- 5.12- 膳部員外郎
- 2.13- 卷第三百九十二
- 3.1- 中書制誥
十三
- 4.1- 南省
八
- 5.1- 兵部員外郎
- 5.2- 職方員外郎
- 5.3- 駕部員外郎
- 5.4- 庫部員外郎
- 5.5- 刑部員外郎
- 5.6- 都官員外郎
- 5.7- 比部員外郎
- 5.8- 司門員外郎
- 5.9- 工部員外郎
- 5.10- 屯田員外郎
- 5.11- 虞部員外郎
- 5.12- 水部員外郎
- 2.14- 卷第三百九十三
- 3.1- 中書制誥
十四
- 4.1- 憲臺
一
- 5.1- 御史大夫
- 5.2- 御史中丞
- 2.15- 卷第三百九十四
- 3.1- 中書制誥
十五
- 4.1- 憲臺
二
- 5.1- 御史知雜
- 5.2- 侍御史
- 2.16- 卷第三百九十五
- 3.1- 中書制誥
十六
- 4.1- 憲臺
三
- 5.1- 殿中侍御史
- 5.2- 監察御史
- 2.17- 卷第三百九十六
- 3.1- 中書制誥
十七
- 4.1- 卿寺
一
- 5.1- 太常卿
- 5.2- 宗正卿
- 5.3- 光祿卿
- 5.4- 衛尉卿
- 2.18- 卷第三百九十七
- 3.1- 中書制誥
十八
- 4.1- 卿寺
二
- 5.1- 太僕卿
- 5.2- 大理卿
- 5.3- 鴻臚卿
- 5.4- 司農卿
- 5.5- 太府卿
- 2.19- 卷第三百九十八
- 3.1- 中書制誥
十九
- 4.1- 卿寺
三
- 5.1- 太常少卿
- 5.2- 宗正少卿
- 5.3- 光祿少卿
- 5.4- 衞尉少卿
- 5.5- 太僕少卿
- 5.6- 司刑少卿
- 5.7- 大理少卿
- 5.8- 鴻臚少卿
- 5.9- 司農少卿
- 5.10- 太府少卿
- 2.20- 卷第三百九十九
- 3.1- 中書制誥
二十
- 4.1- 諸監
- 5.1- 秘書監
- 5.2- 殿中監
- 5.3- 將作監
- 5.4- 少府監
- 5.5- 國子監
- 5.6- 秘書少監
- 5.7- 殿中少監
- 5.8- 將作少監
- 5.9- 少府少監
- 2.21- 卷第四百
- 3.1- 中書制誥
二十一
- 4.1- 館殿
- 附:監官
- 5.1- 史館脩撰
- 5.2- 校理
- 5.3- 太常愽士
- 5.4- 秘書郎
- 5.5- 著作郎
- 5.6- 祭酒
- 5.7- 司業
- 2.22- 卷第四百一
- 3.1- 中書制誥
二十二
- 4.1- 環衛
一
- 5.1- 諸衛上將軍
- 5.2- 左右衞大將軍
- 5.3- 金吾衞大將軍
- 5.4- 驍衞大將軍
- 5.5- 領軍大將軍
- 5.6- 千牛大將軍
- 5.7- 羽林大將軍
- 2.23- 卷第四百二
- 3.1- 中書制誥
二十三
- 4.1- 環衞
二
- 5.1- 左右衞將軍
- 5.2- 左右金吾將軍
- 5.3- 左右驍衞將軍
- 5.4- 左右監門衞將軍
- 5.5- 左右羽林將軍
- 5.6- 左右武衞將軍
- 5.7- 左右龍武將軍
- 5.8- 左右神武將軍
- 5.9- 左右威衞將軍
- 2.24- 卷第四百三
- 3.1- 中書制誥
二十四
- 4.1- 東宮
一
- 5.1- 太子太師
- 5.2- 太子太傅
- 5.3- 太子太保
- 5.4- 太子少師
- 5.5- 太子少傅
- 5.6- 太子少保
- 5.7- 太子賓客
- 5.8- 太子詹事
- 5.9- 太子少詹事
- 2.25- 卷第四百四
- 3.1- 中書制誥
二十五
- 4.1- 東宮
二
- 5.1- 左右庶子
- 5.2- 太子中允
- 5.3- 太子司議郎
- 5.4- 左右諭德
- 5.5- 左右贊善
- 5.6- 太子洗馬
- 5.7- 太子舍人
- 2.26- 卷第四百五
- 3.1- 中書制誥
二十六
- 4.1- 王府
- 5.1- 王師
- 5.2- 王傅
- 5.3- 王府諮議
- 5.4- 王友
- 5.5- 王府長史
- 5.6- 王府司馬
- 2.27- 卷第四百六
- 3.1- 中書制誥
二十七
- 4.1- 京府
一
- 5.1- 京兆尹
- 5.2- 河南尹
- 5.3- 京府少尹
- 5.4- 次府少尹
- 2.28- 卷第四百七
- 3.1- 中書制誥
二十八
- 4.1- 京府
二
- 5.1- 萬年縣尹
- 5.2- 長安縣令
- 5.3- 河南縣令
- 5.4- 洛陽縣令
- 5.5- 西畿縣令
- 2.29- 卷第四百八
- 3.1- 中書制誥
二十九
- 4.1- 諸使
一
- 5.1- 觀察使
- 2.30- 卷第四百九
- 3.1- 中書制誥
三十
- 4.1- 諸使
二
- 5.1- 防禦使
- 5.2- 團練使
- 2.31- 卷第四百十
- 3.1- 中書制誥
三十一
- 4.1- 郡牧
一
- 5.1- 諸州刺史
一
- 2.32- 卷第四百十一
- 3.1- 中書制誥
三十二
- 4.1- 郡牧
二
- 5.1- 諸州刺史
二
- 2.33- 卷第四百一十二
- 3.1- 中書制誥
三十二
- 4.1- 幕府
一
- 5.1- 副使
- 5.2- 判官
- 5.3- 記室
- 5.4- 支使
- 5.5- 推廵
- 2.34- 卷第四百一十三
- 3.1- 中書制誥
三十四
- 4.1- 幕府
二
- 5.1- 幕府共制
- 2.35- 卷第四百一十四
- 3.1- 中書制誥
三十五
- 4.1- 上佐
- 5.1- 長史
- 5.2- 別駕
- 5.3- 司馬
- 2.36- 卷第四百一十五
- 3.1- 中書制誥
三十六
- 4.1- 宰邑
- 5.1- 外縣令
- 5.2- 主簿
- 5.3- 縣尉
- 2.37- 卷第四百一十六
- 3.1- 中書制誥
三十七
- 4.1- 封爵
- 5.1- 封公
- 5.2- 封侯
- 5.3- 封伯
- 5.4- 封子
- 5.5- 男爵
- 2.38- 卷第四百一十七
- 3.1- 中書制誥
三十八
- 4.1- 加階
- 5.1- 加階
- 5.2- 開府
- 5.3- 特進
- 2.39- 卷第四百一十八
- 3.1- 中書制誥
三十九
- 4.1- 內官
- 5.1- 內侍省
- 5.2- 內謁者監
- 5.3- 局丞令
- 5.4- 內官加恩
- 2.40- 卷第四百一十九
- 3.1- 中書制誥
四十
- 4.1- 命婦
- 5.1- 國夫人
- 5.2- 太夫人
- 5.3- 郡夫人
- 5.4- 郡君
- 5.5- 太君
- 5.6- 縣君
- 1.6- 翰林制詔
- 2.1- 卷第四百二十
- 3.1- 翰林制詔
一
- 4.1- 赦書
一
- 5.1- 豋極赦書
- 2.2- 卷第四百二十一
- 3.1- 翰林制詔
二
- 4.1- 赦書
二
- 5.1- 改元赦書
- 2.3- 卷第四百二十二
- 3.1- 翰林制誥
三
- 4.1- 赦書
三
- 5.1- 尊號赦書
一
- 2.4- 卷第四百二十三
- 3.1- 翰林制詔
四
- 4.1- 赦書
四
- 5.1- 尊號赦書
二
- 2.5- 卷第四百二十四
- 3.1- 翰林制詔
五
- 4.1- 赦書
五
- 5.1- 禋祀赦書
一
- 2.6- 卷第四百二十五
- 3.1- 翰林制詔
六
- 4.1- 赦書
六
- 5.1- 禋祀赦書
二
- 2.7- 卷第四百二十六
- 3.1- 翰林制詔
七
- 4.1- 赦書
七
- 5.1- 禋祀赦書
三
- 2.8- 卷第四百二十七
- 3.1- 翰林制誥
八
- 4.1- 赦書
八
- 5.1- 禋祀赦書
四
- 2.9- 卷第四百二十八
- 3.1- 翰林制詔
九
- 4.1- 赦書
九
- 5.1- 禋祀赦書
五
- 2.10- 卷第四百二十九
- 3.1- 翰林制詔
十
- 4.1- 赦書
十
- 5.1- 禋祀赦書
六
- 2.11- 卷第四百三十
- 3.1- 翰林制詔
十一
- 4.1- 赦書
十一
- 5.1- 禋祀赦書
七
- 2.12- 卷第四百三十一
- 3.1- 翰林制詔
十二
- 4.1- 赦書
十二
- 5.1- 平亂赦書
- 2.13- 卷第四百三十二
- 3.1- 翰林制誥
十三
- 4.1- 赦書
十三
- 2.14- 卷第四百三十三
- 3.1- 翰林制詔
十四
- 4.1- 赦書
十四
- 5.1- 雜赦書
- 2.15- 卷第四百三十四
- 3.1- 翰林制詔
十五
- 4.1- 德音
一
- 5.1- 宣慰德音
- 5.2- 放減德音
- 2.16- 卷第四百三十五
- 3.1- 翰林制詔
十六
- 4.1- 德音
二
- 5.1- 賑恤德音
上
- 2.17- 卷第四百三十六
- 3.1- 翰林制詔
十七
- 4.1- 德音
三
- 5.1- 賑恤德音
下
- 2.18- 卷第四百三十七
- 3.1- 翰林制詔
十八
- 4.1- 德音
四
- 5.1- 招撫德音
- 2.19- 卷第四百三十八
- 3.1- 翰林制詔
十九
- 4.1- 德音
五
- 5.1- 征伐德音
一
- 2.20- 卷第四百三十九
- 3.1- 翰林制詔
二十
- 4.1- 德音
六
- 5.1- 誅罪德音
- 2.21- 卷第四百四十
- 3.1- 翰林制詔
二十一
- 4.1- 德音
七
- 5.1- 雜德音
一
- 2.22- 卷第四百四十一
- 3.1- 翰林制詔
二十二
- 4.1- 德音
八
- 5.1- 雜德音
二
- 2.23- 卷第四百四十二
- 3.1- 翰林制詔
二十三
- 4.1- 冊文
一
- 5.1- 皇帝冊文
- 5.2- 尊號玉冊文
- 2.24- 卷第四百四十三
- 3.1- 翰林制誥
二十四
- 4.1- 冊文
二
- 5.1- 皇太子冊文
- 2.25- 卷第四百四十四
- 3.1- 翰林制詔
二十五
- 4.1- 冊文
三
- 5.1- 諸王冊文
一
- 2.26- 卷第四百四十五
- 3.1- 翰林制詔
二十六
- 4.1- 冊文
四
- 5.1- 諸王冊文
二
- 2.27- 卷第四百四十六
- 3.1- 翰林制詔
二十七
- 4.1- 冊文
五
- 5.1- 皇后冊文
- 5.2- 公主冊文
- 5.3- 公主制
- 2.28- 卷第四百四十七
- 3.1- 翰林制詔
二十八
- 4.1- 冊文
六
- 5.1- 九錫文
- 2.29- 卷第四百四十八
- 3.1- 翰林制詔
二十九
- 4.1- 制書
一
- 5.1- 命相
一
- 2.30- 卷第四百四十九
- 3.1- 翰林制詔
三十
- 4.1- 制書
二
- 5.1- 命相
二
- 2.31- 卷第四百五十
- 3.1- 翰林制誥
三十一
- 4.1- 制書
三
- 5.1- 命相
三
- 2.32- 卷第四百五十一
- 3.1- 翰林制詔
三十二
- 4.1- 制書
四
- 5.1- 都元帥
- 5.2- 副元帥
- 5.3- 都統
- 5.4- 招討使
- 5.5- 異姓王制
- 2.33- 卷第四百五十二
- 3.1- 翰林制詔
三十三
- 4.1- 制書
五
- 5.1- 節鎮
一
- 2.34- 卷第四百五十三
- 3.1- 翰林制誥
三十四
- 4.1- 制書
六
- 5.1- 節鎮
二
- 2.35- 卷第四百五十四
- 3.1- 翰林制詔
三十五
- 4.1- 制書
七
- 5.1- 節鎮
三
- 2.36- 卷第四百五十五
- 3.1- 翰林制誥
三十六
- 4.1- 制書
八
- 5.1- 節鎮
四
- 2.37- 卷第四百五十六
- 3.1- 翰林制詔
三十七
- 4.1- 制書
九
