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圖會
- 1.1- 第一函
- 2.1-天文
- 3.1- 卷之一
- 4.1- 天文總圖
- 4.2- 太微垣圖
- 4.3- 紫微垣圖
- 4.4- 天市垣圖
- 3.2- 卷之二
- 4.1- 東方七宿圖
- 5.1- 角宿
- 5.2- 亢宿
- 5.3- 氐宿
- 5.4- 房宿
- 5.5- 心宿
- 5.6- 尾宿
- 5.7- 箕宿
- 4.2- 北方七宿圖
- 5.1- 斗宿
- 5.2- 牛宿
- 5.3- 女宿
- 5.4- 虗宿
- 5.5- 危宿
- 5.6- 室宿
- 5.7- 𤩹宿
- 4.3- 西方七宿圖
- 5.1- 奎宿
- 5.2- 婁宿
- 5.3- 胃宿
- 5.4- 昴宿
- 5.5- 畢宿
- 5.6- 觜宿
- 5.7- 參宿
- 3.3- 卷之三
- 4.1- 南方七宿圖
- 5.1- 井宿
- 5.2- 鬼宿
- 5.3- 桺宿
- 5.4- 星宿
- 5.5- 張宿
- 5.6- 翼宿
- 5.7- 軫宿
- 4.2- 堯典四仲中星之圖
- 4.3- 月令十二月中星之圖
- 4.4- 中星歲會圖等
- 4.5- 玉衡隨炁指建圖
- 4.6- 招摇逐月推移圖
- 4.7- 大東總星圖
- 4.8- 七月流火圖
- 4.9- 日月周天圖 五星周天圖
- 4.10- 二十八宿分野之圖
- 4.11- 諸曆黃道宿度圖
- 4.12- 黃道宮次圖
- 3.4- 卷之四
- 4.1- 五辰之圖
- 4.2- 天地儀圖
- 4.3- 天河圖
- 4.4- 日月次舍交會之圖
- 4.5- 太陽中道之圖
- 4.6- 二儀圖 北極圖
- 4.7- 日蝕圖 月蝕圖
- 4.8- 日月冬夏九道之圖
- 4.9- 上弦圖
- 4.10- 下弦圖
- 4.11- 月朔圖
- 4.12- 月晦圖
- 4.13- 月望圖
- 4.14- 明魄晦朔弦望總圖
- 4.15- 冬夏風雨圖
- 4.16- 盈虗納甲圖
- 4.17- 日月風雲氣色圖
- 1.2- 第二函
- 2.1-地理
- 3.1- 卷之一
- 4.1- 山海輿地全圖
- 4.2- 華夷一綂圖
- 4.3- 北直隸輿圖
- 4.4- 南直隸輿圖
- 4.5- 山東輿圖
- 4.6- 山西輿圖
- 4.7- 陜西輿圖
- 4.8- 河南輿圖
- 3.2- 卷之二
- 4.1- 浙江輿圖
- 4.2- 江西輿圖
- 4.3- 湖廣輿圖
- 4.4- 四川輿圖
- 4.5- 福建輿圖
- 4.6- 廣東輿圖
- 4.7- 廣西輿圖
- 4.8- 雲南輿圖
- 4.9- 貴州輿圖
- 3.3- 卷之三
- 4.1- 九邊總圖
- 4.2- 遼東邊圖
- 4.3- 薊州邊圖
- 4.4- 內三關邊圖
- 4.5- 宣府邊圖
- 4.6- 大同外三關邊圖
- 4.7- 榆林邊圖
- 4.8- 寧夏固蘭邊圖
- 4.9- 莊寧凉永邊圖
- 4.10- 甘肅山丹邊圖
- 4.11- 洮河邊圖
- 4.12- 松潘建昌邊圖
- 4.13- 麻陽邊圖 䖍鎮邊圖
- 3.4- 卷之四
- 4.1- 黃河圖 河源圖
- 4.2- 長江圖
- 4.3- 漕運圖
- 4.4- 廣東沿海圖
- 4.5- 福建沿海圖
- 3.5- 卷之五
- 4.1- 浙江沿海總圖
- 4.2- 南直隸沿海總圖
- 4.3- 山東沿海總圖
- 4.4- 遼東沿海總圖
- 4.5- 海運圖
- 4.6- 海市圖
- 3.6- 卷之六
- 4.1- 順天京城圖
- 4.2- 京都衆水圖
- 4.3- 西苑圖
- 4.4- 南海子圖
- 4.5- 盧溝橋圖
- 4.6- 西山圖
- 4.7- 玉泉山圖
- 4.8- 黃金臺圖
- 4.9- 居庸關圖
- 4.10- 薊丘圖
- 4.11- 龍跡山圖
- 4.12- 孔水洞圖
- 4.13- 善化山圖
- 4.14- 叢臺圖
- 4.15- 三吳圖
- 4.16- 應天京城圖 金陵山水圖
- 4.17- 後湖圖
- 4.18- 鍾山圖
- 4.19- 雨花臺圖
- 4.20- 鳳凰臺圖
- 4.21- 石頭城圖
- 4.22- 白鷺洲圖
- 4.23- 觀音閣圖
- 4.24- 燕子磯圖
- 4.25- 牛首山圖
- 4.26- 茅山圖
- 4.27- 華陽洞圖
- 4.28- 巢湖圖
- 4.29- 八公山圖
- 4.30- 朐山圖
- 4.31- 瓊花觀圖
- 4.32- 浮渡山圖
- 4.33- 潜山圖
- 4.34- 小孤山圖
- 4.35- 瑯邪山圖
- 4.36- 大洞圖
- 4.37- 畱侯城圖
- 4.38- 歌風臺圖
- 4.39- 戲馬臺圖
- 4.40- 寄寄亭圖
- 3.7- 卷之七
- 4.1- 吳門圖
- 4.2- 姑蘓臺圖
- 4.3- 虎丘山寺圖
- 4.4- 天池山圖
- 4.5- 玄墓圖
- 4.6- 靈巖山圖
- 4.7- 天平山圖
- 4.8- 支硎山圖
- 4.9- 穹窿山圖
- 4.10- 洞庭山圖
- 4.11- 馬鞍山圖
- 4.12- 虞山圖
- 4.13- 太湖圖
- 4.14- 吳淞江圖
- 4.15- 雲間九峯圖
- 4.16- 三泖圖
- 4.17- 嘉𣗳林圖
- 4.18- 慧山圖
- 4.19- 張公洞圖
- 4.20- 善卷洞圖
- 4.21- 玉女潭圖
- 4.22- 蛟山寺圖
- 4.23- 南岳寺圖
- 4.24- 京口三山圖
- 4.25- 白岳圖
- 4.26- 黃山圖
- 4.27- 疊嶂樓圖
- 4.28- 敬亭山圖
- 4.29- 齊山圖
- 4.30- 九華山圖
- 4.31- 采石圖
- 3.8- 卷之八
- 4.1- 泰山圖
- 4.2- 靈巖圖
- 4.3- 闕里形勝總圖
- 4.4- 孔林圖
- 4.5- 瑯琊山圖
- 4.6- 大崑崙山圖
- 4.7- 太白樓圖
- 4.8- 劳山圖
- 4.9- 毉巫閭山圖
- 4.10- 十三山圖
- 4.11- 蓬萊山圖
- 4.12- 五臺山圖
- 4.13- 恒山圖
- 4.14- 白登圖
- 4.15- 鴈門關
- 4.16- 單于臺圖
- 4.17- 首陽山圖
- 4.18- 代王城圖
- 4.19- 禹門圖
- 4.20- 砥柱圖
- 4.21- 關中圖
- 4.22- 終南山圖
- 4.23- 驪山圖
- 4.24- 太白山圖
- 4.25- 武功山圖
- 4.26- 輞川圖
- 4.27- 華山圖
- 4.28- 磻溪圖
- 4.29- 崆峒山圖
- 4.30- 仇池山圖
- 4.31- 崑崙山圖
- 4.32- 金牛峽圖
- 4.33- 軒轅臺圖
- 3.9- 卷之九
- 4.1- 兩河總圖 嵩岳圖
- 4.2- 蘓門山圖
- 4.3- 銅雀䑓圖
- 4.4- 太行山圖
- 4.5- 王屋山圖
- 4.6- 七賢堂圖
- 4.7- 黃華山圖
- 4.8- 兩越總圖
- 4.9- 西湖圖
- 4.10- 錢塘圖
- 4.11- 大滌山圖
- 4.12- 天目山圖
- 4.13- 釣䑓圖
- 4.14- 金華山圖
- 4.15- 爛柯山圖
- 4.16- 三衢山圖
- 4.17- 仙都山圖
- 4.18- 石門圖
- 4.19- 會稽圖 禹穴圖
- 4.20- 東山圖
- 4.21- 雪竇圖
- 4.22- 招寳山圖
- 4.23- 補陀山圖
- 4.24- 台中總圖
- 4.25- 天台圖
- 4.26- 鴈宕圖
- 4.27- 南鴈蕩圖
- 4.28- 江心寺圖
- 4.29- 烟雨樓圖
- 3.10- 卷之十
- 4.1- 楚江圖
- 4.2- 滕王閣圖
- 4.3- 西山圖
- 4.4- 仙巖圖
- 4.5- 龍虎山圖
- 4.6- 匡廬山圖
- 4.7- 彭蠡湖圖
- 4.8- 馬當山圖
- 4.9- 麻姑山圖
- 4.10- 靈谷山圖
- 4.11- 閤皂山圖
- 4.12- 玉笥山圖
- 4.13- 玉山圖
- 4.14- 蟠龍山圖
- 4.15- 金精山圖
- 4.16- 大庾嶺圖
- 4.17- 黃鶴樓圖
- 4.18- 赤壁山圖
- 4.19- 大别山圖
- 4.20- 仙女洞圖
- 4.21- 峴山圖
- 4.22- 鹿門山圖
- 4.23- 武當山圖
- 4.24- 大洪山圖
- 4.25- 赤鼻圖
- 4.26- 雪堂圖
- 4.27- 竹樓圖
- 4.28- 龍山圖
- 4.29- 洞庭君山圖
- 4.30- 岳陽樓圖
- 4.31- 十房洞圖
- 4.32- 雲山圖
- 4.33- 石鼓山圖
- 4.34- 衡岳圖
- 4.35- 桃源洞圖
- 4.36- 二酉山圖
- 4.37- 九疑山圖
- 4.38- 澹山巖圖
- 3.11- 卷之十一
- 4.1- 蜀都圖
- 4.2- 棧道圖
- 4.3- 靑城山圖
- 4.4- 雲臺山圖
- 4.5- 平蓋山圖
- 4.6- 三峽圖
- 4.7- 峩眉山圖
- 4.8- 安樂山圖
- 4.9- 瓦屋山圖
- 4.10- 卭徠山圖
- 4.11- 岷山圖
- 4.12- 方廣岩圖
- 4.13- 泉山圖
- 4.14- 九日山圖
- 4.15- 岐山圖
- 4.16- 栟櫚山圖
- 4.17- 劍津圖
- 4.18- 壺公山圖
- 4.19- 九鯉湖圖
- 4.20- 蓮峰山圖
- 4.21- 武夷山圖
- 4.22- 七臺山圖
- 4.23- 霍童山圖
- 3.12- 卷之十二
- 4.1- 羅浮山圖
- 4.2- 南海神祠圖
- 4.3- 海珠寺圖
- 4.4- 粵王臺圖
- 4.5- 玅高臺圖
- 4.6- 韶石山圖
- 4.7- 觀音岩圖
- 4.8- 白鶴峰圖
- 4.9- 東山圖
- 4.10- 七星巖圖
- 4.11- 桂林圖
- 4.12- 真仙巖圖
- 4.13- 都嶠山圖
- 4.14- 勾漏山圖
- 4.15- 白石山圖
- 4.16- 昆明池圖
- 4.17- 點蒼山圖
- 4.18- 雞足山圖
- 4.19- 九鼎山圖
- 4.20- 方丈山圖
- 4.21- 雪山圖
- 4.22- 養龍坑圖
- 4.23- 三一溪圖
- 3.13- 卷之十三
- 4.1- 東夷 朝鮮日本諸國
- 5.1- 朝鮮國圖
- 5.2- 日本國圖
- 4.2- 西夷 吐蕃諸國
- 4.3- 南夷 安南諸國
- 4.4- 北夷 韃靼諸國
- 4.5- 東南夷 琉球諸國
- 4.6- 西南夷 緬甸古城諸國
- 4.7- 東北夷 女直諸國
- 4.8- 西北夷 哈密諸國
- 3.14- 卷之十四
- 4.1- 帝嚳九州之圖
- 4.2- 堯制五服圖
- 4.3- 虞舜十有二州圖
- 4.4- 禹弼五服圖
- 4.5- 禹貢總圖
- 4.6- 禹迹圖
- 4.7- 冀州疆界圖
- 4.8- 冀州貢賦之道圖
- 4.9- 兗州疆界圖
- 4.10- 兗州貢賦之道圖
- 4.11- 靑州疆界圖
- 4.12- 靑州貢賦之道圖
- 4.13- 徐州疆界圖
- 4.14- 徐州貢賦之道圖
- 4.15- 揚州疆界圖
- 4.16- 揚州貢賦之道圖
- 4.17- 荊州疆界圖
- 4.18- 荊州貢賦之道圖
- 4.19- 豫州疆界圖
- 4.20- 豫州貢賦之道圖
- 4.21- 梁州疆界圖
- 4.22- 梁州貢賦之道圖
- 4.23- 雍州疆界圖
- 4.24- 雍州貢賦之道圖
- 4.25- 濬畎澮距川圖
- 4.26- 任土作貢圖
