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箋决科古今源流至論

      1.1-前集
          2.1-卷之一
              3.1-太極圖
              3.2-西銘
              3.3-性學
              3.4-心學
              3.5-中
              3.6-仁
              3.7-樂道
              3.8-大學中庸
          2.2-卷之二
              3.1-語孟
              3.2-古史
              3.3-新舊唐史
              3.4-通鑑
              3.5-離騷
              3.6-文選
              3.7-文粹
              3.8-文鑑
              3.9-杜詩
              3.10-雜體
          2.3-卷之三
              3.1-策試
              3.2-書法
              3.3-方言
              3.4-鄉評
              3.5-開國紀綱
              3.6-中興功業
              3.7-慶曆人材
              3.8-元祐人材
          2.4-卷之四
              3.1-玉牒
              3.2-會要
              3.3-實錄
              3.4-温公之學
              3.5-康節之學
              3.6-歐蘇之學
              3.7-關洛之學理學
              3.8-關洛之學經學
          2.5-卷之五
              3.1-朱氏之學
              3.2-法帝王
              3.3-家學
              3.4-聖學
              3.5-聖製
              3.6-聖翰
              3.7-敬天
              3.8-災祥
              3.9-儀象
          2.6-卷之六
              3.1-階官沿革
              3.2-階官始末
              3.3-兩府
              3.4-九卿
              3.5-臺諫
              3.6-提舉
          2.7-卷之七
              3.1-提刑
              3.2-守令
              3.3-爵邑
              3.4-資格
              3.5-職田
              3.6-閩中人材
              3.7-蜀中人材
          2.8-卷之八
              3.1-儒吏
              3.2-才德
              3.3-士風
              3.4-幸學
              3.5-學政
              3.6-繪功臣
              3.7-任舊臣
          2.9-卷之九
              3.1-錄賢裔
              3.2-定策大臣
              3.3-功臣配享
              3.4-薦賢
              3.5-舉廉
              3.6-財計
              3.7-荒政
          2.10-卷之十
              3.1-恤刑
              3.2-新法
              3.3-朝儀
              3.4-鹵薄
              3.5-郊禮
              3.6-社稷
      1.2-後集
          2.1-卷之一
              3.1-道學
              3.2-格物之學
              3.3-師道
              3.4-友義
              3.5-評文
              3.6-韓文
          2.2-卷之二
              3.1-宰相臺諫
              3.2-宰相兼樞
              3.3-三省
              3.4-參政
              3.5-三司
              3.6-侍從
              3.7-兩制
          2.3-卷之三
              3.1-起居注
              3.2-檢鼓院
              3.3-運司
              3.4-京兆尹
              3.5-東南財賦
              3.6-會計司
          2.4-卷之四
              3.1-東南旺氣
              3.2-浙江潮
              3.3-國論
              3.4-國勢
              3.5-君子
              3.6-去小人
          2.5-卷之五
              3.1-内朝
              3.2-班序
              3.3-均任
              3.4-省官
              3.5-奏辟
              3.6-流品
          2.6-卷之六
              3.1-敬臣
              3.2-全功臣
              3.3-吏責
              3.4-諌諍
              3.5-隠逸
              3.6-文行
              3.7-氣節
              3.8-清和
          2.7-卷之七
              3.1-歷代德運
              3.2-世譜
              3.3-世胄
              3.4-姓氏
              3.5-名諱
              3.6-聞望
          2.8-卷之八
              3.1-儲材
              3.2-隆儒
              3.3-折奔競
              3.4-排異端
              3.5-經學
              3.6-傳註
          2.9-卷之九
              3.1-史學
              3.2-議詩
              3.3-字文
              3.4-字音
              3.5-后德
              3.6-齊家
              3.7-睦族
              3.8-戚畹
          2.10-卷之十
              3.1-勸農
              3.2-户口