- 5.1- 節鎮
五
- 2.38- 卷第四百五十七
- 3.1- 翰林制詔
三十八
- 4.1- 制書
十
- 5.1- 節鎮
六
- 2.39- 卷第四百五十八
- 3.1- 翰林制詔
三十九
- 4.1- 制書
十一
- 5.1- 節鎮
七
- 2.40- 卷第四百五十九
- 3.1- 翰林制詔
四十
- 4.1- 詔勑
一
- 5.1- 命將
- 5.2- 賜將士書
- 2.41- 卷第四百六十
- 3.1- 翰林制詔
四十一
- 4.1- 詔勑
二
- 5.1- 朝集使
- 2.42- 卷第四百六十一
- 3.1- 翰林制詔
四十三
- 4.1- 詔制
三
- 5.1- 廵撫使
- 5.2- 宣撫使
- 5.3- 宣慰使
- 5.4- 廵察使
- 2.43- 卷第四百六十二
- 3.1- 翰林制詔
四十三
- 4.1- 詔勑
四
- 5.1- 廵幸
- 5.2- 搜賢
- 5.3- 籍田
- 5.4- 勸農
- 2.44- 卷第四百六十三
- 3.1- 翰林制詔
四十四
- 4.1- 詔勑
五
- 5.1- 改革
- 5.2- 興復
- 2.45- 卷第四百六十四
- 3.1- 翰林制詔
四十五
- 4.1- 詔勅
六
- 5.1- 廢置
- 5.2- 條理
- 2.46- 卷第四百六十五
- 3.1- 翰林制詔
四十六
- 4.1- 詔勅
七
- 5.1- 誡勵職官
- 5.2- 誡勵風俗
- 5.3- 禁制
- 2.47- 卷第四百六十六
- 3.1- 翰林制詔
四十七
- 4.1- 批答
一
- 5.1- 答上尊號
- 5.2- 答賀赦
- 5.3- 答賀德音
- 2.48- 卷第四百六十七
- 3.1- 翰林制詔
四十八
- 4.1- 批答
二
- 5.1- 答賀破賊
- 5.2- 答賀表
- 5.3- 答謝表
- 2.49- 卷第四百六十八
- 3.1- 翰林詔制
四十九
- 4.1- 蕃書
一
- 5.1- 廻鶻書
- 5.2- 突厥書
- 5.3- 党項書
- 2.50- 卷第四百六十九
- 3.1- 翰林制詔
五十
- 4.1- 蕃書
二
- 5.1- 吐蕃書
- 2.51- 卷第四百七十
- 3.1- 翰林制詔
五十一
- 4.1- 蕃書
三
- 5.1- 吐蕃書
下
- 5.2- 黠戛斯書
- 5.3- 紇扢斯書
- 5.4- 南詔
- 2.52- 卷第四百七十一
- 3.1- 翰林制詔
五十二
- 4.1- 蕃書
四
- 5.1- 驃國書
- 5.2- 新羅書
- 5.3- 渤海書
- 5.4- 奚書
- 5.5- 契丹書
- 5.6- 突騎施書
- 5.7- 護密書
- 5.8- 諸國書
- 2.53- 卷第四百七十二
- 3.1- 翰林制詔
五十三
- 4.1- 鐵劵文
- 4.2- 青詞
- 4.3- 歎文
- 1.7- 策問
- 2.1- 卷第四百七十三
- 3.1- 策問
一
- 2.2- 卷第四百七十四
- 3.1- 策問
二
- 2.3- 卷第四百七十五
- 3.1- 策問
三
- 2.4- 卷第四百七十六
- 3.1- 策問
四
- 1.8- 策
- 2.1- 卷第四百七十七
- 3.1- 策
一
- 4.1- 文苑
一
- 5.1- 詞標文苑策科三道
- 4.2- 玄經
- 5.1- 洞曉玄經策
- 2.2- 卷第四百七十八
- 3.1- 策
二
- 4.1- 將相
- 5.1- 道侔伊呂策三道
- 5.2-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決勝策
- 2.3- 卷第四百七十九
- 3.1- 策
三
- 4.1- 寧邦
- 5.1- 應臨難不顧徇節寧邦科策
- 4.2- 經國
- 5.1- 文可以經國策
- 4.3- 長才
- 5.1- 長才廣度沉迷下僚策
- 2.4- 卷第四百八十
- 3.1- 策
四
- 4.1- 方正
一
- 5.1- 贒良方正科策
- 5.2- 又贒良方正科第一道
- 4.2- 沈謀
- 5.1- 沈謀秘畧科策
- 2.5- 卷第四百八十一
- 3.1- 策
五
- 4.1- 方正
二
- 5.1- 應封神岳舉對賢良方正策三道
- 5.2- 重試一道
- 5.3- 神岳舉賢良方正策 冊問闕
- 4.2- 文苑
二
- 5.1- 詞標文苑科策
- 2.6- 卷第四百八十二
- 3.1- 策
六
- 4.1- 方正
三
- 5.1- 贒良方正策
一
- 5.2- 贒良方正策
二
- 2.7- 卷第四百八十三
- 3.1- 策
七
- 4.1- 方正
四
- 5.1- 賢良方正科
- 5.2- 賢良方正策 三 原失問
- 2.8- 卷第四百八十四
- 3.1- 策
八
- 4.1- 雅麗
一
- 5.1- 文詞雅麗策
一
- 2.9- 卷第四百八十五
- 3.1- 策
九
- 4.1- 雅麗
二
- 5.1- 文詞雅麗策
二
- 2.10- 卷第四百八十六
- 3.1- 策
十
- 4.1- 直言
一
- 5.1- 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
- 2.11- 卷第四百八十七
- 3.1- 策
十一
- 4.1- 體用
一
- 5.1- 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
一
- 2.12- 卷第四百八十八
- 3.1- 策
十二
- 4.1- 體用
二
- 5.1- 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
二
- 2.13- 卷第四百八十九
- 3.1- 策
十三
- 4.1- 體用
三
- 5.1- 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
三
- 4.2- 直言
二
- 5.1- 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
一
- 2.14- 卷第四百九十
- 3.1- 策
十四
- 4.1- 直言
三
- 5.1- 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
二
- 5.2- 贒良方正直言極諫策
三
- 2.15- 卷第四百九十一
- 3.1- 策
十五
- 4.1- 直諫
- 5.1- 直言極諫策
- 4.2- 茂才
- 5.1- 茂才異等策
- 2.16- 卷第四百九十二
- 3.1- 策
十六
- 4.1- 直言
四
- 5.1- 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
四
- 2.17- 卷第四百九十三
- 3.1- 策
十七
- 4.1- 直言
五
- 5.1- 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
五
- 2.18- 卷第四百九十四
- 3.1- 策
十八
- 4.1- 帝王
- 2.19- 卷第四百九十五
- 3.1- 策
十九
- 4.1- 任官
- 2.20- 卷第四百九十六
- 3.1- 策
二十
- 4.1- 政化
- 2.21- 卷第四百九十七
- 3.1- 策
二十一
- 4.1- 禮樂
- 4.2- 刑法
上
- 5.1- 罷刑獄
- 5.2- 用刑寬猛
- 5.3- 刑獄用捨
- 5.4- 折獄之理
- 2.22- 卷第四百九十八
- 3.1- 策
二十二
- 4.1- 刑法
下
- 5.1- 恤刑
- 5.2- 刑法得失
- 5.3- 往代為刑是非
- 5.4- 眚災肆赦
- 2.23- 卷第四百九十九
- 3.1- 策
二十三
- 4.1- 平農商
- 5.1- 工商貨幣
- 5.2- 泉貨
- 5.3- 問錢不行
- 5.4- 問鄽肆
- 5.5- 四民之業優劣
- 5.6- 衣食之源
- 5.7- 倉廩之實
- 5.8- 息游惰
- 5.9- 平百貨之價
- 2.24- 卷第五百
- 3.1- 策
二十四
- 4.1- 曆運
- 5.1- 曆數
- 4.2- 災祥
- 2.25- 卷第五百一
- 3.1- 策
二十五
- 4.1- 泉貨
- 5.1- 議漕運
- 4.2- 邊塞
- 5.1- 議邊塞事
- 5.2- 議兵
- 5.3- 問選將帥之方
- 2.26- 卷第五百二
- 3.1- 策
二十六
- 4.1- 求賢
- 5.1- 求賢
一
- 5.2- 求賢
三
- 5.3- 高潔之士
- 4.2- 文學
- 5.1- 問黜子書
- 5.2- 書史百家
- 4.3- 射御
- 5.1- 射御
- 1.9- 判
- 2.1- 卷第五百三
- 3.1- 判
一
- 4.1- 乾象 律曆
- 5.1- 習星曆判
- 5.2- 家僮視天判
- 5.3- 私習天文判
- 5.4- 馮相會天判
- 5.5- 以管聽鳳判
- 5.6- 為律娶妻判
- 5.7- 上生下生判
- 5.8- 曆生失度判
- 5.9- 典同度管判
- 2.2- 卷第五百四
- 3.1- 判
二
- 4.1- 歲時
- 5.1- 元日奏事上殿不脫劔履判
- 5.2- 懸政象法判
- 5.3- 大㪷酌酒判
- 5.4- 立春設土牛判
- 5.5- 競渡賭錢判
- 5.6- 伏日出何典憲判
- 5.7- 九日登高墜脚判
- 5.8- 冬不獻狼判
- 2.3- 卷第五百五
- 3.1- 判
三
- 4.1- 歲時 雨雪 儺
- 5.1- 冬至越人駕象入庭判
- 5.2- 亞歲上罇闕酒判
- 5.3- 臘嘉平神位判
- 5.4- 天雨壞墻判
- 5.5- 復陶以行判
- 5.6- 春不脩鑑判
- 5.7- 藏氷不固判
- 5.8- 西陸朝覿判
- 5.9- 驅儺判
- 2.4- 卷第五百六
- 3.1- 判
四
- 4.1- 水旱 災荒
- 5.1- 闕題
- 5.2- 凶荒判
- 5.3- 反古脩火利判
- 2.5- 卷第五百七
- 3.1- 判
五
- 4.1- 禮樂
- 5.1- 國公嘉禮判
- 5.2- 九文六采判
- 5.3- 負劔辟咡判
- 5.4- 樂請置判懸判
- 5.5- 燕弓矢舞判
- 5.6- 教擊編鍾判
- 5.7- 奏安代樂判
- 5.8- 典樂羽籥判
- 5.9- 四品女樂判
- 5.10- 怒心皷琴判
- 5.11- 學生皷琴判
- 5.12- 廻風變節判
- 5.13- 五品女樂判
- 2.6- 卷第五百八
- 3.1- 判
六
- 4.1- 樂
- 5.1- 樂官樂師請考判
- 5.2- 夷樂鞮鞻為任判
- 5.3- 旄人奏散判
- 5.4- 瞽相判
- 5.5- 樂懸畫蚡蝑判
- 5.6- 鍾官所鑄判
- 5.7- 笙師不施春續判
- 5.8- 笛判
- 5.9- 琴有殺聲判
- 5.10- 學琴不進判
- 5.11- 學歌玄宴判
- 5.12- 樂師教舞判
- 5.13- 習結風伎判
- 2.7- 卷第五百九
- 3.1- 判
七
- 4.1- 師學
一
- 5.1- 申公杜門判
- 5.2- 坐於左塾判
- 5.3- 聚徒教授判
- 5.4- 蜀物至京判
- 5.5- 生徒擢塵判
- 5.6- 陳設印綬判
- 5.7- 為其師掃判
- 5.8- 掘窖試之判
- 5.9- 去師之妻判
- 5.10- 請益不退判
- 5.11- 勤學犯夜判
- 2.8- 卷第五百十
- 3.1- 判
八
- 4.1- 勤學
- 5.1- 求隣壁光判
- 5.2- 於途墜坑判
- 5.3- 躭書著床判
- 4.2- 惰教
- 5.1- 投諸𤏡寄判
- 4.3- 師歿
- 5.1- 立廟藏衣判