- 4.27- 注海注江圖
- 4.28- 夏貢五十畝圖
- 4.29- 貢法溝洫之圖
- 4.30- 貢法洫澮之圖
- 4.31- 商九有圖
- 4.32- 商遷都之圖
- 4.33- 殷田廬舍之圖
- 4.34- 殷助七十畝圖
- 4.35- 公劉相隂陽圖
- 4.36- 召誥土中圖
- 4.37- 周職方圖
- 4.38- 王制開方圖
- 4.39- 天子國中之圖
- 4.40- 王畿千里郊野圖
- 4.41- 王畿千里圖
- 4.42- 王國經緯凃軌圖
- 4.43- 王畿六鄉六遂圖
- 4.44- 六鄉圖
- 4.45- 六遂圖
- 4.46- 邦國畿服圖
- 4.47- 大國百里郊野圖
- 4.48- 次國七十里郊野圖
- 4.49- 小國五十里郊野圖
- 4.50- 大國三鄉三遂圖
- 4.51- 次國二鄉二遂圖
- 4.52- 小國一鄉一遂圖
- 4.53- 鄉遂軍圖
- 4.54- 爾雅郊外五界之圖
- 4.55- 井邑丘甸總圖
- 4.56- 井邑丘甸都鄙圖
- 4.57- 一成之圖
- 4.58- 邦國一同之圖
- 4.59- 九夫為井之圖
- 4.60- 井田溝洫之圖
- 3.15- 卷之十五
- 4.1- 周徹百畆之圖
- 4.2- 周田廬舍之圖
- 4.3- 一畆三畎之圖
- 4.4- 百畆十阡之圖
- 4.5- 祿田圭田圖
- 4.6- 正夫餘夫田圖
- 4.7- 任地之法圖
- 4.8- 征稅之法圖
- 4.9- 春秋列國之圖
- 4.10- 十五國風地理之圖
- 4.11- 七國壤地圖
- 4.12- 秦郡縣天下圖
- 4.13- 劉項中分圖
- 4.14- 西漢郡國圖
- 4.15- 漢異姓八王圖
- 4.16- 漢吳楚七國圖
- 4.17- 東漢郡國之圖
- 4.18- 三國鼎峙圖
- 4.19- 西晉郡國圖
- 4.20- 東晋中興江左圖
- 4.21- 劉宋南國圖
- 4.22- 蕭齊南國之圖
- 4.23- 蕭梁南國之圖
- 4.24- 南陳南國之圖
- 4.25- 元魏北國之圖
- 4.26- 高齊北國圖
- 4.27- 後周北國圖
- 4.28- 隋氏有國圖
- 4.29- 唐十道圖
- 4.30- 唐十五採訪使圖
- 4.31- 唐郡名圖
- 4.32- 李唐藩鎮疆界圖
- 4.33- 唐一行山河兩戒圖
- 3.16- 卷之十六
- 4.1- 朱梁及十國圖
- 4.2- 後唐及五國圖
- 4.3- 石晉及七國圖
- 4.4- 劉漢及六國圖
- 4.5- 郭周及七國圖
- 4.6- 宋祖肇造之圖
- 4.7- 宋朝太宗綂一之圖
- 4.8- 宋朝元豐九域圖
- 4.9- 宋朝化外州郡圖
- 4.10- 天象分野圖
- 4.11- 歷代帝都之圖等
- 4.12- 水閘圖
- 4.13- 陂塘圖
- 4.14- 水塘圖
- 4.15- 浚渠圖
- 4.16- 隂溝圖
- 4.17- 區田圖
- 4.18- 圃田圖
- 4.19- 圍田圖
- 4.20- 架田圖
- 4.21- 櫃田圖
- 4.22- 塗田圖
- 4.23- 梯田圖
- 4.24- 沙田圖
- 4.25- 井圖
- 4.26- 漚池圖
- 4.27- 方田諸圖
- 5.1- 方田直田圖
- 5.2- 梯田勾股田圖
- 5.3- 眉田圓田圖
- 5.4- 牛角田環田圖
- 5.5- 四不等田林角田圖
- 5.6- 梭田鼠矢田圖
- 5.7- 弧田三廣田圖
- 5.8- 圭田蛇田圖
- 5.9- 今田古田圖
- 4.28- 堪輿諸圖
- 5.1- 五星地形圖
- 5.2- 九星地形圖
- 5.3- 九曜地形圖
- 5.4- 九變地形圖
- 5.5- 龍穴砂水圖
- 4.29- 中國三大幹圖
- 1.3- 第三函
- 2.1-人物
- 3.1- 卷之一
- 4.1- 歷代帝王傳授緫圖
- 4.2- 盤古氏圖等
- 4.3- 五帝世系之圖
- 4.4- 三王世系圖
- 4.5- 春秋同姓列國世系圖
- 4.6- 春秋異姓諸侯世系圖
- 4.7- 戰國諸矦世系圖
- 4.8- 秦世系圖
- 4.9- 項王圖
- 3.2- 卷之二
- 4.1- 西漢世系圖 東漢世系圖
- 4.2- 蜀世系圖等
- 4.3- 西晋世系圖 東𣈆世系圖
- 4.4- 南北朝瓜分總圖等
- 4.5- 隋世系圖
- 4.6- 唐朝世系之圖
- 3.3- 卷之三
- 4.1- 後五代敵國之圖
- 4.2- 宋朝世系之圖
- 4.3- 遼世系圖
- 4.4- 金世系圖
- 4.5- 元世系圖
- 4.6- 皇明帝系圖
- 3.4- 卷之四
- 4.1- 倉頡像
- 4.2- 臯陶像
- 4.3- 后稷像
- 4.4- 司徒契像
- 4.5- 伊尹像
- 4.6- 傅說像
- 4.7- 泰伯像
- 4.8- 伯夷像
- 4.9- 周公像
- 4.10- 召公像
- 4.11- 太公像
- 4.12- 五帝三王名臣
- 4.13- 先聖世系家譜
- 4.14- 顏子像
- 4.15- 曾子像
- 4.16- 子思像
- 4.17- 孟子像
- 4.18- 子游像
- 4.19- 管夷吾像
- 4.20- 鄭子産像
- 4.21- 延陵季子像
- 4.22- 莊子像
- 4.23- 伍子胥像
- 4.24- 楚屈原像
- 4.25- 春秋列國名臣
- 4.26- 蕭何像
- 4.27- 張良像
- 4.28- 曹叅像
- 4.29- 韓信像
- 4.30- 董仲舒像
- 4.31- 司馬遷像
- 4.32- 霍光像
- 4.33- 楊雄像
- 4.34- 西漢名臣
- 3.5- 卷之五
- 4.1- 鄧禹像
- 4.2- 寇恂像
- 4.3- 馬援像
- 4.4- 耿弇像
- 4.5- 楊震像
- 4.6- 李膺像
- 4.7- 嚴光像
- 4.8- 徐稺像
- 4.9- 郭泰像
- 4.10- 范滂像
- 4.11- 班超像
- 4.12- 蔡伯喈像
- 4.13- 東漢名臣
- 4.14- 諸葛亮像
- 4.15- 關羽像
- 4.16- 鍾繇像
- 4.17- 司馬懿像
- 4.18- 周瑜像
- 4.19- 王導像
- 4.20- 謝安像
- 4.21- 王羲之像
- 4.22- 陶淵明像
- 4.23- 謝靈運像
- 4.24- 檀道濟像
- 4.25- 程靈洗像
- 4.26- 王通像
- 4.27- 韓擒虎像
- 4.28- 三國兩晉六朝名臣
- 3.6- 卷之六
- 4.1- 房玄齡像
- 4.2- 杜如晦像
- 4.3- 李靖像
- 4.4- 尉遲敬德像
- 4.5- 長孫無忌像
- 4.6- 虞世南像
- 4.7- 褚遂良像
- 4.8- 于志寧像
- 4.9- 顏師古像
- 4.10- 蘇一像
- 4.11- 薛收像
- 4.12- 褚亮像
- 4.13- 姚思廉像
- 4.14- 陸元朗像
- 4.15- 李守素像
- 4.16- 孔穎逹像
- 4.17- 葢文逹像
- 4.18- 李玄道像
- 4.19- 劉孝孫像
- 4.20- 蔡允恭像
- 4.21- 蘇朂像
- 4.22- 許敬宗像
- 4.23- 魏徵像
- 4.24- 李綱像
- 4.25- 李德裕像
- 4.26- 李勣像
- 4.27- 狄仁傑像
- 4.28- 姚崇像
- 4.29- 宋璟像
- 4.30- 元德秀像
- 4.31- 張九齡像
- 4.32- 郭子儀像
- 4.33- 李光弼像
- 4.34- 顏真卿像
- 4.35- 張廵像
- 4.36- 賀知章像
- 4.37- 杜甫像
- 4.38- 李白像
- 4.39- 陸贄像
- 4.40- 李晟像
- 4.41- 裴度像
- 4.42- 韓愈像
- 4.43- 柳宗元像
- 4.44- 孟郊像
- 4.45- 賈島像
- 4.46- 白居易像
- 4.47- 唐名臣
- 4.48- 後五代名臣
- 3.7- 卷之七
- 4.1- 趙普像
- 4.2- 曹彬像
- 4.3- 竇儀像
- 4.4- 吕蒙正像
- 4.5- 富弼像
- 4.6- 文彥博像
- 4.7- 李沆像
- 4.8- 張詠像
- 4.9- 真西山像
- 4.10- 劉雲莊像
- 4.11- 蔡元定像
- 4.12- 蔡沉像
- 4.13- 黃榦像
- 4.14- 陳亮像
- 4.15- 陸九淵像
- 4.16- 吕祖謙像
- 4.17- 張栻像
- 4.18- 朱熹像
- 4.19- 岳飛像
- 4.20- 朱松像
- 4.21- 李綱像
- 4.22- 楊時像
- 4.23- 米芾像
- 4.24- 黃庭堅像
- 4.25- 蘇軾像
- 4.26- 司馬光像
- 4.27- 張載像
- 4.28- 高瓊像
- 4.29- 邵雍像
- 4.30- 程頥像
- 4.31- 程顥像
- 4.32- 周惇頥像
- 4.33- 歐陽脩像
- 4.34- 包拯像
- 4.35- 范仲淹像
- 4.36- 胡瑗像
- 4.37- 徐積像
- 4.38- 謝枋得像
- 4.39- 文天祥像
- 4.40- 宋朝名臣
- 3.8- 卷之八上
- 4.1- 耶律楚材像
- 4.2- 伯顏像
- 4.3- 劉秉忠像
- 4.4- 許謙像
- 4.5- 姚樞像
- 4.6- 程文海像
- 4.7- 廉希憲像
- 4.8- 吳澄像
- 4.9- 趙孟頫像
- 4.10- 虞集像
- 4.11- 元名臣
- 4.12- 徐逹像
- 4.13- 常遇春像
- 4.14- 李文忠像
- 4.15- 鄧愈像
- 4.16- 湯和像
- 4.17- 沐英像
- 4.18- 胡大海像
- 4.19- 徐輝祖像
- 4.20- 劉基像
- 4.21- 宋濂像
- 4.22- 陶安像
- 4.23- 章溢像
- 4.24- 全思誠像
- 4.25- 王禕像
- 4.26- 宋訥像
- 4.27- 朱善像
- 4.28- 方孝孺像
- 4.29- 陳瑄像
- 4.30- 蹇義像
- 4.31- 夏原吉像
- 4.32- 黃福像
- 4.33- 張輔像
- 4.34- 胡儼像
- 4.35- 顧佐像
- 4.36- 楊寓像
- 4.37- 楊榮像
- 4.38- 楊溥像
- 4.39- 周忱像
- 4.40- 李懋像
- 4.41- 劉球像
- 4.42- 陳敬宗像
- 4.43- 吳訥像
- 4.44- 山雲像
- 4.45- 王直像
- 4.46- 魯穆像
- 4.47- 楊洪像
- 4.48- 劉實像
- 4.49- 軒輗像
- 4.50- 年冨像
- 4.51- 魏驥像
- 3.9- 卷之八下
- 4.1- 耿九疇像
- 4.2- 王翺像
- 4.3- 李賢像
- 4.4- 劉定之像
- 4.5- 于謙像
- 4.6- 薛文淸像
- 4.7- 戴珊像
- 4.8- 王竑像
- 4.9- 馬文升像
- 4.10- 劉大夏像
- 4.11- 劉徤像
- 4.12- 鍾同像
- 4.13- 葉盛像
- 4.14- 林鶚像
- 4.15- 陳選像
- 4.16- 羅倫像
- 4.17- 楊守陳像
- 4.18- 楊繼宗像
- 4.19- 吳與弼像
- 4.20- 李東陽像
- 4.21- 楊廷和像
- 4.22- 許進像
- 4.23- 吳寬像
- 4.24- 王華像
- 4.25- 費宏像
- 4.26- 王守仁像
- 4.27- 文衡山像
- 4.28- 徐文貞像
- 4.29- 海瑞像
- 4.30- 道綂總圖
- 4.31- 傳經圖說
- 3.10- 卷之九
- 4.1- 釋迦宗𣲖授受圖畧