              3.3-民心
              3.4-常平義倉
              3.5-抑貢獻
              3.6-廟祀
              3.7-釋奠
      1.3-續集
          2.1-卷之一
              3.1-衛兵
              3.2-衛兵
              3.3-南軍
              3.4-北軍
              3.5-形勢
              3.6-畿兵
              3.7-州兵
              3.8-屯田
              3.9-民兵
          2.2-卷之二
              3.1-兵權
              3.2-兵糧
              3.3-車戰
              3.4-舟師
              3.5-馬政
              3.6-國用
          2.3-卷之三
              3.1-内帑
              3.2-州縣財
              3.3-漕運
              3.4-賦稅
          2.4-卷之四
              3.1-搉酤
              3.2-搉茶
              3.3-搉鹽
              3.4-錢幣
              3.5-楮幣
          2.5-卷之五
              3.1-鬻爵
              3.2-鬻僧
              3.3-三公
              3.4-宰相
              3.5-宰相
              3.6-樞宻
              3.7-六部
          2.6-卷之六
              3.1-臺官
              3.2-諫院
              3.3-翰苑
          2.7-卷之七
              3.1-史院
              3.2-館閣
              3.3-監司
              3.4-郡守
              3.5-縣令
                  附:丞
                  附:簿
                  附:尉
              3.6-將帥
          2.8-卷之八
              3.1-宦官
              3.2-宦官
              3.3-祿秩
              3.4-祿秩
              3.5-兼官
              3.6-試守
          2.9-卷之九
              3.1-任子
              3.2-乆任
              3.3-銓選
              3.4-經筵
          2.10-卷之十
              3.1-國學
              3.2-州縣官
              3.3-學官
              3.4-科舉
              3.5-考校
      1.4-別集
          2.1-卷之一
              3.1-治鑑綱目論文公褒貶之意
              3.2-周子通書誠為此書之樞紐
              3.3-文公四書論四書心學之要
              3.4-誠論天道人道之誠
              3.5-復論善惡動靜之復
          2.2-卷之二
              3.1-勇論血氣理義之勇
              3.2-義利當辨於疑似之間
              3.3-剛柔頼師道作成之力
              3.4-君權攬權不必親細務
              3.5-内外輕重内外無失於偏重
          2.3-卷之三
              3.1-内降論漢唐不及本朝
              3.2-本朝官制 論新舊官制沿革
              3.3-本朝官制 論新舊官制當否
              3.4-漢官制漢制自武帝而失
              3.5-禮以齊家為禮之本
          2.4-卷之四
              3.1-歷代人才 論歷代人才得失
              3.2-歷代人才 論本朝人才之盛
              3.3-建紹諸將論諸將平虜之功
              3.4-吳楚人物人才由地氣所锺
              3.5-理學異同胡邵程氏本同道
              3.6-理學淵源周程張源源之學
          2.5-卷之五
              3.1-史表班固之表不及遷
              3.2-史志班固之志不及遷
              3.3-太元太元凖易之得失
              3.4-中説論王通可疑者四
              3.5-先天易先天之學在心法
              3.6-援經論儒生援經之繆
          2.6-卷之六
              3.1-擬經論儒生擬經之僣
              3.2-明經唐本朝亦能得人
              3.3-武舉論武舉設科之由
              3.4-宏詞唐本朝設科得人
              3.5-堂除唐國朝沼革之由
              3.6-吏部論古今任人任法
          2.7-卷之七
              3.1-備邉 漢唐備邉之詳畧
              3.2-備邉 國朝備西北二邉
              3.3-舉主擇於先而責於後
              3.4-章服論古今章服異同
              3.5-變更持守變重持守不可偏
          2.8-卷之八
              3.1-將權禁衛兵權不可專
              3.2-將才有事之時當用刻
              3.3-將帥恊和將帥柤恊則成功
              3.4-邊將待邉將寧過乎寛
              3.5-講武論古今講武之制
          2.9-卷之九
              3.1-軍政論漢與国朝之制
              3.2-軍器平時當先備其器
              3.3-箴銘箴銘為防過之地
              3.4-藏書論古今聚散之由
              3.5-律法諸家言律法同異
              3.6-奉使使命係國勢強弱
          2.10-卷之十
              3.1-藩鎭論方鎮叛服之由
              3.2-吏胥論漢唐吏胥得失
              3.3-田制論歷代田制異同
              3.4-水利古者不與水爭利

類書類目研究

請輸入類目檢索詞:
請輸入書名:
請輸入作者名:
請輸入朝代名:

您可以從上面的表單選擇進入不同功能,或在上面的檢索窗格以篇章為單位輸入正規表示式檢索本站所有資料。

報錯請連絡:祝平次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