- 5.2- 著服六年判
- 5.3- 事貌相似判
- 5.4- 貌似溫敏判
- 5.5- 吊服加麻判
- 4.4- 直講
- 5.1- 直講無他伎判
- 2.9- 卷第五百十一
- 3.1- 判
九
- 4.1- 教授 文書
- 5.1- 愽士教授判
- 5.2- 釋菜爭論判
- 5.3- 持論湯武判
- 5.4- 持論攻擊判
- 5.5- 無鬼論判
- 5.6- 注書判
- 5.7- 丹書判
- 5.8- 學書判
- 5.9- 讀書判
- 5.10- 讖書判
- 5.11- 文章判
- 5.12- 傭書判
- 5.13- 寫告身判
- 5.14- 故紙判
- 2.10- 卷第五百十二
- 3.1- 判
十
- 4.1- 書
- 5.1- 字詁判
- 5.2- 署書題閣判
- 5.3- 錯字判
- 4.2- 數
- 5.1- 習卜筭判
- 5.2- 易家有歸藏判
- 5.3- 觀生束脩判
- 4.3- 師學
二
- 5.1- 毀方瓦合判
- 4.4- 射
- 5.1- 兵部試射判
- 5.2- 引弓不中判
- 5.3- 實爵西階判
- 5.4- 雙耦射判
- 4.5- 投壺
- 5.1- 投壺判
- 4.6- 圍碁
- 5.1- 圍碁判
- 2.11- 卷第五百十三
- 3.1- 判
十一
- 4.1- 射御
- 5.1- 澤宮置福判
- 5.2- 張侯下綱判
- 5.3- 不以騶虞為節判
- 5.4- 不以采蘋為節判
- 5.5- 鄉射司正倚旌判
- 5.6- 賓觀武藝判
- 5.7- 矜射判
- 5.8- 祭侯判
- 5.9- 馬驚師徒判
- 5.10- 射不穿札判
- 2.12- 卷第五百十四
- 3.1- 判
十二
- 4.1- 選舉
- 5.1- 舉似己者判
- 5.2- 舉方正者制
- 5.3- 舉嘉遁第判
- 5.4- 舉人據地判
- 5.5- 自比管仲判
- 5.6- 貢士不歌鹿鳴判
- 5.7- 鄉貢進士判
- 5.8- 貢人帖經判
- 5.9- 括州貢士判
- 5.10- 獻賢能書判
- 5.11- 舉賢任選判
- 5.12- 被替請選判
- 5.13- 詐假求官判
- 5.14- 知名配社判
- 2.13- 卷第五百十五
- 3.1- 判
十三
- 4.1- 禮賢
- 5.1- 小吏歡言判
- 5.2- 薦贒能判
- 5.3- 寢延部人判
- 5.4- 志行高潔判
- 5.5- 舉抱甕生判
- 5.6- 貢市井之子判
- 5.7- 選人代試判
- 5.8- 拔萃相非判
- 5.9- 取名士判
- 5.10- 試選人繼燭判
- 5.11- 徵辟不起判
- 5.12- 無出身判
- 2.14- 卷第五百十六
- 3.1- 判
十四
- 4.1- 祭祀
一
- 5.1- 祭天地嶽瀆
- 6.1- 祭天判
- 6.2- 祭地判
- 6.3- 祭星判
- 6.4- 祭后土判
- 6.5- 祭祀判
- 6.6- 祭社不奏商均判
- 6.7- 祭五嶽判
- 6.8- 祭四鎮判
- 2.15- 卷第五百十七
- 3.1- 判
十五
- 4.1- 祭祀
二
- 5.1- 祭山川百神
- 6.1- 不供祭用判
- 6.2- 祭七祀判
- 6.3- 百神判
- 6.4- 疈辜祭不供物判
- 5.2- 祭宗廟
- 附:掃道犧牲
- 6.1- 鬯酒不供判
- 6.2- 太廟登歌判
- 6.3- 造禰判
- 6.4- 薦新判
- 6.5- 掃道判
- 6.6- 祀王判
- 6.7- 犧牲判
- 2.16- 卷第五百十八
- 3.1- 判
十六
- 4.1- 祭祀
三
- 5.1- 封君諸侯大夫
- 6.1- 封君祭判
- 6.2- 諸侯祭判
- 6.3- 大夫祭判
- 6.4- 三命判
- 6.5- 家廟失祭判
- 6.6- 牢祭有違判
- 2.17- 卷第五百十九
- 3.1- 判
十七
- 4.1- 祭祀
四
- 5.1- 雜祭祀
- 6.1- 祭闕頒誥判
- 6.2- 大夫菜地祭判
- 6.3- 庶子牲祭失禮判
- 6.4- 士祭判
- 6.5- 疋士大牢祭判
- 6.6- 士不合設壇判
- 6.7- 用牲于門判
- 6.8- 歸胙判
- 6.9- 祭器判
- 6.10- 祭器奢僭判
- 2.18- 卷第五百二十
- 3.1- 判
十八
- 4.1- 喪禮
上
- 5.1- 不供夷盤判
- 5.2- 毀壞壓死判
- 5.3- 木墜誤壓判
- 5.4- 溺死判
- 5.5- 復以冕服判
- 5.6- 縣君死復判
- 5.7- 哭子哭夫判
一
- 5.8- 哭子哭夫判
二
- 5.9- 所知哭寢門判
一
- 5.10- 所知哭寢門判
二
- 5.11- 里尹為主判
- 2.19- 卷第五百二十一
- 3.1- 判
十九
- 4.1- 喪禮
下
- 5.1- 里正主妹喪判
- 5.2- 本正為主判
- 5.3- 同姓為主判
- 5.4- 主者不杖判
- 5.5- 父在凶門判
- 5.6- 輿屍謁廟判
- 5.7- 助隣婦喪判
- 5.8- 寢苫枕草判
- 5.9- 父在杖堂判
- 5.10- 練祥群立旅行判
- 5.11- 除喪鼓琴判
- 5.12- 祥鼓素琴判
- 5.13- 禫服鼓琴判
- 5.14- 奪情𦝫經服事判
- 5.15- 妻喪奏樂判
- 5.16- 士弔大夫喪判
- 5.17- 同門生喪親判
- 5.18- 食於喪家判
- 2.20- 卷第五百二十二
- 3.1- 判
二十
- 4.1- 刑獄
- 5.1- 流人降徒判
- 5.2- 奇請他比議判
- 5.3- 誘人致罪判
- 5.4- 因丑致罪判
- 5.5- 詐稱官衘判
- 5.6- 犯徒加杖判
- 5.7- 觧桎判
- 5.8- 刑罰疑赦判
- 5.9- 告密判
- 5.10- 贓賄判
- 5.11- 吏犯徵贓判
- 5.12- 主簿取受判
- 5.13- 尉用官布判
- 5.14- 未上假借判
- 5.15- 乾沒稍食判
- 5.16- 取錢授官判
- 5.17- 受囚財物判
- 5.18- 脫枷取絹判
- 5.19- 免罪不謝判
- 5.20- 子行盜判
- 5.21- 冒名事發判
- 5.22- 請不用赦判
- 5.23- 失囚判
- 5.24- 遇毒判
- 5.25- 被妻敺判
- 5.26- 稽緩制書判
- 5.27- 刺史違法判
- 5.28- 私發制書判
- 2.21- 卷第五百二十三
- 3.1- 判
二十一
- 4.1- 田農
一
- 5.1- 萊田不應稅判
- 5.2- 初稅畝判
- 5.3- 履畝判
- 2.22- 卷第五百二十四
- 3.1- 判
二十二
- 4.1- 田農
二
- 5.1- 祈年判
- 5.2- 糞田判
- 5.3- 命農判
- 5.4- 學耕判
- 5.5- 圭田判
- 5.6- 履畝稅公田判
- 5.7- 不受征判
- 5.8- 津吏告下方傷水判
- 5.9- 軍士營農判
- 5.10- 稅畝多於什一判
- 2.23- 卷第五百二十五
- 3.1- 判
二十三
- 4.1- 田農
三
- 5.1- 勞農有闕判
- 5.2- 惰農判
- 5.3- 棄農判
- 5.4- 居喪惰績判
- 5.5- 均輸田判
- 5.6- 田中有樹判
- 5.7- 易田請加倍數判
- 5.8- 給地過數判
- 5.9- 屯田不開渠判
- 5.10- 屯田佃百姓荒地判
- 2.24- 卷第五百二十六
- 3.1- 判
二十四
- 4.1- 田農
四
- 5.1- 蜡饗不祀判
- 5.2- 無溝樹判
- 5.3- 多田判
- 5.4- 工商食貨判
- 5.5- 射田判
- 5.6- 名田判
- 5.7- 列侯實封判
- 5.8- 井田判
- 5.9- 田中種樹判
- 5.10- 屯田官考績判
- 5.11- 修隄請種樹判
- 5.12- 秋雲判
- 5.13- 賑給判
- 5.14- 修耒耜判
- 2.25- 卷第五百二十七
- 3.1- 判
二十五
- 4.1- 田稅 溝渠
- 5.1- 什一稅功臣判
- 5.2- 受田兼種五菜判
- 5.3- 為吏私田不善判
- 5.4- 稅千畝竹判
- 5.5- 徵什一稅判
- 5.6- 無夫修隄堰判
- 5.7- 修河堤不溉田判
- 2.26- 卷第五百二十八
- 3.1- 判
二十六
- 4.1- 堤堰 溝渠 陂防
- 5.1- 稍溝判
- 5.2- 菜地判
- 5.3- 清白二渠判
- 5.4- 開渠判
- 5.5- 毀濯龍泉判
- 5.6- 陂防判
- 5.7- 河卒判
- 5.8- 請塞㪷門判
- 2.27- 卷第五百二十九
- 3.1- 判
二十七
- 4.1- 戶貫 帳籍
- 5.1- 大比判
- 5.2- 豋夫家判
- 5.3- 造帳籍判
- 5.4- 書齒判
- 5.5- 兩貫判
- 5.6- 附貫五年復訖判
- 5.7- 移貫判
一
- 5.8- 戶絕判
- 5.9- 移鄉判
- 5.10- 徙鄉判
- 5.11- 樂土判
- 5.12- 移貫判
二
- 5.13- 還墳判
- 2.28- 卷第五百三十
- 3.1- 判
二十八
- 4.1- 商賈
一
- 5.1- 貨有滯於人用判
- 5.2- 買賣不和判
- 5.3- 均市判
- 5.4- 犯憲罰判 闕
- 5.5- 斷錦繡判
- 5.6- 市賈為胡貨判
- 5.7- 鬻繒不利度木為業判
- 5.8- 陶人判
- 5.9- 旊人判
- 5.10- 行人供濫物判
- 5.11- 和市給價判
- 5.12- 於市驚眾判
- 5.13- 水石類銀判
- 5.14- 熟羌市易判
- 5.15- 真臘國人市馬判
- 5.16- 避市籍判
- 5.17- 率家屬籍名田判
- 5.18- 稅商判
- 2.29- 卷第五百三十一
- 3.1- 判
二十九
- 4.1- 商賈
二
- 5.1- 立功執商判
- 5.2- 斷屠判
- 5.3- 同賈分利判
- 5.4- 權衡判
- 5.5- 太倉耳缺判
- 5.6- 粟氏為量判
- 5.7- 度判
- 5.8- 斗秤判
- 4.2- 傭賃
- 5.1- 傭賃判
- 5.2- 剉草誤斬指斷判
- 5.3- 官戶判
- 5.4- 奴判
- 5.5- 買奴云是良人判
- 5.6- 奴死棄水中判
- 5.7- 婢判
- 5.8- 部曲判
- 5.9- 奴婢過制判
- 2.30- 卷第五百三十二
- 3.1- 判
三十
- 4.1- 封建
- 5.1- 賜則出就判
- 4.2- 拜命
- 5.1- 拜命布武判
- 4.3- 請命
- 5.1- 請命服判
- 5.2- 小國附庸判
- 4.4- 職官
- 5.1- 三公佩刀入閤判
- 5.2- 方領為衣判
- 5.3- 問羊知馬判
- 5.4- 鉤距為業判
- 5.5- 大匠拜將改廳判
- 5.6- 員外郎讓題劔判
- 5.7- 錦衣狐裘判
- 5.8- 太守步歸郡邸判
- 2.31- 卷第五百三十三
- 3.1- 判
三十一
- 4.1- 為政
- 5.1- 為人興利判
- 5.2- 教吏為缿筩判
- 5.3- 不拘文法判
- 5.4- 告糴判
- 5.5- 刺史求青牛判
- 5.6- 京令問喘牛判
- 5.7- 長安令登夫家判
- 5.8- 增貲就賦判
- 2.32- 卷第五百三十四
- 3.1- 判
三十二
- 4.1- 縣令
- 5.1- 縣令有惠化判
- 5.2- 損戶繭絲判
- 5.3- 夷攻蠻假道判
- 5.4- 廩無積粟判
- 5.5- 縣令辭疾判
- 5.6- 增年避役判
- 5.7- 竊錢市衣與父判
- 5.8- 集百姓不便判
- 2.33- 卷第五百三十五
- 3.1- 判
三十三
- 4.1- 縣令 曹官 小吏
- 5.1- 縣令有客判
- 5.2- 立生祠判
- 5.3- 參軍鶻子判