- 4.2- 釋迦牟尼佛圖
- 4.3- 三十三祖圖
- 5.1- 一祖摩訶迦葉尊者
- 5.2- 二祖阿難尊者
- 5.3-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 5.4- 四祖優波毱多尊者
- 5.5- 五祖提多迦尊者
- 5.6- 六祖彌遮迦尊者
- 5.7- 七祖婆須密尊者
- 5.8- 八祖佛陀難提尊者
- 5.9- 九祖伏馱蜜多尊者
- 5.10- 十祖脇尊者
- 5.11-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 5.12- 十二祖馬鳴大士
- 5.13- 十三祖迦毘羅大士
- 5.14- 十四祖龍樹大士
- 5.15- 十五祖迦那提婆大士
- 5.16- 十六祖羅候羅多大士
- 5.17- 十七祖僧迦難提大士
- 5.18- 十八祖伽那舍多大士
- 5.19- 十九祖鳩摩羅多大士
- 5.20- 二十祖闍夜多大士
- 5.21- 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大士
- 5.22- 二十二祖摩那羅大士
- 5.23- 二十三祖鶴勒那大士
- 5.24- 二十四祖師子尊者
- 5.25-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 5.26- 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
- 5.27-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 5.28- 二十八祖菩提逹磨尊者
- 5.29- 二十九祖慧可尊者
- 5.30- 三十祖僧粲尊者
- 5.31- 三十一祖道信尊者
- 5.32- 三十二祖弘忍尊者
- 5.33- 三十二祖慧能尊者
- 4.4- 布袋和尚圖
- 4.5- 十八羅漢尊者圖
- 5.1- 第一羅漢尊者
- 5.2- 第二羅漢尊者
- 5.3- 第三羅漢尊者
- 5.4- 第四羅漢尊者
- 5.5- 第五羅漢尊者
- 5.6- 第六羅漢尊者
- 5.7- 第七羅漢尊者
- 5.8- 第八羅漢尊者
- 5.9- 第九羅漢尊者
- 5.10- 第十羅漢尊者
- 5.11- 第十一羅漢尊者
- 5.12- 第十二羅漢尊者
- 5.13- 第十三羅漢尊者
- 5.14- 第十四羅漢尊者
- 5.15- 第十五羅漢尊者
- 5.16- 第十六羅漢尊者
- 5.17- 第十七羅漢尊者
- 5.18- 第十八羅漢尊者
- 2.2- 卷之十
- 3.1- 觀音圖
- 3.2- 真武圖
- 3.3- 梓潼圖
- 3.4- 魁星圖
- 3.5- 六丁六甲直日神將圖
- 3.6- 蠶神圖
- 3.7- 老子圖
- 3.8- 東王公圖
- 3.9- 西王母圖
- 3.10- 赤松子圖
- 3.11- 廣成子圖
- 3.12- 彭祖圖
- 3.13- 靑烏公圖
- 3.14- 鐵拐圖
- 3.15- 王子喬圖
- 3.16- 尹喜圖
- 3.17- 李八百圖
- 3.18- 丁令威圖
- 3.19- 鬼谷子圖
- 3.20- 劉越圖
- 3.21- 太山老父圖
- 3.22- 白石生圖
- 3.23- 安期生圖
- 3.24- 東方朔圖
- 3.25- 鍾離權圖
- 3.26- 馬成子圖
- 3.27- 黃安圖
- 3.28- 劉玄英圖
- 3.29- 浮丘伯圖
- 3.30- 劉晨圖
- 3.31- 魏伯陽圖
- 2.3- 卷之十一
- 3.1- 張道陵
- 3.2- 蕭史
- 3.3- 梅福
- 3.4- 黃初平
- 3.5- 費長房
- 3.6- 藍采和
- 3.7- 麻衣子
- 3.8- 麻姑仙人
- 3.9- 吕洞賔
- 3.10- 孫登
- 3.11- 左慈
- 3.12- 韓湘子
- 3.13- 曹國舅
- 3.14- 許遜
- 3.15- 葛孝先
- 3.16- 何仙姑
- 3.17- 張果老
- 3.18- 黃野人
- 3.19- 司馬承禎
- 3.20- 王質
- 3.21- 陶弘景
- 3.22- 裴航
- 3.23- 孫思邈
- 3.24- 譚峭
- 3.25- 許宣平
- 3.26- 張志和
- 3.27- 軒轅集
- 3.28- 陳摶
- 3.29- 雷隠翁
- 3.30- 馬自然
- 3.31- 張栢端
- 3.32- 李鼻涕
- 3.33- 爾朱洞
- 3.34- 葛長庚
- 3.35- 陳楠
- 3.36- 莫月鼎
- 3.37- 馬鈺
- 3.38- 張三丰
- 2.4- 卷之十二
- 3.1- 高麗國
- 3.2- 女真國
- 3.3- 暹羅國
- 3.4- 匈奴
- 3.5- 占城國
- 3.6- 盤瓠
- 3.7- 交趾國
- 3.8- 老撾國
- 3.9- 賔童龍國
- 3.10- 真臘國
- 3.11- 爪哇國
- 3.12- 三佛齊國
- 3.13- 佛囉安國
- 3.14- 囬鶻
- 3.15- 于闐
- 3.16- 大食勿㧞國
- 3.17- 大食弼琶羅國
- 3.18- 天竺國
- 3.19- 沙弼茶國
- 3.20- 木蘭皮國
- 3.21- 烏衣國
- 3.22- 女人國
- 3.23- 大闍婆國
- 3.24- 麻離㧞國
- 3.25- 狗國
- 3.26- 孝臆國
- 3.27- 東印度國
- 3.28- 大食國
- 3.29- 訶陵國
- 3.30- 默伽國
- 3.31- 晏陀蠻國
- 3.32- 勿斯里國
- 3.33- 大食勿斯離
- 3.34- 南尼華羅國
- 3.35- 焉耆國
- 2.5- 卷之十三
- 3.1- 大琉球國
- 3.2- 小琉球國
- 3.3- 日本國
- 3.4- 君子國
- 3.5- 扶桑國
- 3.6- 黑契丹
- 3.7- 巴赤舌
- 3.8- 包石
- 3.9- 阿思
- 3.10- 吾凉愛逹
- 3.11- 無連蒙古
- 3.12- 土麻
- 3.13- 女暮樂
- 3.14- 阿里車盧
- 3.15- 虼魯國
- 3.16- 深烈大
- 3.17- 擺里
- 3.18- 大羅國
- 3.19- 采牙金彪
- 3.20- 後眼國
- 3.21- 鐵東
- 3.22- 歇祭
- 3.23- 波利
- 3.24- 骨利國
- 3.25- 乞黑奚
- 3.26- 木思奚德
- 3.27- 方連魯蠻
- 3.28- 訛魯
- 3.29- 昏吾散僧
- 3.30- 黑蒙國
- 3.31- 三伏馱國
- 3.32- 獠
- 3.33- 木直夷
- 3.34- 西洋國
- 3.35- 鳥伏部國
- 3.36- 道明國
- 3.37- 近佛國
- 3.38- 文身國
- 3.39- 義渠國
- 3.40- 乾陀國
- 3.41- 蘇部識匿國
- 3.42- 龜茲國
- 3.43- 烏孫國
- 3.44- 新千里國
- 3.45- 正瑞國
- 3.46- 擔波國
- 3.47- 撒馬兒罕
- 3.48- 丁靈國
- 3.49- 悄國
- 3.50- 入不國
- 3.51- 猴猻國
- 3.52- 氐人國
- 3.53- 鳩尼羅國
- 3.54- 西南夷
- 3.55- 西畨國
- 3.56- 可只國
- 3.57- 蜒三蠻
- 3.58- 哈蜜國
- 3.59- 馬羅國
- 3.60- 印都丹
- 3.61- 野人國
- 3.62- 一臂國
- 3.63- 退波
- 3.64- 黑暗國
- 3.65- 七畨
- 3.66- 麻阿塔
- 3.67- 日蒙國
- 3.68- 一目國
- 3.69- 大漢國
- 3.70- 婆登國
- 2.6- 卷之十四
- 3.1- 的剌普剌國
- 3.2- 吐蕃
- 3.3- 注輦國
- 3.4- 不剌國
- 3.5- 娑羅國
- 3.6- 三首國
- 3.7- 三身國
- 3.8- 長人國
- 3.9- 蒲甘國
- 3.10- 斯伽里野國
- 3.11- 莆家龍
- 3.12- 羽民國
- 3.13- 崑崙層期國
- 3.14- 都播國
- 3.15- 小人國
- 3.16- 聶耳國
- 3.17- 無腹國
- 3.18- 交脛國
- 3.19- 長脚國
- 3.20- 長臂人
- 3.21- 回回國
- 3.22- 巢魯果訛
- 3.23- 穿胸國
- 3.24- 結賔郎國
- 3.25- 沙蕐公國
- 3.26- 阿薩部
- 3.27- 阿黑驕
- 3.28- 長毛國
- 3.29- 大秦國
- 3.30- 繳濮國
- 3.31- 白逹國
- 3.32- 單馬令
- 3.33- 柔利國
- 3.34- 㓕吉里
- 3.35- 默伽臘國
- 3.36- 紅夷國
- 3.37- 吉慈厄國
- 3.38- 頓遜國
- 3.39- 訶條國
- 3.40- 奇肱國
- 3.41- 故臨國
- 3.42- 隴木節
- 3.43- 登流眉國
- 3.44- 三蠻國
- 3.45- 無䏿國
- 3.46- 不死國
- 3.47- 懸渡國
- 3.48- 烏萇國
- 3.49- 波厮國
- 3.50- 撥枚力國
- 3.51- 昆吾國
- 3.52- 婆羅遮國
- 3.53- 五溪蠻國
- 3.54- 眉路骨國
- 3.55- 藏國
- 3.56- 麻嘉國
- 3.57- 登山之神
- 3.58- 鍾山之神
- 3.59- 天吳
- 3.60- 神陸
- 3.61- 金神
- 3.62- 燭陰
- 3.63- 鵲山之神
- 3.64- 𥛝泰
- 3.65- 相柳氏
- 3.66- 奢北
- 3.67- 帝江
- 3.68- 強良
- 3.69- 黑人
- 3.70- 驕蟲
- 1.4- 第四函
- 2.1-時令
- 3.1- 卷之一
- 4.1- 天地始終消息圖
- 4.2- 曆象授時圖
- 4.3- 虞書日永日短之圖
- 4.4- 閏月成歲為章之圖
- 4.5- 章歲積閏餘分圖
- 4.6- 日出日沒永短之圖
- 4.7- 月生月盡盈虧之圖
- 4.8- 月令主屬大全圖
- 4.9- 氣候圖
- 4.10- 授時圖
- 4.11- 豳公七月風化之圖
- 4.12- 爾雅歲陽歲名之圖
- 4.13- 爾雅月陽月名之圖
- 4.14- 氣候循環圖
- 4.15- 律管淺深氣候圖
- 4.16- 律呂損益相生圖
- 4.17- 春悉備圖
- 4.18- 夏悉備圖
- 4.19- 秋悉備圖
- 4.20- 冬悉備圖
- 4.21- 隂陽變合消長圖
- 4.22- 河圖生十天干之圖
- 4.23- 洛書生十二地支圖
- 4.24- 六十年紀運圖
- 4.25- 五運六氣樞要之圖
- 4.26- 五運六氣經天之圖
- 4.27- 巳亥等年六氣圖
- 4.28- 太乙所居九宮圖
- 3.2- 卷之二
- 4.1- 甲子年神方位之圖
- 4.2- 乙丑年神方位之圖
- 4.3- 丙寅年神方位之圖
- 4.4- 丁卯年神方位之圖
- 4.5- 戊辰年神方位之圖
- 4.6- 己巳年神方位之圖
- 4.7- 庚午年神方位之圖
- 4.8- 辛未年神方位之圖
- 4.9- 壬申年神方位之圖
- 4.10- 癸酉年神方位之圖
- 4.11- 甲戌年神方位之圖
- 4.12- 乙亥年神方位之圖
- 4.13- 丙子年神方位之圖
- 4.14- 丁丑年神方位之圖
- 4.15- 戊寅年神方位之圖
- 4.16- 己卯年神方位之圖