- 5.4- 卒史有文學判
- 5.5- 小吏持劔判
- 5.6- 省官員判
- 5.7- 成都令勸學判
- 5.8- 縣令祭名山判
- 5.9- 吏曹川
- 2.34- 卷第五百三十六
- 3.1- 判
二十四
- 4.1- 繼嗣 封襲
- 5.1- 太室擇嗣判
- 5.2- 捨嫡孫立庶子判
- 5.3- 正室為門子判
- 5.4- 襲代封逃判
- 5.5- 遺腹襲侯判
- 5.6- 承襲稱狂判
- 5.7- 襲爵徉狂判
- 5.8- 除喪襲爵判
- 2.35- 卷第五百三十七
- 3.1- 判
三十五
- 4.1- 襲封
- 5.1- 佯狂讓弟判
- 5.2- 嗣足不良判
- 5.3- 子姪承襲判
- 5.4- 當襲偽暗判
- 5.5- 用父蔭判
- 5.6- 請封爵贖罪判
- 4.2- 孝感
上
- 5.1- 澤中得堇判
- 5.2- 夢得籬粟判
- 5.3- 赤烏巢門判
- 5.4- 投牋獲弟判
- 5.5- 嫂疾得藥判
- 2.36- 卷第五百三十八
- 3.1- 判
三十六
- 4.1- 孝感
下
- 5.1- 墳樹有甘露判
- 5.2- 紫芝白兔判
- 5.3- 芝草白兔由刺史善政判
- 5.4- 男取江水溺死判
- 5.5- 孝女抱文屍出判
- 5.6- 不除姊喪判
- 5.7- 居喪年老判
- 5.8- 賣宅奉葬判
- 5.9- 士用大夫禮葬父判
- 5.10- 不用父言殉葬判
- 2.37- 卷第五百三十九
- 3.1- 判
三十七
- 4.1- 畋獵
- 5.1- 畋獵三品判
- 5.2- 覆車罝罘判
- 5.3- 金吾不辨夜判
- 5.4- 不饁獸於郊判
- 5.5- 澤虞傷田苗判
- 5.6- 招虞人以弓不進判
- 5.7- 中郎率家僮出畋判
- 5.8- 仲夏百姓弋獵判
- 5.9- 出畋毀耕者之瓶判
- 5.10- 用毒矢而射判
- 5.11- 金吾不供畋矢判
- 5.12- 搏獸判
- 5.13- 捕獸判
- 5.14- 捕鳥鼠獲豹判
- 5.15- 採捕判
- 5.16- 觀魚判
- 5.17- 取魚判
- 2.38- 卷第五百四十
- 3.1- 判
三十八
- 4.1- 鹵簿 刻漏 印鑑 枕鉤
- 5.1- 差羊車判
- 5.2- 好長鳴判
- 5.3- 引漏水判
- 5.4- 得亡印判
- 5.5- 獲古鏡判
- 5.6- 斫街樹癭造枕判
- 5.7- 造削判
- 5.8- 削金判
- 5.9- 好鉤判
- 5.10- 皮判
- 5.11- 戒豊判
- 5.12- 私制九章判
- 5.13- 衣貍制判
- 2.39- 卷第五百四十一
- 3.1- 判
三十九
- 4.1- 軍令
上
- 5.1- 執鐃失位次判
- 5.2- 挈壺挈轡不供判
- 5.3- 載稻判
- 5.4- 誓戒判
- 5.5- 請侯降者判
- 5.6- 不受敵判
- 5.7- 先登判
- 5.8- 斬將後殿判
- 5.9- 戰勝作彛器判
- 5.10- 克狄拏來判
- 5.11- 獲五甲首判
- 5.12- 為將失禮判
- 5.13- 旋凱獻俘判
- 5.14- 獻捷稱其伐判
- 5.15- 還生口判
- 5.16- 獲俘衣之判
- 5.17- 單醪投河判
- 5.18- 受敵人藥判
- 5.19- 將不迎制書判
- 2.40- 卷第五百四十二
- 3.1- 判
四十
- 4.1- 軍令
下
- 5.1- 知謀判
- 5.2- 以囚為前鋒判
- 5.3- 棄子判
- 5.4- 愛子為賊所執判
- 5.5- 擅發兵判
- 5.6- 矯節用兵判
- 5.7- 軍副別屯斬人判
- 5.8- 司馬斬嬖判
- 5.9- 死政判
- 5.10- 輕過罰甲判
- 5.11- 恤士判
- 5.12- 勇壯踰羽林亭判
- 5.13- 立功流例判
- 5.14- 背侍從征判
- 5.15- 復矢判
- 5.16- 武用文士判
- 5.17- 夜進軍判
- 5.18- 邊將無勇判
- 5.19- 犯專殺判
- 2.41- 卷第五百四十三
- 3.1- 判
四十一
- 4.1- 衣冠扇
- 5.1- 禁楚製判
- 5.2- 並冠兩梁判
- 5.3- 執蒲葵扇判
- 4.2- 食官
- 5.1- 甲為食官判
- 5.2- 庖人進炙判
- 4.3- 酒
- 5.1- 酒正以水入王酒判
- 5.2- 公酒後時判
- 5.3- 造五齊三酒非九糓判
- 5.4- 盜酒判
- 4.4- 器
- 5.1- 告家有九龍鼎判
- 5.2- 有五熟釜判
- 5.3- 甕負判
- 5.4- 村人借罐判
- 5.5- 鏇樹為杯椀判
- 5.6- 磑分利不平判
- 4.5- 炭藁瓦
- 5.1- 二月不供宮人炭
- 5.2- 貯藁判
- 5.3- 造瓦判
- 2.42- 卷第五百四十四
- 3.1- 判
四十二
- 4.1- 國城
- 5.1- 建國判
- 5.2- 臨宮判
- 5.3- 城邑判
- 5.4- 城者謳甲判
- 5.5- 登城判
- 5.6- 升高判
- 4.2- 官宅
- 5.1- 造室判
- 5.2- 宅判
- 4.3- 牆井
- 5.1- 築牆判
- 5.2- 鑿井獲鏡判
- 5.3- 義井判
- 2.43- 卷第五百四十五
- 3.1- 判
四十三
- 4.1- 關門
- 5.1- 棄符繻判
- 5.2- 作刻出關判
- 5.3- 越關判
- 5.4- 謁者私度關判
- 5.5- 恩賜綾錦出關判
- 5.6- 宮門誤不下鍵判
- 5.7- 向街開門判
- 5.8- 新作南門判
- 4.2- 道路
- 5.1- 廬樹判
- 5.2- 道路判
- 5.3- 徑踰判
- 5.4- 科木作道判
- 5.5- 穿牆出水判
- 5.6- 開溝向街判
- 5.7- 染甕灑塵判
- 5.8- 街內燒灰判
- 5.9- 造橋判
- 5.10- 縣令不修橋判
- 5.11- 私僱船渡人判
- 5.12- 不修橋判
- 2.44- 卷第五百四十六
- 3.1- 判
四十四
- 4.1- 錢帛
- 5.1- 磨錢判
- 5.2- 無名錢判
- 5.3- 拾遺錢判
- 5.4- 鑄錢數倍判
- 5.5- 鍾官所鑄判
- 5.6- 母子權判
- 5.7- 織素判
- 5.8- 練不宿井判
- 5.9- 黃閏判
- 4.2- 玉銅璧玉節
- 5.1- 龍輔判
- 5.2- 開銅坑判
- 5.3- 璧判
- 5.4- 玉節判
- 5.5- 糓珪判
- 4.3- 木樹草瓜果
- 5.1- 採木
- 5.2- 橘奴判
- 5.3- 平慮判
- 5.4- 竹判
- 5.5- 盜瓜判
- 5.6- 芋判
- 5.7- 椑子判
- 5.8- 梨橘判
- 5.9- 盜稻橘判
- 2.45- 卷第五百四十七
- 3.1- 判
四十五
- 4.1- 鳥獸
- 5.1- 屠龍判
- 5.2- 射牛判
- 5.3- 驅犢蹊園判
- 5.4- 殺牛判
- 5.5- 為父殺牛判
- 5.6- 不理狗判
- 5.7- 射猿判
- 5.8- 死官鵝判
- 5.9- 斷屠月殺鷰判
- 5.10- 養賈兒判
- 5.11- 為硩簇判
- 5.12- 殺鳥獸
- 5.13- 觧牛鳴判
- 5.14- 觧鵲語判
- 5.15- 神為異聲判
- 5.16- 弓矢驅鳥鳶判
- 5.17- 蕃客求魚判
- 5.18- 獻千歲龜判
- 5.19- 宴客龞小判
- 5.20- 養鷄猪判
- 5.21- 父病殺牛判
- 5.22- 狗傷人有牌判
- 5.23- 牛觝馬判
- 5.24- 解牛鳴判
- 2.46- 卷第五百四十八
- 3.1- 判
四十六
- 4.1- 易卜
- 5.1- 易道判
一
- 5.2- 易道判
二
- 5.3- 易道判
三
- 5.4- 易道判
四
- 5.5- 易道判
五
- 5.6- 易道判
六
- 5.7- 北斗龜判
- 5.8- 舋龜判
- 5.9- 居蔡判
- 5.10- 家貧致墨判
- 5.11- 玄衣判
- 5.12- 讀衞生經判
- 5.13- 死生符天判
- 4.2- 病疾
- 5.1- 病疾判
- 5.2- 臥大夫簀判
- 5.3- 折指判
- 4.3- 占相妖言
- 5.1- 占相判
- 5.2- 妖言判
- 4.4- 巫夢
- 5.1- 巫恒判
- 5.2- 巫詞秦中判
- 4.5- 夢判
- 5.1- 夢氷下人語判
- 5.2- 夢殿上有禾判
- 5.3- 夢處女皷琴判
- 2.47- 卷第五百四十九
- 3.1- 判
四十七
- 4.1- 雜判
- 5.1- 廳子判
- 5.2- 流水判
- 5.3- 番官判
- 5.4- 孔目判
- 5.5- 公廨供給判
- 5.6- 不知名物判
- 5.7- 不奠其祿判
- 5.8- 小吏陵上判
- 5.9- 黜免判
- 5.10- 去官判
- 5.11- 吏脫幘判
- 5.12- 致仕判
- 5.13- 不仕判
- 5.14- 未七十致仕
- 5.15- 用蔭判
- 5.16- 徵官為蔭判
- 5.17- 假蔭判
- 5.18- 勳品判
- 5.19- 請立長子為嗣判
- 2.48- 卷第五百五十
- 3.1- 判
四十八
- 4.1- 䨇關
上
- 5.1- 軍獻二毛判
- 5.2- 佩刀刺人判
- 5.3- 奴死棄水判
- 5.4- 所知哭寢判
- 5.5- 刑罰疑赦判
- 5.6- 閑人執事判
- 5.7- 醮子於宮判
- 5.8- 乙父在喪母立凶門判
- 5.9- 緋衣版授判
- 5.10- 火災貯水判
- 5.11- 登高臨宮判
- 2.49- 卷第五百五十一
- 3.1- 判
四十九
- 4.1- 雙關
中
- 5.1- 亭長易傳判
- 5.2- 義居芝草判
- 5.3- 穿墻流惡判
- 5.4- 女代父刑判
- 5.5- 繼母出服判
- 5.6- 田獲三品判
- 5.7- 主司舉正判
- 5.8- 率木脩防判
- 5.9- 專席而坐判
- 5.10- 稅千畝竹判
- 5.11- 論象肉刑判
- 5.12- 探卵窺隣判
- 2.50- 卷第五百五十二
- 3.1- 判
五十
- 4.1- 雙關
下
- 5.1- 父老送錢判
- 5.2- 諸母漱裳判
- 5.3- 夏日迎猫判
- 5.4- 卜得乾坤判
- 5.5- 朔望秩酒判
- 5.6- 喪姊不除服判
- 5.7- 直講考經判
- 5.8- 縣宰倉漏判
- 5.9- 鸚爵享禰判
- 5.10- 張侯下綱判
- 5.11- 獲豹不賞判
- 5.12- 學盤盂書判
- 1.10- 表
- 2.1- 卷第五百五十三
- 3.1- 表
一
- 4.1- 賀登極
- 4.2- 賀南郊
- 2.2- 卷第五百五十四
- 3.1- 表
二
- 4.1- 尊號
一
- 2.3- 卷第五百五十五
- 3.1- 表
三
- 4.1- 尊號
二
- 2.4- 卷第五百五十六
- 3.1- 表
四
- 4.1- 封禪
- 4.2- 明堂
- 2.5- 卷第五百五十七
- 3.1- 表
五
- 4.1- 后妃
- 4.2- 太子
- 2.6- 卷第五百五十八
- 3.1- 表
六
- 4.1- 賀赦
一
- 2.7- 卷第五百五十九
- 3.1- 表
七
- 4.1- 賀赦
二
- 2.8- 卷第五百六十
- 3.1- 表
八
- 4.1- 賀赦
三
- 2.9- 卷第五百六十一
- 3.1- 表
九
- 4.1- 賀祥瑞
一
- 2.10- 卷第五百六十二
- 3.1- 表
十
- 4.1- 賀祥瑞
二
- 2.11- 卷第五百六十三
- 3.1- 表
十一
- 4.1- 賀祥瑞
三
- 2.12- 卷第五百六十四
- 3.1- 表
十二
- 4.1- 賀祥瑞
四
- 2.13- 卷第五百六十五
- 3.1- 表
十三
- 4.1- 賀祥瑞