- 4.17- 庚辰年神方位之圖
- 4.18- 辛巳年神方位之圖
- 4.19- 壬午年神方位之圖
- 4.20- 癸未年神方位之圖
- 4.21- 甲申年神方位之圖
- 4.22- 乙酉年神方位之圖
- 4.23- 丙戌年神方位之圖
- 4.24- 丁亥年神方位之圖
- 4.25- 戊子年神方位之圖
- 4.26- 己丑年神方位之圖
- 4.27- 庚寅年神方位之圖
- 4.28- 辛卯年神方位之圖
- 4.29- 壬辰年神方位之圖
- 4.30- 癸巳年神方位之圖
- 4.31- 甲午年神方位之圖
- 4.32- 乙未年神方位之圖
- 4.33- 丙申年神方位之圖
- 4.34- 丁酉年神方位之圖
- 4.35- 戊戌年神方位之圖
- 4.36- 己亥年神方位之圖
- 4.37- 庚子年神方位之圖
- 4.38- 辛丑年神方位之圖
- 4.39- 壬寅年神方位之圖
- 4.40- 癸卯年神方位之圖
- 4.41- 甲辰年神方位之圖
- 4.42- 乙巳年神方位之圖
- 4.43- 丙午年神方位之圖
- 4.44- 丁未年神方位之圖
- 4.45- 戊申年神方位之圖
- 4.46- 己酉年神方位之圖
- 4.47- 庚戌年神方位之圖
- 4.48- 辛亥年神方位之圖
- 4.49- 壬子年神方位之圖
- 4.50- 癸丑年神方位之圖
- 4.51- 甲寅年神方位之圖
- 4.52- 乙卯年神方位之圖
- 4.53- 丙辰年神方位之圖
- 4.54- 丁巳年神方位之圖
- 4.55- 戊午年神方位之圖
- 4.56- 己未年神方位之圖
- 4.57- 庚申年神方位之圖
- 4.58- 辛酉年神方位之圖
- 4.59- 壬戌年神方位之圖
- 4.60- 癸亥年神方位之圖
- 4.61- 年位星辰吉㐫註
- 4.62- 起年白□歌
- 4.63- 起月白□歌
- 4.64- 三元年方紫白定局
- 4.65- 紫白發用
- 4.66- 三元月白紫方定局
- 3.3- 卷之三
- 4.1- 十二月方位之圖
- 5.1- 正月方位之圖
- 5.2- 二月方位之圖
- 5.3- 三月方位之圖
- 5.4- 四月方位之圖
- 5.5- 五月方位之圖
- 5.6- 六月方位之圖
- 5.7- 七月方位之圖
- 5.8- 八月方位之圖
- 5.9- 九月方位之圖
- 5.10- 十月方位之圖
- 5.11- 十一月方位之圖
- 5.12- 十二月方位之圖
- 5.13- 月圖吉凶註
- 5.14- 月三煞
- 4.2- 天運星煞直日之圖
- 5.1- 正月
- 5.2- 二月
- 5.3- 三月
- 5.4- 四月
- 5.5- 五月
- 5.6- 六月
- 5.7- 七月
- 5.8- 八月
- 5.9- 九月
- 5.10- 十月
- 5.11- 十一月
- 5.12- 十二月
- 3.4- 卷之四
- 4.1- 天運星煞值日之圖
- 4.2- 天運星煞值時傍圖
- 4.3- 六甲孤虗旺相之圖
- 4.4- 六甲孤虛旺相圖
- 4.5- 嫁娶周堂圖
- 4.6- 納壻周堂圖
- 4.7- 移床周堂圖
- 4.8- 行嫁白虎圖
- 4.9- 分居周堂圖
- 4.10- 壽木周堂圖
- 4.11- 𦵏日周堂圖
- 4.12- 除靈周堂圖
- 4.13- 天遷圖
- 4.14- 喜神方位圖
- 4.15- 鶴神方位圖
- 4.16- 九星吉凶圖
- 1.5- 第五函
- 2.1-宮室
- 3.1- 卷之一
- 4.1- 黃帝合宮圖
- 4.2- 始皇前殿圖
- 4.3- 阿閣圖
- 4.4- 軒轅䑓
- 4.5- 靈䑓圖
- 4.6- 軒轅明堂圖
- 4.7- 周明堂圖
- 4.8- 元始觀圖
- 4.9- 樓
- 4.10- 闕
- 4.11- 亭
- 4.12- 舘
- 4.13- 庭
- 4.14- 五畆宅圖
- 4.15- 齋
- 4.16- 墻
- 4.17- 廨
- 4.18- 邸驛
- 4.19- 閭里圖
- 4.20- 𨵿塞
- 4.21- 市井圖
- 4.22- 廊
- 4.23- 軒轅廟
- 4.24- 學
- 4.25- 坊
- 4.26- 房
- 4.27- 暴室
- 4.28- 閨
- 4.29- 行馬
- 4.30- 厨
- 4.31- 竈
- 4.32- 欄
- 3.2- 卷之二
- 4.1- 朝位寢廟社稷圖
- 4.2- 燕朝圖
- 4.3- 治朝圖
- 4.4- 外朝圖
- 4.5- 臯門應門圖
- 4.6- 天子七廟之圖
- 4.7- 周九廟圖
- 4.8- 天子五學圖
- 4.9- 天子辟雍圖
- 4.10- 諸侯泮宫圖
- 4.11- 國都之圖
- 4.12- 蠶室繭舘圖
- 4.13- 田廬
- 4.14- 守舍
- 4.15- 牛室
- 4.16- 倉 廩 庫
- 4.17- 庾
- 4.18- 囷
- 4.19- 京
- 4.20- 窖
- 4.21- 竇
- 4.22- 廐
- 4.23- 圈
- 4.24- 厠
- 4.25- 鋪首
- 4.26- 石磉
- 4.27- 郭 城 弩䑓 敵樓
- 4.28- 橋 浮橋 釣橋
- 3.3- 卷之三
- 4.1- 棖闑之圖
- 4.2- 夫子宮壇圖
- 4.3- 太學圖
- 4.4- 國朝大閱行宮圖
- 4.5- 皇城圖
- 4.6- 南京廟宇寺觀圖
- 4.7- 南京街市橋梁圖
- 4.8- 南京官署圖
- 4.9- 圜丘之圖
- 4.10- 方丘壇圖
- 4.11- 廟制圖
- 4.12- 親王祀仁祖廟圖
- 4.13- 社稷壇圖
- 4.14- 府州縣社稷壇
- 4.15- 民社圖
- 4.16- 朝日壇圖
- 4.17- 夕月壇
- 4.18- 先農壇
- 4.19- 祠堂三間之圖
- 4.20- 祠堂一間之圖
- 4.21- 陽宅九宮圖
- 4.22- 東西四宅圖
- 4.23- 陽宅內形吉凶圖
- 3.4- 卷之四
- 4.1- 陽宅外形吉㐫圖
- 4.2- 東四位宅圖
- 4.3- 西四位宅圖
- 4.4- 國朝房屋等第
- 1.6- 第六函
- 2.1-器用
- 3.1- 卷之一 古噐類1
- 4.1- 鼎
- 4.2- 尊 罍
- 4.3- 舟 𢑱
- 4.4- 卣
- 4.5- 瓶 壺
- 4.6- 爵
- 4.7- 斝 觚 斗 巵 觶 角
- 4.8- 杯
- 4.9- 敦
- 4.10- 簠 簋 豆 鋪
- 4.11- 甗 錠
- 4.12- 鬲 鍑
- 4.13- 盉
- 4.14- 盦 鐎斗 瓿 罌 冰鑑 冰斗
- 4.15- 匜 匜盤 洗 盆 鋗 杅
- 4.16- 鑑
- 4.17- 舞鏡
- 4.18- 獸環盂
- 4.19- 大官銅鍊
- 4.20- 伯盞頮盤
- 4.21- 缶
- 4.22- 弡中
- 4.23- 熏爐
- 4.24- 侈耳區𣙒
- 4.25- 史㓿𠥟
- 4.26- 鬵
- 4.27- 攜瓶
- 4.28- 温壺
- 4.29- 癸舉
- 4.30- 鐙
- 4.31- 琖盤
- 3.2- 卷之二 古噐類2
- 4.1- 椀爼
- 4.2- 嶡爼
- 4.3- 椇
- 4.4- 禁
- 4.5- 瓦甒
- 4.6- 畢
- 4.7- 棜
- 4.8- 鼎幂
- 4.9- 罋
- 4.10- 鉶
- 4.11- 大罍
- 4.12- 瓢齎
- 4.13- 蜃
- 4.14- 罍
- 4.15- 觵
- 4.16- 鬴
- 4.17- 概
- 4.18- 散
- 4.19- 庾
- 4.20- 斝
- 4.21- 敦
- 4.22- 鳥𢑱
- 4.23- 黃𢑱
- 4.24- 蜼𢑱
- 4.25- 雞𢑱
- 4.26- 虎𢑱
- 4.27- 斝𢑱
- 4.28- 量
- 4.29- 犧尊
- 4.30- 象尊
- 4.31- 山尊
- 4.32- 壺尊
- 4.33- 大尊
- 4.34- 著尊
- 4.35- 䟽布巾
- 4.36- 畫布巾
- 4.37- 籔
- 4.38- 案
- 4.39- 甄
- 4.40- 柶
- 4.41- 釜 錡
- 4.42- 登
- 4.43- 鑊
- 4.44- 筐
- 4.45- 篚
- 4.46- 筥
- 4.47- 站
- 4.48- 匏樽
- 4.49- 筲
- 4.50- 籩
- 4.51- 勻
- 4.52- 筵
- 4.53- 几
- 4.54- 著
- 4.55- 缶
- 4.56- 人節
- 4.57- 管節
- 4.58- 虎節
- 4.59- 符節
- 4.60- 龍節
- 4.61- 旌節
- 4.62- 方明
- 4.63- 脩
- 4.64- 圭璧
- 4.65- 璋邸射
- 4.66- 邊璋璜
- 4.67- 中璋
- 4.68- 圭瓉
- 4.69- 大璋瓉
- 4.70- 牙璋中璋
- 4.71- 靑圭
- 4.72- 信圭
- 4.73- 躬圭
- 4.74- 鎮圭
- 4.75- 桓圭
- 4.76- 大圭
- 4.77- 冐圭
- 4.78- 璧羡
- 4.79- 瑑圭璋
- 4.80- 兩圭有邸
- 4.81- 瑑璧琮
- 4.82- 玄璜
- 4.83- 四圭有邸
- 4.84- 倉璧
- 4.85- 黃琮
- 4.86- 琬圭
- 4.87- 琰圭
- 4.88- 大璋
- 4.89- 組琮
- 4.90- 大琮
- 4.91- 糓圭
- 4.92- 赤璋
- 4.93- 白虎
- 4.94- 蒲璧
- 4.95- 天子繅藉
- 4.96- 諸侯繅藉
- 4.97- 蒲糓繅藉
- 4.98- 璊玉璏
- 4.99- 拱璧
- 4.100- 琱玉蟠螭
- 4.101- 水蒼珮
- 4.102- 連環印鈕
- 4.103- 鹿盧
- 4.104- 玉環玦
- 4.105- 玉辟邪
- 4.106- 琥
- 4.107- 琫珌
- 4.108- 書鎮
- 4.109- 琱玉蚩尤環
- 4.110- 蒼玉琀 璊玉充耳 黃玉珈
- 4.111- 璊玉馬黃玉人
- 4.112- 玄玉騘
- 4.113-
- 4.114- 漢䨇螭鈎
- 4.115- 佩刀柄
- 4.116- 刀削首尾餙
- 4.117- 銅虎符制
- 4.118- 博山香爐
- 4.119- 鐓
- 4.120- 漢刀筆
- 4.121- 杖頭
- 4.122- 漢龍提梁
- 4.123- 削
- 4.124- 秦權
- 4.125- 丞相府漏壺
- 4.126- 古制蓮漏圖
- 4.127- 今制蓮漏圖
- 4.128- 規 矩 準 繩
- 4.129- 律 度
- 4.130- 量 𢖍
- 4.131- 尺圖
- 4.132- 升 槩 斗
- 4.133- 斛
- 3.3- 卷之三 樂噐類
- 4.1- 金之屬 鍾等
- 4.2- 石之屬 罄等
- 4.3- 絲之屬 大琴等
- 4.4- 竹之屬 䇾簫等
- 4.5- 瓠之屬 笙等
- 4.6- 土之屬 古缶等
- 4.7- 革之屬 拊等
- 4.8- 木之屬 柷等
- 4.9- 銅鈸 箜篌
- 4.10- 拍板 甄
- 4.11- 羯鼓
- 4.12- 方響 筑
- 4.13- 琵琶 畫角
- 4.14- 箏 𥱧
- 4.15- 點 銅鼓
- 4.16- 銅角 喇叭
- 4.17- 雲鑼 手鼓
- 4.18-
- 4.19- 海螺 腰鼓
- 4.20- 土鼓 梧桐角
- 4.21- 竹銅鼓 木魚
- 3.4- 卷之四 舞噐 射侯 舟類
- 4.1- 舞噐 帗舞等
- 4.2- 射侯 虎侯等
- 5.1- 虎侯