五
- 2.14- 卷第五百六十六
- 3.1- 表
十四
- 4.1- 賀捷
一
- 2.15- 卷第五百六十七
- 3.1- 表
十五
- 4.1- 賀捷
二
- 2.16- 卷第五百六十八
- 3.1- 表
十六
- 4.1- 賀捷
三
- 2.17- 卷第五百六十九
- 3.1- 表
十七
- 4.1- 雜賀
一
- 2.18- 卷第五百七十
- 3.1- 表
十八
- 4.1- 雜賀
二
- 2.19- 卷第五百七十一
- 3.1- 表
十九
- 4.1- 遷祔慰賀
- 2.20- 卷第五百七十二
- 3.1- 表
二十
- 4.1- 宰相讓官
一
- 2.21- 卷第五百七十三
- 3.1- 表
二十一
- 4.1- 宰相讓官
二
- 2.22- 卷第五百七十四
- 3.1- 表
二十二
- 4.1- 宰相讓官
三
- 2.23- 卷第五百七十五
- 3.1- 表
二十三
- 4.1- 宰相讓官
四
- 2.24- 卷第五百七十六
- 3.1- 表
二十四
- 4.1- 節度刺史讓官
- 2.25- 卷第五百七十七
- 3.1- 表
二十五
- 4.1- 文官讓官
- 2.26- 卷第五百七十八
- 3.1- 表
二十六
- 4.1- 藩王讓官
- 4.2- 雜讓
- 2.27- 卷第五百七十九
- 3.1- 表
二十七
- 4.1- 讓起復
- 2.28- 卷第五百八十
- 3.1- 表
二十八
- 4.1- 辭官
一
- 2.29- 卷第五百八十一
- 3.1- 表
二十九
- 4.1- 辭官
二
- 2.30- 卷第五百八十二
- 3.1- 表
三十
- 4.1- 宰相雜謝
一
- 2.31- 卷第五百八十三
- 3.1- 表
三十一
- 4.1- 宰相雜謝
二
- 2.32- 卷第五百八十四
- 3.1- 表
三十二
- 4.1- 藩鎮謝官
一
- 2.33- 卷第五百八十五
- 3.1- 表
三十三
- 4.1- 藩鎮謝官
二
- 2.34- 卷第五百八十六
- 3.1- 表
三十四
- 4.1- 藩鎮謝官
三
- 2.35- 卷第五百八十七
- 3.1- 表
三十五
- 4.1- 藩鎮謝官
四
- 2.36- 卷第五百八十八
- 3.1- 表
三十六
- 4.1- 公卿雜謝
一
- 2.37- 卷第五百八十九
- 3.1- 表
三十七
- 4.1- 公卿雜謝
二
- 2.38- 卷第五百九十
- 3.1- 表
三十八
- 4.1- 公卿雜謝
三
- 2.39- 卷第五百九十一
- 3.1- 表
三十九
- 4.1- 謝親屬加官
- 2.40- 卷第五百九十二
- 3.1- 表
四十
- 4.1- 謝文章
- 2.41- 卷第五百九十三
- 3.1- 表
四十一
- 4.1- 謝春冬衣
- 附:祿廩
- 2.42- 卷第五百九十四
- 3.1- 表
四十二
- 4.1- 謝茶藥
- 附:果子綵帛
- 2.43- 卷第五百九十五
- 3.1- 表
四十三
- 4.1- 節朔謝物一
- 附:宴賜
- 2.44- 卷第五百九十六
- 3.1- 表
四十四
- 4.1- 節朔謝物
二
- 2.45- 卷第五百九十七
- 3.1- 表
四十五
- 4.1- 謝追贈官喪葬
- 2.46- 卷第五百九十八
- 3.1- 表
四十六
- 4.1- 謝詔勑書慰問
- 2.47- 卷第五百九十九
- 3.1- 表
四十七
- 4.1- 請聽政
- 2.48- 卷第六百
- 3.1- 表
四十八
- 4.1- 請勸進及封岳行幸
- 2.49- 卷第六百一
- 3.1- 表
四十九
- 4.1- 陳情
一
- 2.50- 卷第六百二
- 3.1- 表
五十
- 4.1- 陳情二
- 附:自敘
- 2.51- 卷第六百三
- 3.1- 表
五十一
- 4.1- 請致仕
一
- 2.52- 卷第六百四
- 3.1- 表
五十二
- 4.1- 請致仕二
- 附:謝表
- 2.53- 卷第六百五
- 3.1- 表
五十三
- 4.1- 太子公主上請
- 附:僧請
- 2.54- 卷第六百六
- 3.1- 表
五十四
- 4.1- 請朝覲
- 2.55- 卷第六百七
- 3.1- 表
五十五
- 4.1- 雜上請
一
- 2.56- 卷第六百八
- 3.1- 表
五十六
- 4.1- 雜上請
二
- 2.57- 卷第六百九
- 3.1- 表
五十七
- 4.1- 雜上請
三
- 2.58- 卷第六百十
- 3.1- 表
五十八
- 4.1- 進文章
一
- 2.59- 卷第六百十一
- 3.1- 表
五十九
- 4.1- 進文章
二
- 4.2- 舉薦
- 2.60- 卷第六百十二
- 3.1- 表
六十
- 4.1- 進祥瑞
- 2.61- 卷第六百十三
- 3.1- 表
六十一
- 4.1- 雜進奉
- 4.2- 上禮食
- 2.62- 卷第六百十四
- 3.1- 表
六十二
- 4.1- 邊防
一
- 2.63- 卷第六百十五
- 3.1- 表
六十三
- 4.1- 邊防
二
- 2.64- 卷第六百十六
- 3.1- 表
六十四
- 4.1- 邊防三
- 附:屯田倉牧
- 2.65- 卷第六百十七
- 3.1- 表
六十五
- 4.1- 刑法
一
- 2.66- 卷第六百十八
- 3.1- 表
六十六
- 4.1- 刑法
二
- 2.67- 卷第六百十九
- 3.1- 表
六十七
- 4.1- 刑法
三
- 2.68- 卷第六百二十
- 3.1- 表
六十八
- 4.1- 諫畋獵遊宴
- 2.69- 卷第六百二十一
- 3.1- 表
六十九
- 4.1- 諫寺觀佛像都邑
- 2.70- 卷第六百二十二
- 3.1- 表
七十
- 4.1- 上封事
- 2.71- 卷第六百二十三
- 3.1- 表
七十一
- 4.1- 雜諫論
一
- 2.72- 卷第六百二十四
- 3.1- 表
七十二
- 4.1- 雜諫論
二
- 2.73- 卷第六百二十五
- 3.1- 表
七十三
- 4.1- 雜諫論
三
- 2.74- 卷第六百二十六
- 3.1- 表
七十四
- 4.1- 遺表
- 1.11- 牋
- 2.1- 卷第六百二十七
- 3.1- 牋
一
- 1.12- 狀
- 2.1- 卷第六百二十八
- 3.1- 狀
一
- 4.1- 謝恩
一
- 2.2- 卷第六百二十九
- 3.1- 狀
二
- 4.1- 謝恩
二
- 2.3- 卷第六百三十
- 3.1- 狀
三
- 4.1- 謝恩
三
- 2.4- 卷第六百三十一
- 3.1- 狀
四
- 4.1- 謝恩
四
- 2.5- 卷第六百三十二
- 3.1- 狀
五
- 4.1- 謝恩
五
- 2.6- 卷第六百三十三
- 3.1- 狀
六
- 4.1- 謝恩
六
- 2.7- 卷第六百三十四
- 3.1- 狀
七
- 4.1- 謝恩
七
- 2.8- 卷第六百三十五
- 3.1- 狀
八
- 4.1- 賀
上
- 2.9- 卷第六百三十六
- 3.1- 狀
九
- 4.1- 賀
中
- 2.10- 卷第六百三十七
- 3.1- 狀
十
- 4.1- 賀
下
- 2.11- 卷第六百三十八
- 3.1- 狀
十一
- 4.1- 薦舉
上
- 2.12- 卷第六百三十九
- 3.1- 狀
十二
- 4.1- 薦舉
下
- 2.13- 卷第六百四十
- 3.1- 狀
十三
- 4.1- 進貢
上
- 2.14- 卷第六百四十一
- 3.1- 狀
十四
- 4.1- 進貢
中
- 2.15- 卷第六百四十二
- 3.1- 狀
十五
- 4.1- 進貢
下
- 2.16- 卷第六百四十三
- 3.1- 狀
十六
- 4.1- 雜奏狀
- 2.17- 卷第六百四十四
- 3.1- 狀
十七
- 4.1- 陳請
- 1.13- 檄
- 2.1- 卷第六百四十五
- 3.1- 檄
一
- 2.2- 卷第六百四十六
- 3.1- 檄
二
- 1.14- 露布
- 2.1- 卷第六百四十七
- 3.1- 露布
一
- 2.2- 卷第六百四十八
- 3.1- 露布
二
- 1.15- 彈文
- 2.1- 卷第六百四十九
- 3.1- 彈文
- 1.16- 移文
- 2.1- 卷第六百五十
- 3.1- 移文一卷
- 1.17- 啟
- 2.1- 卷第六百五十一
- 3.1- 啟
一
- 4.1- 諫諍
- 2.2- 卷第六百五十二
- 3.1- 啟
二
- 4.1- 勸學
- 4.2- 薦士
- 4.3- 賀官
- 附:雜賀
- 2.3- 卷第六百五十三
- 3.1- 啟
三
- 4.1- 謝官
- 2.4- 卷第六百五十四
- 3.1- 啟
四
- 4.1- 謝辟署
- 2.5- 卷第六百五十五
- 3.1- 啟
五
- 4.1- 謝賜賚
- 4.2- 雜謝
- 2.6- 卷第六百五十六
- 3.1- 啟
六
- 4.1- 謝文序并和詩
- 4.2- 上文章啟
上
- 2.7- 卷第六百五十七
- 3.1- 啟
七
- 4.1- 上文章啟
下
- 2.8- 卷第六百五十八
- 3.1- 啟
八
- 4.1- 投知
一
- 2.9- 卷第六百五十九
- 3.1- 啟
九
- 4.1- 投知
二
- 2.10- 卷第六百六十
- 3.1- 啟
十
- 4.1- 投知
三
- 2.11- 卷第六百六十一
- 3.1- 啟
十一
- 4.1- 投知
四
- 2.12- 卷第六百六十二
- 3.1- 啟
十二
- 4.1- 投知
五
- 2.13- 卷第六百六十三
- 3.1- 啟
十三
- 4.1- 投知
六
- 2.14- 卷第六百六十四
- 3.1- 啟
十四
- 4.1- 投知
七
- 2.15- 卷第六百六十五
- 3.1- 啟
十五
- 4.1- 雜啟
上
- 2.16- 卷第六百六十六
- 3.1- 啟
十六
- 4.1- 雜啟
下
- 1.18- 書
- 2.1- 卷第六百六十七
- 3.1- 書
一
- 4.1- 太子
- 附:諸王
- 4.2- 宰相
上
- 2.2- 卷第六百六十八
- 3.1- 書
二
- 4.1- 宰相
中
- 2.3- 卷第六百六十九
- 3.1- 書
三
- 4.1- 宰相
下
- 4.2- 北省
- 2.4- 卷第六百七十
- 3.1- 書
四
- 4.1- 省
上
- 2.5- 卷第六百七十一
- 3.1- 書
五
- 4.1- 省
下
- 4.2- 節度上
- 附:刺史
- 2.6- 卷第六百七十二
- 3.1- 書
六
- 4.1- 節度下
- 附:刺史
- 4.2- 幕職
上
- 2.7- 卷第六百七十三
- 3.1- 書
七
- 4.1- 幕職
下
- 4.2- 州縣部
- 4.3- 刑法部
上
- 2.8- 卷第六百七十四
- 3.1- 書
八
- 4.1- 刑法部
下
- 2.9- 卷第六百七十五
- 3.1- 書
九
- 4.1- 諫諍
上
- 2.10- 卷第六百七十六
- 3.1- 書
十
- 4.1- 諫諍
下
- 2.11- 卷第六百七十七
- 3.1- 書
十一
- 4.1- 贈答
上
- 2.12- 卷第六百七十八
- 3.1- 書
十二
- 4.1- 贈答
中
- 2.13- 卷第六百七十九
- 3.1- 書
十三
- 4.1- 贈答
下
- 4.2- 文章
上
- 2.14- 卷第六百八十
- 3.1- 書
十四
- 4.1- 文章
中
- 2.15- 卷第六百八十一
- 3.1- 書
十五
- 4.1- 文章
下
- 2.16- 卷第六百八十二
- 3.1- 書
十六
- 4.1- 邊防
上
- 2.17- 卷第六百八十三
- 3.1- 書
十七
- 4.1- 邊防
中
- 2.18- 卷第六百八十四
- 3.1- 書
十八
- 4.1- 邊防
下
- 4.2- 祥瑞
- 4.3- 醫藥
- 2.19- 卷第六百八十五
- 3.1- 書
十九
- 4.1- 勸諭
上
- 2.20- 卷第六百八十六
- 3.1- 書
二十
- 4.1- 勸諭
下
- 4.2- 宗親
上
- 2.21- 卷第六百八十七
- 3.1- 書
二十一
- 4.1- 宗親
下
- 4.2- 交友
上
- 2.22- 卷第六百八十八
- 3.1- 書
二十二
- 4.1- 交友
下
- 4.2- 道釋部
- 附:隱逸
- 2.23- 卷第六百八十九
- 3.1- 書
二十三
- 4.1- 薦舉上
- 附:銓選
- 2.24- 卷第六百九十
- 3.1- 書
二十四
- 4.1- 舉薦
下
- 4.2- 經史
- 2.25- 卷第六百九十一
- 3.1- 書
二十五
- 4.1- 遷譴
上
- 2.26- 卷第六百九十二
- 3.1- 書
二十六
- 4.1- 遷譴
中
- 2.27- 卷第六百九十三
- 3.1- 書
二十七
- 4.1- 遷譴
下
- 4.2- 雜書
- 1.19- 疏
- 2.1- 卷第六百九十四
- 3.1- 疏
一
- 4.1- 封建
- 4.2- 行幸
- 4.3- 邊防
- 4.4- 書籍
- 2.2- 卷第六百九十五
- 3.1- 疏
二
- 4.1- 直諫
- 2.3- 卷第六百九十六
- 3.1- 疏
三
- 4.1- 選舉
- 2.4- 卷第六百九十七
- 3.1- 疏
四
- 4.1- 刑法
- 4.2- 貨殖
上
- 2.5- 卷第六百九十八
- 3.1- 疏
五
- 4.1- 貨殖
下
- 4.2- 水旱
- 4.3- 雜疏
- 1.20- 序
- 2.1- 卷第六百九十九
- 3.1- 序
一
- 4.1- 文集
一
- 2.2- 卷第七百
- 3.1- 序
二
- 4.1- 文集
二
- 2.3- 卷第七百一
- 3.1- 序
三
- 4.1- 文集
三
- 2.4- 卷第七百二
- 3.1- 序
四
- 4.1- 文集
四
- 2.5- 卷第七百三
- 3.1- 序
五
- 4.1- 文集
五
- 2.6- 卷第七百四
- 3.1- 序
六
- 4.1- 文集
六
- 2.7- 卷第七百五
- 3.1- 序
七
- 4.1- 文集
七
- 2.8- 卷第七百六
- 3.1- 序
八
- 4.1- 文集
八
- 2.9- 卷第七百七
- 3.1- 序
九
- 4.1- 文集
九
- 2.10- 卷第七百八
- 3.1- 序
十
- 4.1- 遊宴
一
- 2.11- 卷第七百九
- 3.1- 序
十一
- 4.1- 遊宴
二
- 2.12- 卷第七百十
- 3.1- 序
十二
- 4.1- 遊宴
三
- 2.13- 卷第七百十一
- 3.1- 序
十三
- 4.1- 遊宴
四
- 2.14- 卷第七百十二
- 3.1- 序
十四
- 4.1- 詩集
一
- 2.15- 卷第七百十三
- 3.1- 序
十五
- 4.1- 詩集
二
- 2.16- 卷第七百十四
- 3.1- 序
十六
- 4.1- 詩集
三
- 2.17- 卷第七百十五
- 3.1- 序
十七
- 4.1- 詩序
一
- 2.18- 卷第七百十六
- 3.1- 序
十八
- 4.1- 詩序
二
- 2.19- 卷第七百十七
- 3.1- 序
十九
- 4.1- 詩序
三
- 2.20- 卷第七百十八
- 3.1- 序
二十
- 4.1- 餞送
一
- 2.21- 卷第七百十九
- 3.1- 序
二十一
- 4.1- 餞送
二
- 2.22- 卷第七百二十
- 3.1- 序
二十二
- 4.1- 餞送
三
- 2.23- 卷第七百二十一
- 3.1- 序
二十三
- 4.1- 餞送
四
- 2.24- 卷第七百二十二
- 3.1- 序
二十四
- 4.1- 餞送
五
- 2.25- 卷第七百二十三
- 3.1- 序
二十五
- 4.1- 餞送
六
- 2.26- 卷第七百二十四
- 3.1- 序
二十六
- 4.1- 餞送
七
- 2.27- 卷第七百二十五
- 3.1- 序
二十七
- 4.1- 餞送
八
- 2.28- 卷第七百二十六
- 3.1- 序
二十八
- 4.1- 餞送
九
- 2.29- 卷第七百二十七
- 3.1- 序
二十九
- 4.1- 餞送
十
- 2.30- 卷第七百二十八
- 3.1- 序
三十
- 4.1- 餞送
十一
- 2.31- 卷第七百二十九
- 3.1- 序
三十一
- 4.1- 餞送
十二
- 2.32- 卷第七百三十
- 3.1- 序
三十二
- 4.1- 餞送
十三
- 2.33- 卷第七百三十一
- 3.1- 序
三十三
- 4.1- 餞送
十四
- 2.34- 卷第七百三十二
- 3.1- 序
三十四
- 4.1- 餞送
十五
- 2.35- 卷第七百三十三
- 3.1- 序
三十五
- 4.1- 餞送
十六
- 2.36- 卷第七百三十四
- 3.1- 序
三十六
- 4.1- 贈
- 4.2- 別
- 2.37- 卷第七百三十五
- 3.1- 序
三十七
- 4.1- 雜序
一
- 2.38- 卷第七百三十六
- 3.1- 序
三十八
- 4.1- 雜序
二
- 2.39- 卷第七百三十七
- 3.1- 序
三十九
- 4.1- 雜序
三
- 2.40- 卷第七百三十八
- 3.1- 序
四十
- 4.1- 雜序
四
- 1.21- 論
- 2.1- 卷第七百三十九
- 3.1- 論
一
- 4.1- 天
- 4.2- 道
- 2.2- 卷第七百四十
- 3.1- 論
二
- 4.1- 陰陽
- 2.3- 卷第七百四十一
- 3.1- 論
三
- 4.1- 封建
- 2.4- 卷第七百四十二
- 3.1- 論
四
- 4.1- 文
- 2.5- 卷第七百四十三
- 3.1- 論
五
- 4.1- 武
- 2.6- 卷第七百四十四
- 3.1- 論
六
- 4.1- 賢臣
- 2.7- 卷第七百四十五
- 3.1- 論
七
- 4.1- 臣道
- 2.8- 卷第七百四十六
- 3.1- 論
八
- 4.1- 政理
- 2.9- 卷第七百四十七
- 3.1- 論
九
- 4.1- 釋
- 4.2- 食貨
- 2.10- 卷第七百四十八
- 3.1- 論
十
- 4.1- 兄弟賓友
- 2.11- 卷第七百四十九
- 3.1- 論
十一
- 4.1- 刑賞
- 2.12- 卷第七百五十
- 3.1- 論
十二
- 4.1- 醫
- 4.2- 卜相
- 4.3- 時令
- 2.13- 卷第七百五十一
- 3.1- 論
十三
- 4.1- 興亡
上
- 2.14- 卷第七百五十二
- 3.1- 論
十四
- 4.1- 興亡
中
- 2.15- 卷第七百五十三
- 3.1- 論
十五
- 4.1- 興亡
下
- 2.16- 卷第七百五十四
- 3.1- 論
十六
- 4.1- 史論
一
- 2.17- 卷第七百五十五
- 3.1- 論
十七
- 4.1- 史論
二
- 2.18- 卷第七百五十六
- 3.1- 論
十八
- 4.1- 史論
三
- 2.19- 卷第七百五十七
- 3.1- 論
十九
- 4.1- 史論
四
- 2.20- 卷第七百五十八
- 3.1- 論
二十
- 4.1- 雜論
上
- 2.21- 卷第七百五十九
- 3.1- 論
二十一
- 4.1- 雜論
中
- 2.22- 卷第七百六十
- 3.1- 論
二十二
- 4.1- 雜論
下
- 1.22- 議
- 2.1- 卷第七百六十一
- 3.1- 議
一
- 4.1- 封禪
- 4.2- 郊祀
- 4.3- 廟樂
- 2.2- 卷第七百六十二
- 3.1- 議
二
- 4.1- 明堂
- 2.3- 卷第七百六十三
- 3.1- 議
三
- 4.1- 宗廟
- 2.4- 卷第七百六十四
- 3.1- 議
四
- 4.1- 祭祀
- 2.5- 卷第七百六十五
- 3.1- 議
五
- 4.1- 選舉
- 2.6- 卷第七百六十六
- 3.1- 議
六
- 4.1- 冠冕
- 4.2- 經籍
- 2.7- 卷第七百六十七
- 3.1- 議
七
- 4.1- 喪服
- 2.8- 卷第七百六十八
- 3.1- 議
八
- 4.1- 刑法
- 2.9- 卷第七百六十九
- 3.1- 議
九
- 4.1- 貨食
- 4.2- 邊防
- 2.10- 卷第七百七十
- 3.1- 議
十
- 4.1- 雜議
- 1.23- 連珠 喻對
- 2.1- 卷第七百七十一
- 3.1- 連珠
- 4.1- 連珠
- 4.2- 喻對
- 1.24- 頌
- 2.1- 卷第七百七十二
- 3.1- 頌
一
- 4.1- 帝德
上
- 2.2- 卷第七百七十三
- 3.1- 頌
二
- 4.1- 帝德
中
- 2.3- 卷第七百七十四
- 3.1- 頌
三
- 4.1- 帝德
下
- 2.4- 卷第七百七十五
- 3.1- 頌
四
- 4.1- 頌德
上
- 2.5- 卷第七百七十六
- 3.1- 頌
五
- 4.1- 頌德
下
- 2.6- 卷第七百七十七
- 3.1- 頌
六
- 4.1- 宮闕
上
- 2.7- 卷第七百七十八
- 3.1- 頌
七
- 4.1- 宮闕下
- 附:城邑
- 4.2- 雜頌
上
- 2.8- 卷第七百七十九
- 3.1- 頌
八
- 4.1- 雜頌
下
- 1.25- 讚
- 2.1- 卷第七百八十
- 3.1- 讚
一
- 4.1- 帝德
- 4.2- 聖賢
- 2.2- 卷第七百八十一
- 3.1- 讚
二
- 4.1- 佛像
上
- 2.3- 卷第七百八十二
- 3.1- 讚
三
- 4.1- 佛像中
- 附:道像
- 2.4- 卷第七百八十三
- 3.1- 讚
四
- 4.1- 佛像
下
- 4.2- 寫真
- 2.5- 卷第七百八十四
- 3.1- 讚
五
- 4.1- 圖畫
- 4.2- 雜讚
- 1.26- 銘
- 2.1- 卷第七百八十五
- 3.1- 銘
一
- 4.1- 紀德
- 4.2- 塔廟上
- 附:畫像
- 2.2- 卷第七百八十六
- 3.1- 銘
二
- 4.1- 塔廟
下
- 2.3- 卷第七百八十七
- 3.1- 銘
三
- 4.1- 山川
- 2.4- 卷第七百八十八
- 3.1- 銘
四
- 4.1- 樓觀
- 附:關防橋梁
- 2.5- 卷第七百八十九
- 3.1- 銘
五
- 4.1- 器用
- 2.6- 卷第七百九十
- 3.1- 銘
六
- 4.1- 雜銘
- 1.27- 箴
- 2.1- 卷第七百九十一
- 3.1- 箴
- 4.1- 雜箴
- 1.28- 傳
- 2.1- 卷第七百九十二
- 3.1- 傳
一
- 2.2- 卷第七百九十三
- 3.1- 傳
二
- 2.3- 卷第七百九十四
- 3.1- 傳
三
- 2.4- 卷第七百九十五
- 3.1- 傳
四
- 2.5- 卷第七百九十六
- 3.1- 傳
五
- 1.29- 記
- 2.1- 卷第七百九十七
- 3.1- 記
一
- 4.1- 宮殿
- 4.2- 廳壁記
一
- 5.1- 中書
- 5.2- 翰林
- 2.2- 卷第七百九十八
- 3.1- 記
二
- 4.1- 廳壁記
二
- 5.1- 尚書省
- 5.2- 御史臺
- 2.3- 卷第七百九十九
- 3.1- 記
三
- 4.1- 廳壁記
三
- 5.1- 寺監
- 5.2- 府署
- 附:街
- 2.4- 卷第八百
- 3.1- 記
四
- 4.1- 廳壁記
四
- 5.1- 藩鎮