- 5.2- 豹侯
- 5.3- 熊侯
- 5.4- 麋侯
- 5.5- 大侯
- 5.6- 二正侯
- 5.7- 獸侯熊首
- 5.8- 兕中
- 5.9- 皮竪中
- 5.10- 鹿中
- 5.11- 閭中
- 5.12- 獸侯麋首
- 5.13- 摻侯
- 5.14- 豻侯
- 5.15- 獸侯虎豹首
- 5.16- 獸侯鹿豕
- 5.17- 三正侯
- 5.18- 五正侯
- 5.19- 乏
- 5.20- 虎中
- 4.3- 舟類 筏等
- 5.1- 筏圖
- 5.2- 船
- 5.3- 站船
- 5.4- 仙船
- 5.5- 航船
- 5.6- 遊山船
- 5.7- 剗船
- 5.8- 野航
- 5.9- 廣船等
- 5.10- 福船
- 5.11- 草撇船
- 5.12- 海滄船
- 5.13- 開浪船
- 5.14- 艟𦪞船
- 5.15- 蒼山船
- 5.16- 八槳船
- 5.17- 鷹船
- 5.18- 漁船
- 5.19- 網梭船
- 5.20- 兩頭船
- 5.21- 蜈蚣船
- 5.22- 沙船
- 5.23- 船𦩘
- 5.24- 遊艇
- 5.25- 蒙衝
- 5.26- 樓船
- 5.27- 走舸
- 5.28- 闘艦
- 5.29- 海鶻
- 5.30- 蒲筏
- 5.31- 皮船
- 5.32- 木罌
- 5.33- 械筏
- 5.34- 火船
- 3.5- 卷之五 車輿類 漁類
- 4.1- 車輿類
- 5.1- 車制之圖
- 5.2- 車輅托轅
- 5.3- 蹲龍
- 5.4- 承轅
- 5.5- 輈圖
- 5.6- 大輅圖
- 5.7- 周元戎圖
- 5.8- 秦小戎圖
- 5.9- 墨車制圖 重翟制圖
- 5.10- 鳩車圖
- 5.11- 大車圖
- 5.12- 指南車圖
- 5.13- 玉輅等
- 5.14- 刀車
- 5.15- 木女頭
- 5.16- 絞車
- 5.17- 撞車
- 5.18- 風扇車
- 5.19- 拖車
- 5.20- 下澤車
- 5.21- 安車制圖
- 5.22- 籃輿
- 5.23- 肩輿
- 5.24- 大轎
- 5.25- 旂鈴
- 5.26- 馬上諸噐圖
- 4.2- 漁類
- 5.1- 塘網等
- 5.2- 坐䉕等
- 5.3- 釣竿等
- 5.4- 推簏等
- 3.6- 卷之六 兵噐類1
- 4.1- 干
- 4.2- 戈
- 4.3- 古戈
- 4.4- 戚 揚
- 4.5- 酋矛
- 4.6- 夷矛
- 4.7- 殳
- 4.8- 羽 旄 旌
- 4.9- 物 旗 旞 獲旌
- 4.10- 旟
- 4.11- 旐
- 4.12- 𣃼
- 4.13- 旂
- 4.14- 太常
- 4.15- 纛旗
- 4.16- 繡氅 幢 黃麾 絳引旙
- 4.17- 響節 金節 骨朶 鐙杖等
- 4.18- 弓四種 箭七種
- 4.19- 弓箭葫蘆
- 4.20- 弓靫
- 4.21- 弩箭葫蘆
- 4.22- 虎韔
- 4.23- 魚服
- 4.24- 决
- 4.25- 拾
- 4.26- 黑漆弩等
- 4.27- 跳鐙弩 木弩
- 4.28- 䨇弓床弩等
- 4.29- 神臂床子連城
- 4.30- 弩機
- 4.31- 弩箭
- 4.32- 燕尾牌
- 4.33- 挨牌
- 4.34- 步兵旁牌
- 4.35- 騎兵旁牌
- 4.36- 竹立牌 木立牌
- 4.37- 藤牌
- 4.38- 蒺䔧等
- 4.39- 訶䔧棒等
- 4.40- 搗馬突槍等
- 4.41- 屈刀等
- 4.42- 䨇鈎鎗等
- 4.43- 標鎗等
- 3.7- 卷之七 兵噐類2
- 4.1- 砲車
- 4.2- 單梢砲
- 4.3- 䨇梢砲
- 4.4- 五梢砲
- 4.5- 七梢砲
- 4.6- 旋風砲
- 4.7- 虎蹲砲
- 4.8- 柱腹砲等
- 4.9- 威遠砲
- 4.10- 地雷連砲
- 4.11- 合打
- 4.12- 火箭
- 4.13- 神機箭
- 4.14- 飛炬等
- 4.15- 鐵火床等
- 4.16- 引火毬等
- 4.17- 火楼等
- 4.18- 迅雷砲 劍鎗
- 4.19- 銃棍 火鎗
- 4.20- 五雷神機
- 4.21- 三揵神機
- 4.22- 萬勝佛狼機
- 4.23- 鑚架
- 4.24- 地湧神鎗
- 4.25- 撾足殺馬風鐮
- 4.26- 藥囊 藥瓶 彈模
- 4.27- 嚕蜜鳥銃
- 4.28- 大追風鎗
- 3.8- 卷之八 兵噐類3
- 4.1- 銅發貢
- 4.2- 佛狼機
- 4.3- 鳥嘴銃
- 4.4- 銃
- 4.5- 子母炮
- 4.6- 一窩𧊵
- 4.7- 天墜砲 地雷
- 4.8- 大𧊵窠
- 4.9- 火妖
- 4.10- 火藥桶
- 4.11- 火磚
- 4.12- 飛天噴筒
- 4.13- 礟圖
- 4.14- 兩廣藥箭
- 4.15-
- 4.16- 天蓬鏟
- 4.17- 𥱉筅 棍
- 4.18- 望樓
- 4.19- 鈎竿 剉子斧 义竿
- 4.20- 水平 度竿 照板 飛絙
- 4.21- 浮囊
- 4.22- 垂鍾版等
- 4.23- 牐版 暗門
- 4.24- 地澁等
- 4.25- 木檑等
- 4.26- 狼牙拍 飛鈎
- 4.27- 水囊等
- 4.28- 鐵撞木等
- 4.29- 皮簾
- 4.30- 氊簾
- 4.31- 地道
- 4.32- 頭車等
- 4.33- 掛搭緒棚等
- 4.34- 壕橋等
- 4.35- 雲梯
- 4.36- 雜噐二十四
- 3.9- 卷之九 蠶織類
- 4.1- 大紡車
- 4.2- 小紡車
- 4.3- 蟠車
- 4.4- 撚綿軸
- 4.5- 布機
- 4.6- 䋲車
- 4.7- 桑網
- 4.8- 紉車 旋椎
- 4.9- 蠶箔
- 4.10- 䋔車
- 4.11- 蠶槌
- 4.12- 蠶椽
- 4.13- 蠶筐
- 4.14- 蠶槃
- 4.15- 蠶杓
- 4.16- 蠶架
- 4.17- 蠶網
- 4.18- 熱釜
- 4.19- 蠶簇
- 4.20- 繭甕
- 4.21- 繭籠
- 4.22- 繅車
- 4.23- 蠶連
- 4.24- 桑几
- 4.25- 桑梯
- 4.26- 斫斧
- 4.27- 桑鈎
- 4.28- 桑籠
- 4.29- 切刀
- 4.30- 劖刀
- 4.31- 梭
- 4.32- 桑碪
- 4.33- 絡車
- 4.34- 絲籰 桑夾
- 4.35- 經架
- 4.36- 緯
- 4.37- 機
- 4.38- 綿矩
- 4.39- 苧刮刀
- 4.40- 煑絮滑車
- 4.41- 木綿攪車
- 4.42- 木綿彈弓 木綿捲筳
- 4.43- 木綿紡車
- 4.44- 木綿經牀
- 4.45- 木綿線架
- 4.46- 木綿撥車
- 4.47- 績𥳎
- 3.10- 卷之十 農噐類1
- 4.1- 𥫱 篅 𤳯
- 4.2- 糓匣
- 4.3- 籮
- 4.4- 𥰭
- 4.5- 儋
- 4.6- 條箒 掃箒
- 4.7- 籭
- 4.8- 颺籃 䉛
- 4.9- 杵臼
- 4.10- 堈碓
- 4.11- 礱圖
- 4.12- 礱磨 磨
- 4.13- 石輾
- 4.14- 海靑輾
- 4.15- 颺扇
- 4.16- 麥籠
- 4.17- 麥釤
- 4.18- 麥綽
- 4.19- 積苫
- 4.20- 捃刀
- 4.21- 拖杷
- 4.22- 抄竿
- 4.23- 大水柵s
- 4.24- 木筒
- 4.25- 架槽
- 4.26- 桔橰
- 4.27- 轆轤
- 4.28- 勞
- 4.29- 石籠
- 4.30- 水篣
- 4.31- 水排
- 4.32- 水磨
- 4.33- 水礱
- 4.34- 水碾
- 4.35- 水轉連磨
- 4.36- 水輪三事
- 4.37- 水打蘿
- 4.38- 水碓
- 4.39- 槽碓
- 4.40- 水轉大紡車
- 4.41- 翻車
- 4.42- 筒車
- 4.43- 水轉飜車
- 4.44- 牛曳水車
- 4.45- 筒輪
- 4.46- 高轉筒車
- 4.47- 水轉高車
- 4.48- 刮車
- 4.49- 耬車
- 4.50- 砘車
- 4.51- 刈刀
- 4.52- 濬鏵
- 4.53- 田漏
- 4.54- 戽斗
- 3.11- 卷之十一 農噐類2
- 4.1- 蓧
- 4.2- 籃
- 4.3- 砧杵
- 4.4- 斧 鋸
- 4.5- 𨰉
- 4.6- 礪
- 4.7- 種簟
- 4.8- 曬槃
- 4.9- 摜稻簟
- 4.10- 穀盅
- 4.11- 榖杷等
- 4.12- 朳
- 4.13- 平板
- 4.14- 輥軸
- 4.15- 秧彈
- 4.16- 杈
- 4.17- 麥笐
- 4.18- 喬扦
- 4.19- 禾鉤 搭爪
- 4.20- 禾檐
- 4.21- 連耞
- 4.22- 刮板
- 4.23- 篩糓箉
- 4.24- 臂篝
- 4.25- 田盪
- 4.26- 耒耜
- 4.27- 犂
- 4.28- 方耙 人字耙
- 4.29- 耖
- 4.30- 瓦竇
- 4.31- 撻
- 4.32- 櫌
- 4.33- 瓠種
- 4.34- 磟毒
- 4.35- 石礰礋
- 4.36- 耕索
- 4.37- 耕槃 牛軛
- 4.38- 秧馬
- 4.39- 牛衣
- 4.40- 呼鞭
- 4.41- 钁
- 4.42- 𢆍
- 4.43- 碓
- 4.44- 𨦟
- 4.45- 鐵搭
- 4.46- 長鑱
- 4.47- 木杴等
- 4.48- 鑱
- 4.49- 鐴
- 4.50- 剗
- 4.51- 劐
- 4.52- 錢
- 4.53- 鏄
- 4.54- 耨
- 4.55- 耰鉏
- 4.56- 耬鋤
- 4.57- 鐙鋤
- 4.58- 鏟
- 4.59- 耘爪
- 4.60- 耘盪
- 4.61- 銍 艾
- 4.62- 翳鐮
- 4.63- 推鐮
- 4.64- 䥛 鏺 栗鋻
- 4.65- 𠠫刀
- 4.66- 薅馬
- 4.67- 畚
- 3.12- 卷之十二 什噐類
- 4.1- 奩啚 鳴鞭
- 4.2- 筆
- 4.3- 墨
- 4.4- 硯
- 4.5- 硯山
- 4.6- 硯滴
- 4.7- 水中丞
- 4.8- 棕將軍
- 4.9- 裁刀
- 4.10- 嬾架
- 4.11- 剪刀
- 4.12- 貝光螺
- 4.13- 書尺
- 4.14- 筆架
- 4.15- 醉翁椅
- 4.16- 方椅等
- 4.17- 燕几等
- 4.18- 竹机等
- 4.19- 床帳
- 4.20- 榻
- 4.21- 畫匣
- 4.22- 棋盤
- 4.23- 天平
- 4.24- 杖
- 4.25- 碑碣
- 4.26- 屏風
- 4.27- 絹傘 雨傘
- 4.28- 簾
- 4.29- 梳
- 4.30- 笓
- 4.31- 刷 皿 梳帚
- 4.32- 注子
- 4.33- 箸 匙
- 4.34- 酒帘 盤盞 釣升 漏斗
- 4.35- 山遊提盒
- 4.36- 提爐
- 4.37- 太極樽
- 4.38- 葫蘆樽
- 4.39- 如意 麈
- 4.40- 簟 蓆 竹夫人
- 4.41- 鎻鑰
- 4.42- 毬 𡲅
- 4.43- 梆啚 雲板
- 4.44- 鉢盂 藥碾
- 4.45- 梢箕 飯籮 烘籃 飯帚
- 4.46- 鏟刀 銅杓 針 熨斗
- 4.47- 碗 碟 甌
- 4.48- 茶盤 火爐