- 附:觀察
- 5.2- 州郡
上
- 2.5- 卷第八百一
- 3.1- 記
五
- 4.1- 廳壁記
五
- 5.1- 州郡
中
- 2.6- 卷第八百二
- 3.1- 記
六
- 4.1- 廳壁記
六
- 5.1- 州郡
下
- 5.2- 監軍使
- 附:給納使
- 5.3- 使院
- 5.4- 幕職
上
- 2.7- 卷第八百三
- 3.1- 記
七
- 4.1- 廳壁記
七
- 5.1- 幕職
下
- 5.2- 州上佐
- 5.3- 州官
上
- 2.8- 卷第八百四
- 3.1- 記
八
- 4.1- 廳壁記
八
- 5.1- 州官下 判司
- 5.2- 縣令
上
- 2.9- 卷第八百五
- 3.1- 記
九
- 4.1- 廳壁記
九
- 5.1- 縣令
下
- 5.2- 縣丞
- 5.3- 簿尉
上
- 2.10- 卷第八百六
- 3.1- 記
十
- 4.1- 廳壁記
十
- 5.1- 簿尉
下
- 5.2- 饗宴
- 2.11- 卷第八百七
- 3.1- 記
十一
- 4.1- 公署
上
- 2.12- 卷第八百八
- 3.1- 記
十二
- 4.1- 公署
下
- 2.13- 卷第八百九
- 3.1- 記
十三
- 4.1- 館驛
- 附:館驛使
- 4.2- 樓
上
- 2.14- 卷第八百十
- 3.1- 記
十四
- 4.1- 樓
下
- 4.2- 閣
上
- 2.15- 卷第八百十一
- 3.1- 記
十五
- 4.1- 城
- 2.16- 卷第八百十二
- 3.1- 記
十六
- 4.1- 城門
- 4.2- 水門
- 附:斗門
- 4.3- 橋
- 4.4- 井
- 2.17- 卷第八百十三
- 3.1- 記
十七
- 4.1- 河渠
- 2.18- 卷第八百十四
- 3.1- 記
十八
- 4.1- 祠廟
上
- 2.19- 卷第八百十五
- 3.1- 記
十九
- 4.1- 祠廟
下
- 4.2- 祈禱
- 2.20- 卷第八百十六
- 3.1- 記
二十
- 4.1- 學校
- 附:講論
- 4.2- 文章
- 2.21- 卷第八百十七
- 3.1- 記
二十一
- 4.1- 釋氏
一
- 5.1- 寺
- 5.2- 院
上
- 2.22- 卷第八百十八
- 3.1- 記
二十二
- 4.1- 釋氏
二
- 5.1- 院
下
- 5.2- 佛像
上
- 2.23- 卷第八百十九
- 3.1- 記
二十三
- 4.1- 釋氏
三
- 5.1- 佛像
下
- 5.2- 經
上
- 2.24- 卷第八百二十
- 3.1- 記
二十四
- 4.1- 釋氏
四
- 5.1- 經
下
- 5.2- 塔
- 附:浮圖
- 5.3- 石柱
- 附:石階
- 2.25- 卷第八百二十一
- 3.1- 記
二十五
- 4.1- 釋氏
五
- 5.1- 幢
- 5.2- 方丈
- 5.3- 僧
- 2.26- 卷第八百二十二
- 3.1- 記
二十六
- 4.1- 觀
- 附:院
- 4.2- 尊像
- 4.3- 童子
- 2.27- 卷第八百二十三
- 3.1- 記
二十七
- 4.1- 宴遊
一
- 5.1- 宴遊
- 5.2- 溪谷
- 5.3- 園圃
- 2.28- 卷第八百二十四
- 3.1- 記
二十八
- 4.1- 宴遊
二
- 5.1- 亭
上
- 2.29- 卷第八百二十五
- 3.1- 記
二十九
- 4.1- 宴遊
三
- 5.1- 亭
中
- 2.30- 卷第八百二十六
- 3.1- 記
三十
- 4.1- 宴遊
四
- 5.1- 亭
下
- 2.31- 卷第八百二十七
- 3.1- 記
三十一
- 4.1- 宴遊
五
- 5.1- 居處
- 5.2- 堂
上
- 2.32- 卷第八百二十八
- 3.1- 記
三十二
- 4.1- 宴遊
六
- 5.1- 堂
下
- 5.2- 泉
- 附:瀑
- 5.3- 池
上
- 2.33- 卷第八百二十九
- 3.1- 記
三十三
- 4.1- 宴遊
七
- 5.1- 池
下
- 5.2- 竹
- 5.3- 山
- 附:石
- 2.34- 卷第八百三十
- 3.1- 記
三十四
- 4.1- 紀事
上
- 2.35- 卷第八百三十一
- 3.1- 記
三十五
- 4.1- 紀事
下
- 2.36- 卷第八百三十二
- 3.1- 記
三十六
- 4.1- 刻候
- 4.2- 歌樂
- 4.3- 圖畫
- 2.37- 卷第八百三十三
- 3.1- 記
三十七
- 4.1- 災祥
- 4.2- 質疑
- 4.3- 寓言
- 2.38- 卷第八百三十四
- 3.1- 記
三十八
- 4.1- 雜記
- 1.30- 謚哀冊文
- 2.1- 卷第八百三十五
- 3.1- 謚哀冊文
一
- 4.1- 謚冊文
- 4.2- 哀冊文
上
- 2.2- 卷第八百三十六
- 3.1- 謚哀冊文
二
- 4.1- 哀冊文
下
- 2.3- 卷第八百三十七
- 3.1- 謚哀冊文
三
- 4.1- 后妃哀冊文
上
- 2.4- 卷第八百三十八
- 3.1- 謚哀冊文
四
- 4.1- 后妃哀冊文
下
- 2.5- 卷第八百三十九
- 3.1- 謚哀冊文
五
- 4.1- 太子哀冊文
- 1.31- 謚議
- 2.1- 卷第八百四十
- 3.1- 謚議
一
- 2.2- 卷第八百四十一
- 3.1- 謚議
二
- 1.32- 誄
- 2.1- 卷第八百四十二
- 3.1- 誄
一
- 2.2- 卷第八百四十三
- 3.1- 誄
二
- 1.33- 碑
- 2.1- 卷第八百四十四
- 3.1- 碑
一
- 4.1- 封禪
- 2.2- 卷第八百四十五
- 3.1- 碑
二
- 4.1- 儒
一
- 2.3- 卷第八百四十六
- 3.1- 碑
三
- 4.1- 儒
二
- 2.4- 卷第八百四十七
- 3.1- 碑
四
- 4.1- 儒
三
- 2.5- 卷第八百四十八
- 3.1- 碑
五
- 4.1- 道
一
- 2.6- 卷第八百四十九
- 3.1- 碑
六
- 4.1- 道
二
- 2.7- 卷第八百五十
- 3.1- 碑
七
- 4.1- 釋
一
- 2.8- 卷第八百五十一
- 3.1- 碑
八
- 4.1- 釋
二
- 2.9- 卷第八百五十二
- 3.1- 碑
九
- 4.1- 釋
三
- 2.10- 卷第八百五十三
- 3.1- 碑
十
- 4.1- 釋
四
- 2.11- 卷第八百五十四
- 3.1- 碑
十一
- 4.1- 釋
五
- 2.12- 卷第八百五十五
- 3.1- 碑
十二
- 4.1- 釋
六
- 2.13- 卷第八百五十六
- 3.1- 碑
十三
- 4.1- 釋
七
- 2.14- 卷第八百五十七
- 3.1- 碑
十四
- 4.1- 釋
八
- 2.15- 卷第八百五十八
- 3.1- 碑
十五
- 4.1- 釋
九
- 2.16- 卷第八百五十九
- 3.1- 碑
十六
- 4.1- 釋
十
- 2.17- 卷第八百六十
- 3.1- 碑
十七
- 4.1- 釋
十一
- 2.18- 卷第八百六十一
- 3.1- 碑
十八
- 4.1- 釋
十二
- 2.19- 卷第八百六十二
- 3.1- 碑
十九
- 4.1- 釋
十三
- 2.20- 卷第八百六十三
- 3.1- 碑
二十
- 4.1- 釋
十四
- 2.21- 卷第八百六十四
- 3.1- 碑
二十一
- 4.1- 釋
十五
- 2.22- 卷第八百六十五
- 3.1- 碑
二十二
- 4.1- 釋
十六
- 2.23- 卷第八百六十六
- 3.1- 碑
二十三
- 4.1- 釋
十七
- 2.24- 卷第八百六十七
- 3.1- 碑
二十四
- 4.1- 釋
十八
- 2.25- 卷第八百六十八
- 3.1- 碑
二十五
- 4.1- 釋
十九
- 2.26- 卷第八百六十九
- 3.1- 碑
二十六
- 4.1- 德政
一
- 2.27- 卷第八百七十
- 3.1- 碑
二十七
- 4.1- 德政
二
- 2.28- 卷第八百七十一
- 3.1- 碑
二十八
- 4.1- 紀功
一
- 2.29- 卷第八百七十二
- 3.1- 碑
二十九
- 4.1- 紀功
二
- 2.30- 卷第八百七十三
- 3.1- 碑
三十
- 4.1- 隱居
- 4.2- 孝善
- 2.31- 卷第八百七十四
- 3.1- 碑
三十一
- 4.1- 遺愛
- 2.32- 卷第八百七十五
- 3.1- 碑
三十二
- 4.1- 臺
- 2.33- 卷第八百七十六
- 3.1- 碑
三十三
- 4.1- 陵廟
- 2.34- 卷第八百七十七
- 3.1- 碑
三十四
- 4.1- 祠堂
- 2.35- 卷第八百七十八
- 3.1- 碑
三十五
- 4.1- 祠廟
一
- 2.36- 卷第八百七十九
- 3.1- 碑
三十六
- 4.1- 祠廟
二
- 2.37- 卷第八百八十
- 3.1- 碑
三十七
- 4.1- 家廟
一
- 2.38- 卷第八百八十一
- 3.1- 碑
三十八
- 4.1- 家廟
二
- 2.39- 卷第八百八十二
- 3.1- 碑
三十九
- 4.1- 家廟
三
- 2.40- 卷第八百八十三
- 3.1- 碑
四十
- 4.1-神道碑
一
- 5.1- 將相
一
- 2.41- 卷第八百八十四
- 3.1- 碑
四十一
- 4.1-神道碑
二
- 5.1- 將相
二
- 2.42- 卷第八百八十五
- 3.1- 碑
四十二
- 4.1-神道碑
三
- 5.1- 將相
三
- 2.43- 卷第八百八十六
- 3.1- 碑
四十三
- 4.1-神道碑
四
- 5.1- 將相
四
- 2.44- 卷第八百八十七
- 3.1- 碑
四十四
- 4.1-神道碑
五
- 5.1- 將相
五
- 2.45- 卷第八百八十八
- 3.1- 碑
四十五
- 4.1-神道碑
六
- 5.1- 將相
六
- 2.46- 卷第八百八十九
- 3.1- 碑
四十六
- 4.1-神道碑
七
- 5.1- 將相
七
- 6.1-贈官
- 2.47- 卷第八百九十
- 3.1- 碑
四十七
- 4.1-神道碑
八
- 5.1- 王爵
一
- 2.48- 卷第八百九十一
- 3.1- 碑
四十八
- 4.1-神道碑
九
- 5.1- 王爵
二
- 2.49- 卷第八百九十二
- 3.1- 碑
四十九
- 4.1-神道碑
十
- 5.1- 王爵
三
- 2.50- 卷第八百九十三
- 3.1- 碑
五十
- 4.1-神道碑
十一
- 5.1- 職官一
- 6.1-北省
一
- 2.51- 卷第八百九十四
- 3.1- 碑
五十一
- 4.1-神道碑
十二
- 5.1- 職官
二
- 6.1-北省
二
- 附:翰林
- 2.52- 卷第八百九十五
- 3.1- 碑
五十二
- 4.1-神道碑
十三
- 5.1- 職官
三
- 6.1-南省
一
- 2.53- 卷第八百九十六
- 3.1- 碑
五十三
- 4.1-神道碑
十四
- 5.1- 職官
四
- 6.1-南省
二
- 2.54- 卷第八百九十七
- 3.1- 碑
五十四
- 4.1-神道碑
十五
- 5.1- 職官
五
- 6.1-南省
三
- 2.55- 卷第八百九十八
- 3.1- 碑
五十五
- 4.1-神道碑
十六
- 5.1- 職官
六
- 6.1-南省
四
- 2.56- 卷第八百九十九
- 3.1- 碑
五十六
- 4.1-神道碑
十七
- 5.1- 職官
七
- 2.57- 卷第九百
- 3.1- 碑
五十七
- 4.1-神道碑
十八
- 5.1- 職官
八
- 6.1-東宮官
一