- 4.49- 托子
- 4.50- 匱
- 4.51- 投壷 笏
- 4.52- 扇 摺叠扇
- 4.53- 老瓦盆 瓢杯
- 4.54- 燈籠 擎燈 提燈
- 4.55- 影燈 燭䑓 書燈
- 4.56- 甑
- 4.57- 油榨
- 4.58- 刑具十種
- 1.7- 第七函
- 2.1-身體
- 3.1- 卷之一
- 4.1- 肺
- 5.1- 肺圖
- 5.2- 肺經諸穴圖
- 5.3- 肺臟之圖
- 5.4- 肺脉見於三部之圖
- 5.5- 肺脉之圖
- 5.6- 肺神圖
- 4.2- 大腸
- 5.1- 大腸圖
- 5.2- 大腸諸穴圖
- 4.3- 脾
- 5.1- 脾圖
- 5.2- 脾經諸穴圖
- 5.3- 脾脉見於三部之圖
- 5.4- 脾臟之圖
- 5.5- 脾脉之圖
- 5.6- 脾神圖
- 4.4- 胃
- 5.1- 胃圖
- 5.2- 胃經諸穴圖
- 5.3- 四時胃氣之圖
- 4.5- 心
- 5.1- 心圖
- 5.2- 心經諸穴圖
- 5.3- 心臟之圖
- 5.4- 心脉見於三部之圖
- 5.5- 心脉之圖
- 5.6- 心神圖
- 5.7- 心包絡圖
- 5.8- 心包絡經諸穴圖
- 5.9- 心肺在膈上圖
- 4.6- 小腸
- 5.1- 小腸圖
- 5.2- 小腸諸穴圖
- 4.7- 膀胱
- 5.1- 膀胱圖
- 5.2- 膀胱諸穴圖
- 3.2- 卷之二
- 4.1- 腎
- 5.1- 腎圖
- 5.2- 腎經諸穴圖
- 5.3- 腎臟之圖
- 5.4- 腎脉見於三部之圖
- 5.5- 腎脉之圖
- 5.6- 腎神圖
- 5.7- 腎獨有兩圖
- 4.2- 三焦
- 5.1- 三焦圖
- 5.2- 三焦諸穴圖
- 5.3- 三焦之圖
- 4.3- 膽
- 5.1- 膽圖
- 5.2- 膽經諸穴圖
- 5.3- 膽神圖
- 4.4- 肝
- 5.1- 肝圖
- 5.2- 肝經諸穴圖
- 5.3- 肝臟之圖
- 5.4- 肝脉見於三部之圖
- 5.5- 肝脉之圖
- 5.6- 肝神圖
- 5.7- 肝有兩葉之圖
- 5.8- 肝脉色象浮沉圖
- 4.5- 督脉諸穴圖
- 4.6- 任脉諸穴圖
- 4.7- 仰人骨度圖
- 4.8- 伏人骨度圖
- 4.9- 側人骨度圖
- 4.10- 榮衞
- 5.1- 榮衞周身與天同度之圖
- 5.2- 宗榮衛三氣所生圖
- 5.3- 榮衛相隨之圖
- 5.4- 經脉榮衞度數圖
- 4.11- 絡有十五之圖
- 4.12- 十二經
- 5.1- 十二經之圖
- 5.2- 十二經原穴之圖
- 5.3- 十二經脉外合十二經水圖
- 4.13- 人身
- 3.3- 卷之三
- 4.1- 左右三部之圖
- 4.2- 六部定位之圖
- 4.3- 覆診仰診之圖
- 4.4- 三部九候之圖
- 4.5- 下指定位之圖
- 4.6- 左右手診脉圖
- 4.7- 息至之圖
- 4.8- 損至脉之圖
- 4.9- 關前關後病脉之圖
- 4.10- 脉有尺寸之圖
- 4.11- 𨵿格覆溢之圖
- 4.12- 脉有隂陽之圖
- 4.13- 脉有輕重之圖
- 4.14- 脉有隂陽虚實之圖
- 4.15- 王脉之圖
- 4.16- 寸口脉平而死之圖
- 4.17- 脉絕反實之圖
- 4.18- 五行相生相勝之圖
- 4.19- 一脉十變之圖
- 4.20- 脉有當得反得之圖
- 4.21- 脉有伏匿圖
- 4.22- 形脉相反之圖
- 4.23- 男女有相反圖
- 4.24- 一脉變為二病之圖
- 4.25- 經脉丈尺之數合天文宿度始從中焦流注圖
- 4.26- 隂陽氣絕之圖
- 4.27- 經别八脉之圖
- 4.28- 竒經八脉之圖
- 4.29- 八脉為病之圖
- 4.30- 時脉之圖
- 3.4- 卷之四
- 4.1- 七表八裏之圖
- 4.2- 七表寸部脉圖
- 4.3- 七表𨵿部脉圖
- 4.4- 七表尺部脉圖
- 4.5- 八裏寸部脉圖
- 4.6- 八裏𨵿部脉圖
- 4.7- 八裏尺部脉圖
- 4.8- 五藏脉證病圖
- 4.9- 五藏上脉圖
- 4.10- 五藏七神圖
- 4.11- 五藏上𨵿九竅圖
- 4.12- 五臟代脉期死之圖
- 4.13- 五臟絕死之圖
- 4.14- 藏府形狀之圖
- 4.15- 臟腑各司之圖
- 4.16- 藏五府六之圖
- 4.17- 府五藏六之圖
- 4.18- 藏府病異圖
- 4.19- 府藏病根不同圖
- 4.20- 七傳間傳之圖
- 4.21- 藏府病難易治圖
- 4.22- 藏積府聚圖
- 4.23- 府藏之積圖
- 4.24- 五臟輪至數之圖
- 4.25- 别知藏府病圖
- 4.26- 五府不同圖
- 4.27- 藏府井榮之圖
- 4.28- 井始之圖
- 4.29- 井滎配合之圖
- 4.30- 出井入合之圖
- 4.31- 刺榮衞之圖
- 4.32- 經脉迎隨之圖
- 4.33- 刺井瀉滎之圖
- 4.34- 因時而刺之圖
- 4.35- 九道脉之圖
- 4.36- 脉息度數之圖
- 4.37- 發明耳聞鼻臭之圖
- 4.38- 不食飲七日死圖
- 4.39- 七衝門之圖
- 4.40- 八會之圖
- 4.41- 寤寐相反之圖
- 3.5- 卷之五
- 4.1- 人面耐寒之圖
- 4.2- 三虚三實之圖
- 4.3- 五邪為病之圖
- 4.4- 𤼵明五邪之圖
- 4.5- 五泄之圖
- 4.6- 實邪之圖
- 4.7- 狂癲病異之圖
- 4.8- 頭心病之圖
- 4.9- 四知之圖
- 4.10- 智者知治之圖
- 4.11- 隂募陽腧之圖
- 4.12- 五穴主病之圖
- 4.13- 補母瀉子之圖
- 4.14- 刺分四時之圖
- 4.15- 補水瀉火圖
- 4.16- 隂陽補瀉之圖
- 4.17- 上工中工治病之圖
- 4.18- 補瀉之圖
- 4.19- 迎隨補瀉圖
- 4.20- 出內鍼圖
- 4.21- 反施補瀉之圖
- 4.22- 診四時病五行相尅之圖
- 4.23- 診四時虚實之圖
- 4.24- 診暴病之圖
- 4.25- 形證相反之圖
- 4.26- 傷寒有五之圖
- 4.27- 診傷寒𤍠病之圖
- 4.28- 𤍠病之圖
- 4.29- 隂陽二毒之候圖
- 4.30- 女人背看之圖
- 4.31- 診婦人有姙之圖
- 3.6- 卷之六
- 4.1- 發背瘡圖
- 4.2- 𤼲腦瘡圖
- 4.3- 𤼲鬂瘡圖
- 4.4- 𤼲髭瘡圖
- 4.5- 紫疥瘡圖
- 4.6- 火赤瘡圖
- 4.7- 紅絲瘡圖
- 4.8- 魚脊瘡圖
- 4.9- 骨疽瘡圖
- 4.10- 冷疳瘡圖
- 4.11- 血疳瘡圖
- 4.12- 風疳瘡圖
- 4.13- 鴉㗖瘡圖
- 4.14- 疔腫瘡圖
- 4.15- 靑疔瘡圖
- 4.16- 赤疔瘡圖
- 4.17- 白疔瘡圖
- 4.18- 黑疔瘡圖
- 4.19- 黃疔瘡圖
- 4.20- 冷疔瘡圖
- 4.21- 隂蝕瘡圖
- 4.22- 漏晴瘡圖
- 4.23- 膁瘡圖
- 4.24- 瘰癧瘡圖
- 4.25- 耳疳瘡圖
- 4.26- 骨槽風圖
- 4.27- 便癰瘡圖
- 4.28- 喉閉瘡圖
- 4.29- 鎻喉瘡圖
- 4.30- 𤼲乳瘡圖
- 4.31- 火殞瘡圖
- 4.32- 纒腸瘡圖
- 4.33- 牙疳瘡圖
- 4.34- 水流痲根瘡圖
- 4.35- 赤癅瘡圖
- 4.36- 疥癬瘡圖
- 3.7- 卷之七
- 4.1- 十二宮分之圖
- 4.2- 五星六曜五嶽四瀆之圖
- 4.3- 六府三才三停之圖
- 4.4- 九州八卦干支之圖
- 4.5- 四學堂八學堂之圖
- 4.6- 五官之圖
- 4.7- 男人靣痣之圖
- 4.8- 論痕紋
- 4.9- 玉枕之圖
- 4.10- 女人靣痣之圖
- 4.11- 十三部位總要圖
- 4.12- 流年運氣部位圖
- 4.13- 威猛之圖
- 4.14- 厚重之圖
- 4.15- 淸秀之圖
- 4.16- 古怪之圖
- 4.17- 孤寒之圖
- 4.18- 薄弱之圖
- 4.19- 惡頑之圖
- 4.20- 俗濁之圖
- 4.21- 眉圖
- 4.22- 眼圖
- 4.23- 鼻圖
- 4.24- 口圖
- 4.25- 耳圖
- 4.26- 手紋圖
- 4.27- 足紋圖
- 1.8- 第八函
- 2.1-衣服
- 3.1- 卷之一
- 4.1- 大裘
- 4.2- 袞冕
- 4.3- 鷩冕
- 4.4- 毳冕
- 4.5- 希冕
- 4.6- 玄冕
- 4.7- 韋弁
- 4.8- 皮弁
- 4.9- 冠
- 4.10- 玄端
- 4.11- 爵弁
- 4.12- 燕服
- 4.13- 上公袞冕
- 4.14- 侯伯鷩冕
- 4.15- 子男毳冕
- 4.16- 孤希冕
- 4.17- 𡖖大夫玄冕
- 4.18- 士皮弁
- 4.19- 褘衣
- 4.20- 揄狄
- 4.21- 闕狄
- 4.22- 鞠衣
- 4.23- 展衣
- 4.24- 褖衣
- 4.25- 毋追
- 4.26- 章甫
- 4.27- 周冕圖
- 4.28- 漢冕
- 4.29- 委貌
- 4.30- 介幘冠
- 4.31- 緇撮
- 4.32- 麻冕
- 4.33- 綦弁 皮弁
- 4.34- 爵弁
- 4.35- 雀弁
- 4.36- 𡎲笠
- 4.37- 皮冠
- 4.38- 緇冠舊圖 緇冠新圖
- 4.39- 五積冠
- 4.40- 烏紗萬幅巾
- 4.41- 帷帽
- 4.42- 面衣
- 4.43- 幅巾
- 4.44- 網巾
- 4.45- 儒巾
- 4.46- 大帽
- 4.47- 諸葛巾
- 4.48- 忠靖冠
- 4.49- 治五巾
- 4.50- 雲巾
- 4.51- 方巾
- 4.52- 東坡巾
- 4.53- 唐巾
- 4.54- 漢巾
- 4.55- 四周巾
- 4.56- 純陽巾
- 4.57- 老人巾
- 4.58- 帽子
- 4.59- 將巾
- 4.60- 結巾
- 4.61- 鳳趐盔 蝦鬚盔
- 4.62- 金貂巾
- 4.63- 纒粽帽
- 4.64- 束髮冠
- 4.65- 三山帽
- 4.66- 氊笠
- 4.67- 韃帽
- 4.68- 雷巾
- 4.69- 道冠
- 4.70- 僧帽
- 4.71- 芙蓉帽
- 4.72- 吏巾
- 4.73- 皂隸巾
- 4.74- 衣
- 4.75- 裳
- 4.76- 虞書十二章服之圖
- 4.77- 九罭袞衣圖
- 4.78- 九罭繡裳圖
- 4.79- 狐裘圖
- 4.80- 羔裘圖
- 4.81- 中單圖
- 4.82- 蔽膝圖
- 4.83- 芾𩏂圖
- 4.84- 邪偪圖
- 4.85- 非帷裳圖
- 4.86- 帷裳圖
- 4.87- 深衣掩袷圖
- 4.88- 深衣前圖
- 4.89- 深衣後圖
- 4.90- 新擬深衣圖
- 4.91- 裁衽圖
- 4.92- 兩衽相疊圖
- 4.93- 裳制
- 4.94- 裁辟領圖
- 4.95- 屈指量寸法圖 伸指量寸法圖
- 4.96- 冠緌圖
- 4.97- 瑱圖
- 4.98- 雜佩圖
- 4.99- 綬圖
- 4.100- 縭圖
- 4.101- 帨圖
- 4.102- 觽圖
- 4.103- 韘圖
- 4.104- 笄圖
- 4.105- 揥圖
- 4.106- 大𢃄圖
- 4.107- 縧圖
- 3.2- 卷之二
- 4.1- 御用冠服
- 4.2- 皇后冠服