- 2.58- 卷第九百一
- 3.1- 碑
五十八
- 4.1-神道碑
十九
- 5.1- 軄官
九
- 6.1-東宮官
二
- 2.59- 卷第九百二
- 3.1- 碑
五十九
- 4.1-神道碑
二十
- 5.1- 軄官
十
- 6.1-東宮官
三
- 2.60- 卷第九百三
- 3.1- 碑
六十
- 4.1-神道碑
二十一
- 5.1- 軄官
十一
- 6.1-王府官
- 2.61- 卷第九百四
- 3.1- 碑
六十一
- 4.1-神道碑
二十二
- 5.1- 軄官
十二
- 6.1-諸將軍
一
- 2.62- 卷第九百五
- 3.1- 碑
六十二
- 4.1-神道碑
二十三
- 5.1- 軄官
十三
- 6.1-諸將軍
二
- 2.63- 卷第九百六
- 3.1- 碑
六十三
- 4.1-神道碑
二十四
- 5.1- 軄官
十四
- 6.1-諸將軍
三
- 2.64- 卷第九百七
- 3.1- 碑
六十四
- 4.1-神道碑
二十五
- 5.1- 軄官
十五
- 6.1-諸將軍
四
- 2.65- 卷第九百八
- 3.1- 碑
六十五
- 4.1-神道碑
二十六
- 5.1- 軄官
十六
- 6.1-諸將軍
五
- 2.66- 卷第九百九
- 3.1- 碑
六十六
- 4.1-神道碑
二十七
- 5.1- 軄官
十七
- 6.1-諸將軍
六
- 2.67- 卷第九百十
- 3.1- 碑
六十七
- 4.1-神道碑
二十八
- 5.1- 軄官
十八
- 6.1-諸將軍
七
- 附:將校
- 2.68- 卷第九百十一
- 3.1- 碑
六十八
- 4.1-神道碑
二十九
- 5.1- 職官
十九
- 6.1-都督
一
- 2.69- 卷第九百十二
- 3.1- 碑
六十九
- 4.1-神道碑
三十
- 5.1- 職官
二十
- 6.1-都督
二
- 2.70- 卷第九百十三
- 3.1- 碑
七十
- 4.1-神道碑
三十一
- 5.1- 職官
二十一
- 6.1-都督
三
- 2.71- 卷第九百十四
- 3.1- 碑
七十一
- 4.1-神道碑
三十二
- 5.1- 職官
二十二
- 6.1-節度
一
- 2.72- 卷第九百十五
- 3.1- 碑
七十二
- 4.1-神道碑
三十三
- 5.1- 職官
二十三
- 6.1-節度
二
- 2.73- 卷第九百十六
- 3.1- 碑
七十三
- 4.1-神道碑
三十四
- 5.1- 職官
二十四
- 6.1-節度
三
- 2.74- 卷第九百十七
- 3.1- 碑
七十四
- 4.1-神道碑
三十五
- 5.1- 職官
二十五
- 6.1-節察
- 6.2-團防
- 6.3-使副
- 2.75- 卷第九百十八
- 3.1- 碑
七十五
- 4.1-神道碑
三十六
- 5.1- 職官
二十六
- 6.1-晉守
- 附:少尹
- 2.76- 卷第九百十九
- 3.1- 碑
七十六
- 4.1-神道碑
三十七
- 5.1- 職官
二十七
- 6.1-刺史
一
- 2.77- 卷第九百二十
- 3.1- 碑
七十七
- 4.1-神道碑
三十八
- 5.1- 職官
二十八
- 6.1-刺史
二
- 2.78- 卷第九百二十一
- 3.1- 碑
七十八
- 4.1-神道碑
三十九
- 5.1- 職官
二十九
- 6.1-刺史
三
- 2.79- 卷第九百二十二
- 3.1- 碑
七十九
- 4.1-神道碑
四十
- 5.1- 職官
三十
- 6.1-刺史
四
- 2.80- 卷第九百二十三
- 3.1- 碑
八十
- 4.1-神道碑
四十一
- 5.1- 職官
三十一
- 6.1-刺史
五
- 2.81- 卷第九百二十四
- 3.1- 碑
八十一
- 4.1-神道碑
四十二
- 5.1- 職官
三十二
- 6.1-刺史
六
- 2.82- 卷第九百二十五
- 3.1- 碑
八十二
- 4.1-神道碑
四十三
- 5.1- 職官
三十三
- 6.1-長史
一
- 2.83- 卷第九百二十六
- 3.1- 碑
八十三
- 4.1-神道碑
四十四
- 5.1- 職官
三十四
- 6.1-長史
二
- 附:司馬
- 2.84- 卷第九百二十七
- 3.1- 碑
八十四
- 4.1-神道碑
四十五
- 5.1- 職官
三十五
- 6.1-別駕
- 附:判官
- 2.85- 卷第九百二十八
- 3.1- 碑
八十五
- 4.1-神道碑
四十六
- 5.1- 職官
三十六
- 6.1-州官
- 2.86- 卷第九百二十九
- 3.1- 碑
八十六
- 4.1-神道碑
四十七
- 5.1- 職官
三十七
- 6.1-縣令
一
- 2.87- 卷第九百三十
- 3.1- 碑
八十七
- 4.1-神道碑
四十八
- 5.1- 職官
三十八
- 6.1-縣令二
- 附:丞尉
- 2.88- 卷第九百三十一
- 3.1- 碑
八十八
- 4.1-神道碑
四十九
- 5.1- 宦官
上
- 2.89- 卷第九百三十二
- 3.1- 碑
八十九
- 4.1-神道碑
五十
- 5.1- 宦官
下
- 2.90- 卷第九百三十三
- 3.1- 碑
九十
- 4.1-神道碑
五十一
- 5.1- 婦人
上
- 2.91- 卷第九百三十四
- 3.1- 碑
九十一
- 4.1-神道碑
五十二
- 5.1- 婦人
下
- 1.34- 誌
- 2.1- 卷第九百三十五
- 3.1- 誌
一
- 4.1- 皇親
- 2.2- 卷第九百三十六
- 3.1- 誌
二
- 4.1- 宰相
一
- 2.3- 卷第九百三十七
- 3.1- 誌
三
- 4.1- 宰相
二
- 2.4- 卷第九百三十八
- 3.1- 誌
四
- 4.1- 宰相
三
- 2.5- 卷第九百三十九
- 3.1- 誌
五
- 4.1- 軄官
一
- 2.6- 卷第九百四十
- 3.1- 誌
六
- 4.1- 軄官
二
- 2.7- 卷第九百四十一
- 3.1- 誌
七
- 4.1- 軄官
三
- 2.8- 卷第九百四十二
- 3.1- 誌
八
- 4.1- 職官
四
- 2.9- 卷第九百四十三
- 3.1- 誌
九
- 4.1- 職官
五
- 2.10- 卷第九百四十四
- 3.1- 誌
十
- 4.1- 職官
六
- 2.11- 卷第九百四十五
- 3.1- 誌
十一
- 4.1- 職官
七
- 2.12- 卷第九百四十六
- 3.1- 誌
十二
- 4.1- 職官八
- 附:京官
- 2.13- 卷第九百四十七
- 3.1- 誌
十三
- 4.1- 職官
九
- 2.14- 卷第九百四十八
- 3.1- 誌
十四
- 4.1- 職官
十
- 2.15- 卷第九百四十九
- 3.1- 誌
十五
- 4.1- 職官
十一
- 2.16- 卷第九百五十
- 3.1- 誌
十六
- 4.1- 職官
十二
- 2.17- 卷第九百五十一
- 3.1- 誌
十七
- 4.1- 職官
十三
- 2.18- 卷第九百五十二
- 3.1- 誌
十八
- 4.1- 軄官
十四
- 2.19- 卷第九百五十三
- 3.1- 誌
十九
- 4.1- 職官
十五
- 2.20- 卷第九百五十四
- 3.1- 誌
二十
- 4.1- 職官
十六
- 2.21- 卷第九百五十五
- 3.1- 誌
二十一
- 4.1- 職官
十七
- 2.22- 卷第九百五十六
- 3.1- 誌
二十二
- 4.1- 職官
十八
- 2.23- 卷第九百五十七
- 3.1- 誌
二十三
- 4.1- 職官
十九
- 2.24- 卷第九百五十八
- 3.1- 誌
二十四
- 4.1- 職官
二十
- 2.25- 卷第九百五十九
- 3.1- 誌
二十五
- 4.1- 職官
二十一
- 2.26- 卷第九百六十
- 3.1- 誌
二十六
- 4.1- 職官
二十二
- 2.27- 卷第九百六十一
- 3.1- 誌
二十七
- 4.1- 雜
一
- 2.28- 卷第九百六十二
- 3.1- 誌
二十八
- 4.1- 雜
二
- 2.29- 卷第九百六十三
- 3.1- 誌
二十九
- 4.1- 婦人
一
- 2.30- 卷第九百六十四
- 3.1- 誌
三十
- 4.1- 婦人
二
- 2.31- 卷第九百六十五
- 3.1- 誌
三十一
- 4.1- 婦人
三
- 2.32- 卷第九百六十六
- 3.1- 誌
三十二
- 4.1- 婦人
四
- 2.33- 卷第九百六十七
- 3.1- 誌
三十三
- 4.1- 婦人
五
- 2.34- 卷第九百六十八
- 3.1- 誌
三十四
- 4.1- 婦人
六
- 2.35- 卷第九百六十九
- 3.1- 誌
三十五
- 4.1- 婦人
七
- 1.35- 墓表
- 2.1- 卷第九百七十
- 3.1- 墓表
- 1.36- 行狀
- 2.1- 卷第九百七十一
- 3.1- 行狀
一
- 2.2- 卷第九百七十二
- 3.1- 行狀
二
- 2.3- 卷第九百七十三
- 3.1- 行狀
三
- 2.4- 卷第九百七十四
- 3.1- 行狀
四
- 2.5- 卷第九百七十五
- 3.1- 行狀
五
- 2.6- 卷第九百七十六
- 3.1- 行狀
六
- 2.7- 卷第九百七十七
- 3.1- 行狀
七
- 1.37- 祭文
- 2.1- 卷第九百七十八
- 3.1- 祭文
一
- 4.1- 交舊
一
- 2.2- 卷第九百七十九
- 3.1- 祭文
二
- 4.1- 交舊
二
- 2.3- 卷第九百八十
- 3.1- 祭文
三
- 4.1- 交舊
三
- 2.4- 卷第九百八十一
- 3.1- 祭文
四
- 4.1- 交舊
四
- 2.5- 卷第九百八十二
- 3.1- 祭文
五
- 4.1- 交舊
五
- 2.6- 卷第九百八十三
- 3.1- 祭文
六
- 4.1- 交舊
六
- 2.7- 卷第九百八十四
- 3.1- 祭文
七
- 4.1- 交舊
七
- 2.8- 卷第九百八十五
- 3.1- 祭文
八
- 4.1- 交舊
八
- 2.9- 卷第九百八十六
- 3.1- 祭文
九
- 4.1- 交舊
九
- 2.10- 卷第九百八十七
- 3.1- 祭文
十
- 4.1- 交舊
十
- 2.11- 卷第九百八十八
- 3.1- 祭文
十一
- 4.1- 交舊
十一
- 2.12- 卷第九百八十九
- 3.1- 祭文
十二
- 4.1- 交舊
十二
- 2.13- 卷第九百九十
- 3.1- 祭文
十三
- 4.1- 交舊
十三
- 2.14- 卷第九百九十一
- 3.1- 祭文
十四
- 4.1- 親族
一
- 2.15- 卷第九百九十二
- 3.1- 祭文
十五
- 4.1- 親族
二
- 2.16- 卷第九百九十三
- 3.1- 祭文
十六
- 4.1- 親族
三
- 2.17- 卷第九百九十四
- 3.1- 祭文
十七
- 4.1- 親族
四
- 4.2- 雜祭文
- 2.18- 卷第九百九十五
- 3.1- 祭文
十八
- 4.1- 神祠
一
- 5.1-祭禜禡
- 2.19- 卷第九百九十六
- 3.1- 祭文
十九
- 4.1- 神祠
二
- 5.1-祈禱
- 2.20- 卷第九百九十七
- 3.1- 祭文
二十
- 4.1- 神祠
三
- 5.1-報賽
- 2.21- 卷第九百九十八
- 3.1- 祭文
二十一
- 4.1- 祭古聖賢
- 2.22- 卷第九百九十九
- 3.1- 祭文
二十二
- 4.1- 哀弔
上
- 2.23- 卷第一千
- 3.1- 祭文
二十三
- 4.1- 哀弔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