- 4.3- 皇妃冠服
- 4.4- 皇太子妃冠服
- 4.5- 公主冠服
- 4.6- 皇太子冠服
- 4.7- 諸王冠服
- 4.8- 羣臣冠服
- 4.9- 服色
- 5.1- 文官服色
- 5.2- 公侯伯駙馬武官服色
- 4.10- 士庻冠服
- 4.11- 校尉冠服
- 4.12- 刻期冠服
- 3.3- 卷之三
- 4.1- 襴衫
- 4.2- 褙子
- 4.3- 半臂
- 4.4- 衫
- 4.5- 襖子
- 4.6- 被褥
- 4.7- 內外命婦冠服
- 4.8- 斬衰圖
- 4.9- 齊衰圖
- 4.10- 大功服圖
- 4.11- 小功服圖
- 4.12- 緦麻服圖
- 4.13- 魂帛圖
- 5.1- 束帛式
- 5.2- 結帛式
- 4.14- 幎目巾
- 4.15- 握手帛
- 4.16- 笠蓑
- 4.17- 覆殻
- 4.18- 通簮
- 4.19- 扉
- 4.20- 屨
- 4.21- 橇
- 4.22- 舄
- 4.23- 木屐
- 4.24- 僧衣
- 4.25- 道衣
- 4.26- 頭鍪
- 4.27- 䪺項身甲
- 4.28- 粵兵盔甲圖
- 4.29- 馬甲
- 1.9- 第九函
- 2.1-人事
- 3.1- 卷之一
- 4.1- 鼓琴圖
- 5.1- 右手
- 5.2- 左手
- 5.3- 辨指
- 5.4- 八法
- 5.5- 勾琴總字母
- 5.6- 右手指法
- 5.7- 左手指法
- 5.8- 又精考右手指法
- 5.9- 又精考左手指法
- 5.10- 用指甲法
- 5.11- 宫意
- 5.12- 商意
- 5.13- 角意
- 5.14- 商角意
- 5.15- 徵意
- 5.16- 羽意
- 4.2- 象戲圖
- 5.1- 象棋局面圖式
- 5.2- 局面名數
- 5.3- 棊九十分
- 5.4- 二龍出海勢
- 5.5- 䨇馬飲泉勢
- 5.6- 三跳澗勢
- 5.7- 歩歩隨勢
- 5.8- 藏機勢
- 5.9- 隱智勢
- 5.10- 象戲
- 5.11- 象棊數訣
- 4.3- 打馬圖
- 5.1- 打馬圖
- 5.2- 色様圖
- 5.3- 鋪盆例
- 5.4- 本采例
- 5.5- 下馬例
- 5.6- 行馬例
- 5.7- 打馬倒
- 5.8- 倒行例
- 5.9- 入夾例
- 5.10- 落塹例
- 5.11- 倒盆例
- 5.12- 賞帖例
- 5.13- 賞擲例
- 3.2- 卷之二
- 4.1- 圍棋圖 共八十八圖
- 5.1- 大鐵網
- 5.2- 大捲簾
- 5.3- 捲簾邊
- 5.4- 金井欄
- 5.5- 釣竿圖
- 5.6- 弩箭圖
- 5.7- 鐵重𨵿
- 5.8- 大角圖
- 5.9- 鎮神頭
- 5.10- 𠋣盖角
- 5.11- 倒垂蓮
- 5.12- 倒垂蓮
- 5.13- 侵分圖
- 5.14- 全圖
- 5.15- 斗底 機深 妙筭 巧過
- 5.16- 鴻溝 入神 籠鷴 翻雲
- 5.17- 檜栢 武韜 驚鴉 斬蛟
- 5.18- 迷仙 合璧 再生 銀河
- 5.19- 𠷢枚 檠天 撲蝶 登真
- 5.20- 煉丹 金莖 穿萍 入妙
- 5.21- 沉舟 翠禽 難想 猪嘴
- 5.22- 金鈎 通玄 繞角 思玄
- 5.23- 五岳 困龍 闘力 破屏
- 5.24- 流觴 無疑 神出 白猿
- 5.25- 跨鳳 採樵 遇仙
- 5.26- 玉蝀 獨行 進講
- 5.27- 釣鰲 蒼鷹 長生
- 5.28- 常用 築壇 陷虎
- 5.29- 八士 月宫 八元
- 5.30- 三山 騰空
- 5.31- 獲麟 桃源
- 5.32- 熈春 巧雲 小巧 破陣
- 5.33- 春濤 神機 大巧 得隴
- 5.34- 非常 五子 鎮神
- 5.35- 破浪 天雞 老松
- 5.36- 鯨濤 㧞蛇 三星
- 5.37- 倒戈 爭功 造玄
- 5.38- 長虹 决䇿 九子
- 5.39- 八龍 深淵 六竒
- 5.40- 金牛 盡解
- 5.41- 說劍 清逺
- 5.42- 化生 乘槎
- 5.43- 䨇金 運籌 金魚
- 5.44- 三島 龍韜 八俊
- 5.45- 聯珠 紫鸞
- 5.46- 貫石 金丹 妙持 星網
- 5.47- 金輿 垂雲 四時
- 5.48- 明珠 過橋 玉兔
- 5.49- 突圍 會仙 小捷
- 5.50- 祁山 吉祥
- 5.51- 三竒 玄玄
- 5.52- 困脫 透窻 抱璞
- 5.53- 斗牛 寳珠 八仙
- 5.54- 遺金 三生 七夕 通妙
- 5.55- 四皓 黃鶴 重榮 得雋
- 5.56- 幽玄 偷營
- 5.57- 驍兵 太乙
- 5.58- 詐降 悟仙 用鬆
- 5.59- 夏雲 金印 鐵匣 玄妙
- 5.60- 十曜 飛躍 蛻骨 破敵
- 5.61- 五馬 芙蓉 單井 玉井
- 5.62- 玉𨵿 分憂 海島
- 3.3- 卷之三
- 4.1- 永字八法圖
- 4.2- 永字變化七十二勢圖
- 5.1- 一側化一十四法
- 5.2- 二勒化一十法
- 5.3- 三努化六法
- 5.4- 四趯化十三法
- 5.5- 五策化七法
- 5.6- 八捺化八法
- 5.7- 七啄化四法
- 5.8- 六掠化十法
- 5.9- 崔瑗授鍾繇永字八法
- 5.10- 衛夫人授王羲之永字八法
- 4.3- 草訣百韻圖
- 5.1- 草法論
- 5.2- 王羲之草書勢
- 4.4- 隸字圖
- 5.1- 散行三十六法 入門之首
- 5.2- 總要五十六字
- 5.3- 隸法論
- 3.4- 卷之四
- 4.1- 書法圖
- 5.1- 篆法偏旁圖
- 5.2- 衍極書法傳流之圖
- 5.3- 學書次第之圖
- 5.4- 法帖次第圖
- 5.5- 六義貫珠圖
- 5.6- 六義相關圖
- 5.7- 五音分闢切字圖
- 5.8- 活字板韻輪圖
- 4.2- 畫法圖
- 5.1- 行立坐臥圖
- 5.2- 一分至十分像圖
- 5.3- 寫意圖
- 5.4- 鼓琴圖
- 5.5- 臨流圖
- 5.6- 索句圖
- 5.7- 聽泉圖
- 5.8- 舞袖圖
- 5.9- 揮扇圖
- 5.10- 𠋣樹圖
- 5.11- 徜徉圖
- 5.12- 濯足圖
- 5.13- 凭石圖
- 5.14- 趺坐圖
- 5.15- 散步圖
- 5.16- 醉呤圖
- 5.17- 傳杯圖
- 5.18- 採芝圖
- 5.19- 携琴圖
- 5.20- 題壁圖
- 5.21- 觀水圖
- 5.22- 回首圖
- 5.23- 靜憇圖
- 5.24- 晤語圖
- 5.25- 觀泉圖
- 5.26- 談玄圖
- 5.27- 浮白圖
- 5.28- 觀書圖
- 5.29- 拂麈圖
- 5.30- 望月圖
- 5.31- 呼僮圖
- 5.32- 酕醄圖
- 5.33- 酩酊圖
- 5.34- 讓履圖
- 5.35- 盤桓圖
- 5.36- 倦繡圖
- 5.37- 調鸎圖
- 5.38- 搗衣圖
- 5.39- 題葉圖
- 3.5- 卷之五
- 4.1- 皴石法圖
- 4.2- 樹枝法圖
- 4.3- 𣗳葉法圖
- 4.4- 𦘕竹圖
- 5.1- 重節圖
- 5.2- 一字圖
- 5.3- 連珠老根圖
- 5.4- 舊行邊圖
- 5.5- 新行邊圖
- 5.6- 灣節圖
- 5.7- 榦稍圖
- 5.8- 鐵線榦圖
- 5.9- 古篆大榦圖
- 5.10- 小榦圖
- 5.11- 禿梢圖
- 5.12- 玉柱篆圖
- 5.13- 陽用等圖
- 5.14- 兩年枝圖
- 5.15- 一年枝圖
- 5.16- 傍風枝圖
- 5.17- 順風枝圖
- 5.18- 細分雀爪圖
- 5.19- 仰雀爪圖
- 5.20- 俯雀爪圖
- 5.21- 笋圖
- 5.22- 解籜圖
- 5.23- 新全開圖
- 5.24- 巧葉圖
- 5.25- 古拙圖
- 5.26- 鶯爪圖
- 5.27- 烏鴉圖
- 5.28- 平尖圖
- 5.29- 單尖圖
- 5.30- 重人晴枝圖
- 5.31- 露頂圖
- 5.32- 頂風圖
- 5.33- 風葉圖
- 5.34- 晴竹結頂圖
- 5.35- 墮燕等圖
- 5.36- 結頂大葉 老兩釵圖
- 5.37- 嫩疊圖
- 5.38- 迎風圖
- 5.39- 雨竹分字等圖
- 5.40- 順風枝圖
- 5.41- 烏鴉出林圖
- 5.42- 風枝一川等圖
- 5.43- 雨枝頂圖
- 5.44- 踈處踈圖
- 5.45- 枝補過圖
- 5.46- 乆雨枝圖
- 5.47- 𦘕竹所忌
- 4.5- 𦘕梅圖
- 5.1- 寫梅花歌訣
- 5.2- 寫梅枝𠏉訣
- 5.3- 楊補之寫梅論
- 5.4- 湯淑雅寫梅論
- 3.6- 卷之六
- 4.1- 畫蘭圖
- 4.2- 寫翎毛圖
- 4.3- 除紅圖
- 3.7- 卷之七
- 4.1- 射法圖
- 5.1- 實握射圖
- 5.2- 掌心推射圖
- 4.2- 馬箭勢圖
- 5.1- 射法
- 4.3- 拳法圖
- 4.4- 鎗法圖
- 5.1- 夜乂探海勢
- 5.2- 四夷賓服勢
- 5.3- 指南針勢
- 5.4- 十面埋伏勢
- 5.5- 青龍獻爪勢
- 5.6- 邊攔勢
- 5.7- 鐵旛竿勢
- 5.8- 跨劔勢
- 5.9- 鋪地錦勢
- 5.10- 朝天勢
- 5.11- 鐵牛耕地勢
- 5.12- 滴水勢
- 5.13- 騎龍勢
- 5.14- 白猿拖刀勢
- 5.15- 琵琶勢
- 5.16- 靈猫捉䑕勢
- 5.17- 太山壓卵勢
- 5.18- 美人認針勢
- 5.19- 蒼龍擺尾勢
- 5.20- 闖鴻門勢
- 5.21- 伏虎勢
- 5.22- 推山塞海勢
- 5.23- 鷂子撲鵪鶉勢
- 5.24- 太公釣魚勢
- 4.5- 棍法圖
- 5.1- 大當勢圖
- 5.2- 小當勢圖
- 5.3- 僊人捧盤勢圖
- 5.4- 大弔勢圖
- 5.5- 滴水勢圖
- 5.6- 齊眉殺勢圖
- 5.7- 走馬回頭勢圖
- 5.8- 直符送書勢圖
- 5.9- 倒頭勢圖
- 5.10- 上刺勢圖
- 5.11- 閃腰勢圖
- 5.12- 下穿勢圖
- 5.13- 下接勢圖
- 5.14- 扁身中攔勢圖
- 4.6- 旁牌勢圖
- 5.1- 藤牌圖
- 5.2- 開扎衣勢
- 5.3- 斜行勢
- 5.4- 仙人指路勢
- 5.5- 滚牌勢
- 5.6- 躍歩勢
- 5.7- 低平勢
- 5.8- 金雞畔頭勢
- 5.9- 埋伏勢
- 5.10- 旁牌
- 4.7- 狼筅勢圖
- 5.1- 中平勢
- 5.2- 騎龍勢
- 5.3- 鈎開勢
- 5.4- 架上勢
- 5.5- 閘下勢
- 5.6- 抝歩退勢
- 5.7- 狼筅總說
- 3.8- 卷之八
- 4.1- 八陣圖
- 4.2- 天覆陣等
- 4.3- 本朝平戎萬全陣圖等
- 4.4- 行列方陣圖 立成方陣圖
- 4.5- 方營圖 偃月營圖
- 4.6- 行軍次第圖
- 4.7- 牌圖
- 3.9- 卷之九
- 4.1- 大合樂四表六舞㑹位圖
- 4.2- 太極元氣圖
- 4.3- 河圖五聲圖
- 4.4- 洛書八音圖
- 4.5- 黃鍾生十一律內積該數并十二宫圖
- 4.6- 大合樂宫角徵羽九變總圖
- 4.7- 律吕應二十四時隂陽升降音比宫角徵羽之圖
- 4.8- 堂上堂下樂圖
- 4.9- 六律六吕隔八相生圖
- 4.10- 五聲八音八風圖
- 4.11- 五音相生次序圖
- 4.12- 三分損益圖
- 4.13- 十二律同類娶妻隔八生子圖
- 4.14- 十二律相生相應同心一統圖
- 4.15- 樂圖
- 4.16- 九奏樂圖
- 4.17- 四夷樂圖
- 4.18- 大成殿雅樂奏曲
- 4.19- 大成殿雅樂舞生圖
- 4.20- 舞圖
- 4.21- 文舞圖
- 4.22- 武舞圖
- 4.23- 文武二舞圖
- 4.24- 四夷舞圖
- 3.10- 卷之十
- 4.1- 二十四氣脩真圖
- 5.1- 立春
- 5.2- 雨水
- 5.3- 驚蟄
- 5.4- 春分
- 5.5- 淸明
- 5.6- 榖雨
- 5.7- 立夏
- 5.8- 小滿
- 5.9- 芒種
- 5.10- 夏至
- 5.11- 小暑
- 5.12- 大暑
- 5.13- 立秋
- 5.14- 處暑
- 5.15- 白露
- 5.16- 秋分
- 5.17- 寒露
- 5.18- 霜降
- 5.19- 立冬
- 5.20- 小雪
- 5.21- 大雪
- 5.22- 冬至
- 5.23- 小寒
- 5.24- 大寒
- 4.2- 八叚錦脩真圖
- 5.1- 叩齒集神圖法
- 5.2- 搖天柱圖法
- 5.3- 舌攪漱咽圖法
- 5.4- 摩腎堂圖法
- 5.5- 單關轆轤圖
- 5.6- 䨇關轆轤圖法
- 5.7- 托天按頂圖法
- 5.8- 鈎攀圖法
- 4.3- 揲蓍之圖
- 4.4- 土圭圖
- 4.5- 投壺圖
- 5.1- 有初
- 5.2- 連中
- 5.3- 貫耳
- 5.4- 散箭
- 5.5- 有初貫耳
- 5.6- 橫耳
- 5.7- 連中貫耳
- 5.8- 橫壺
- 5.9- 𠋣竿
- 5.10- 倒竿
- 5.11- 耳𠋣竿
- 5.12- 倒耳
- 5.13- 全壺
- 5.14- 有終
- 5.15- 驍箭
- 5.16- 龍首
- 5.17- 帶劔
- 5.18- 龍尾
- 5.19- 浪壺
- 5.20- 敗壺
- 4.6- 䨇陸圖
- 5.1- 外華平滿局
- 5.2- 三梁外華定局
- 5.3- 二梁外華定局
- 5.4- 藏馬定局
- 5.5- 他胲定局
- 5.6- 四梁定局
- 5.7- 三梁定局
- 5.8- 二梁定局
- 4.7- 擊壤圖
- 4.8- 薅鼓圖
- 4.9- 牧笛圖
- 4.10- 高絙圖
- 4.11- 傀儡圖
- 4.12- 角觝圖
- 4.13- 闘牛圖
- 4.14- 闘草圖
- 4.15- 闘雞圖
- 4.16- 打彈圖
- 4.17- 蹴踘圖
- 4.18- 弄甌圖等
- 1.10- 第十函
- 2.1-儀制
- 3.1- 卷之一
- 4.1- 正旦冬至朝賀圖
- 4.2- 常朝侍立圖
- 4.3- 奉天殿大宴圖
- 4.4- 諸王來朝圖
- 4.5- 皇太子諸王朝賀中宫圖
- 4.6- 中宫受諸妃命婦朝賀圖
- 4.7- 中宫宴㑹命婦圖
- 4.8- 東宫冬至正旦朝賀圖
- 4.9- 東宫受諸王朝賀圖
- 4.10- 東宫受三師賀圖
- 4.11- 蕃王朝見圖
- 4.12- 東宫受蕃王朝見圖
- 4.13- 諸王受蕃王拜見圖
- 4.14- 謹身殿宴蕃王圖
- 4.15- 東宫宴蕃王圖
- 3.2- 卷之二
- 4.1- 蕃王進貢圖
- 4.2- 蕃王進貢東宫圖
- 4.3- 蕃王見宰輔圖
- 4.4- 蕃使見省官圖
- 4.5- 遣使冊拜皇后圖
- 4.6- 中宫受冊圖
- 4.7- 冊拜皇太子圖
- 4.8- 冊拜公主圖
- 4.9- 公主受冊圖
- 4.10- 遣使冊皇妃圖
- 3.3- 卷之三
- 4.1- 國朝鹵簿圖
- 4.2- 國朝儀仗圖上
- 5.1- 虎 豹 馴𧰼 仗馬
- 5.2- 五輅圖
- 5.3- 黃麾等
- 5.4- 皂纛等
- 5.5- 門旗等
- 5.6- 五星旗等
- 3.4- 卷之四
- 4.1- 國朝儀仗圖下
- 5.1- 角宿旗等
- 5.2- 羽葆幢等
- 5.3- 黃盖等
- 5.4- 雉扇 紅團扇
- 5.5- 朱雀幢等
- 5.6- 扇 班劔 儀刀
- 5.7- 鐙杖等
- 5.8- 交椅椅踏等
- 5.9- 唾壺等
- 3.5- 卷之五
- 4.1- 皇太子冠圖
- 4.2- 品官冠圖 士庻冠圖
- 4.3- 天子納后遣使圖等
- 3.6- 卷之六
- 4.1- 皇太子納妃遣使圖等
- 4.2- 公主見舅姑圖
- 4.3- 品官婚禮圖 士庶婚儀圖
- 5.1- 品官納婦
- 5.2- 庻人納婦
- 3.7- 卷之七
- 4.1- 䘮禮圖
- 5.1- 小歛圖 大歛圖
- 5.2- 襲含哭位之圖 靈座靈牀之圖
- 5.3- 神主尺式圖
- 5.4- 作主制度圖
- 5.5- 䘮轝圖
- 5.6- 竹格式圖
- 5.7- 功布圖
- 5.8- 黼翣
- 5.9- 方相圖
- 5.10- 發引圖
- 5.11- 䘮服總圖
- 5.12- 本宗五服之圖
- 5.13- 出嫁女為本宗降服之圖
- 5.14- 妻為夫黨服圖
- 5.15- 外族母黨妻黨服之圖
- 5.16- 妾為家長族服之圖
- 5.17- 三父八母服制之圖
- 5.18- 大宗小宗圖
- 4.2- 祭禮類
- 5.1- 圜丘壇位陳設圖
- 5.2- 朝日壇位陳設圖等
- 5.3- 專祀天神陳設圖
- 5.4- 專祀地祗壇位圖
- 5.5- 社禝壇位陳設
- 5.6- 先農壇位陳設圖
- 5.7- 旗纛神位陳設圖
- 5.8- 馬祖等神陳設圖
- 5.9- 太廟特祭祫際陳設圖
- 5.10- 王國祭仁祖廟版位陳設圖
- 5.11- 歷代帝王及配位陳設圖
- 3.8- 卷之八
- 4.1- 太學祭先師陳設圖等
- 4.2- 四配陳設圖
- 4.3- 兩廡陳設圖
- 4.4- 東廡位次圖
- 4.5- 西廡位次圖
- 4.6- 釋菜陳設圖
- 4.7- 古禮祠堂陳設圖 古禮家衆敘立之圖
- 4.8- 義門鄭氏祠堂位次圖
- 4.9- 時用五世並列圖 時用四世並列圖
- 4.10- 古禮正寢時祭之圖
- 4.11- 每位設饌舊圖 兩位並設饌圖
- 4.12- 祝板式圖
- 4.13- 籍田圖
- 4.14- 開詔圖
- 4.15- 蕃國接詔圖
- 4.16- 接詔赦官班儀仗行次圖 開讀詔赦文武官拜位圖
- 4.17- 鄉飲圖
- 4.18- 擯价傳命圖
- 4.19- 成周官制圖
- 4.20- 秦漢官制圖
- 4.21- 漢南北軍圖
- 4.22- 五刑之圖
- 4.23- 獄具之圖
- 4.24- 六贓圖
- 4.25- 在京納贖諸例圖
- 4.26- 在外納贖諸例圖
- 4.27- 收贖鈔圖
- 1.11- 第十一函
- 2.1-珍寳
- 3.1- 卷之一
- 4.1- 南北珠
- 4.2- 金屑 生金 銀屑 生銀
- 4.3- 珊瑚
- 4.4- 生鐡 鋼鐡 鑐鐡
- 4.5- 白羊石
- 4.6- 鈆 錫
- 4.7- 靑琅玕
- 4.8- 丹砂
- 4.9- 空青
- 4.10- 曾靑
- 4.11- 水銀
- 4.12- 自然銅
- 4.13- 玉 玉屑
- 4.14- 石綠
- 4.15- 長石
- 4.16- 雄黃
- 4.17- 雌黃
- 4.18- 雲母
- 4.19- 石鍾乳
- 4.20- 礬石
- 4.21- 黒羊石
- 4.22- 消石
- 4.23- 滑石
- 4.24- 石膽
- 4.25- 禹餘糧
- 4.26- 白石英
- 4.27- 紫石英
- 4.28- 赤石脂
- 4.29- 白石脂
- 4.30- 無名異
- 4.31- 石中黃子
- 4.32- 石硫黃
- 4.33- 石膏
- 4.34- 磁石
- 4.35- 玄石
- 4.36- 陽起石
- 4.37- 凝水石
- 4.38- 石蠏
- 4.39- 蜜陀僧
- 4.40- 桃花石
- 4.41- 太隂玄精
- 4.42- 石蛇
- 4.43- 礜石
- 4.44- 砒霜
- 4.45- 碙砂
- 4.46- 石鷰
- 4.47- 金牙
- 4.48- 金星石 銀星石
- 4.49- 薑石 麄黃石
- 4.50- 花乳石
- 4.51- 不灰木
- 4.52- 錢圖上 正用品
- 3.2- 卷之二
- 4.1- 錢圖下 偽品等
- 5.1- 偽品
- 5.2- 天品
- 5.3- 刀布品
- 5.4- 外國品
- 5.5- 竒品
- 1.12- 第十二函
- 2.1-文史
- 3.1- 卷之一
- 4.1- 易經圖
- 5.1- 河圖 洛書
- 5.2- 伏羲八卦次序之圖
- 5.3- 伏羲八卦方位之圖
- 5.4-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
- 5.5-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
- 5.6- 文王八卦次序圖
- 5.7- 文王八卦方位圖
- 5.8- 六十四卦萬物數圖
- 5.9- 先後中天總圖
- 5.10- 易有太極圖
- 5.11- 太極貫一圖
- 5.12- 六卦生六十四卦圖
- 5.13- 八卦納甲圖
- 5.14- 象形一致圖
- 5.15- 八卦取象圖
- 5.16- 八卦象數圖
- 5.17- 六位圖
- 5.18- 六十四卦反對變圖
- 5.19- 六十四卦反對變圖
- 5.20- 通乎晝夜圖
- 5.21- 隂陽君民圖
- 5.22- 乾坤大父母圖
- 5.23- 復垢小父母圖
- 5.24- 乾坤旣濟未濟合律圖
- 5.25- 六爻定位圖
- 5.26- 隂陽奇耦圖
- 5.27- 先甲後甲圖
- 5.28- 五位相合圖
- 5.29- 咸艮取諸身圖
- 5.30- 井鼎取諸物圖
- 5.31- 八卦因重圖
- 5.32- 八卦相推圖
- 5.33- 天地之數圖
- 5.34- 乾坤之策圖
- 5.35- 仰觀天文圖
- 5.36- 俯察地理圖
- 5.37- 六子圖
- 5.38- 日月為易圖
- 5.39- 四易之易圖
- 5.40- 運㑹曆數圖
- 5.41- 三變大成圖
- 5.42- 八卦司化圖
- 5.43- 卦變圖
- 5.44- 序卦圖
- 5.45- 雜卦圖
- 5.46- 十三卦取象圖
- 5.47- 八卦體用圖
- 5.48- 釋爻圖
- 5.49- 釋象圖
- 5.50- 太玄凖易圖
- 4.2- 附擬玄圖
- 5.1- 温公擬玄圖
- 5.2- 關子明擬玄洞極經圖
- 4.3- 邵氏皇極經世圖
- 3.2- 卷之二
- 4.1- 詩經圖
- 5.1- 思無邪圖
- 5.2- 四始圖
- 5.3- 正變風雅之圖
- 5.4- 三經三緯圖
- 5.5- 賦比興兼義圖
- 5.6- 升歌間歌笙詩之圖
- 5.7- 各國経緯分合圖
- 5.8- 作詩時世圖
- 6.1- 商詩
- 6.2- 周詩
- 5.9- 作詩家數圖
- 4.2- 書經圖
- 5.1- 九疇本洛書數圖
- 5.2- 九疇相乘得數圖
- 5.3- 箕子洪範九疇之圖
- 5.4- 皇極居次五圖
- 5.5- 九疇虗五用十之圖
- 5.6- 九疇合八疇數之圖
- 5.7- 太衍洪範本數圖
- 5.8- 黃鍾萬事根本圖
- 5.9- 虞書諸侯玉帛之圖
- 4.3- 禮記圖
- 5.1- 圜丘之圖
- 5.2- 郊祭儀物圖
- 5.3- 郊祭獻數圖
- 5.4- 埽地而祭圖
- 5.5- 明堂大饗帝圖
- 5.6- 宗廟大饗圖
- 5.7- 天子諸侯祫祭圖
- 5.8- 天子諸侯時祭圖
- 5.9- 天子賜魯郊祭圖
- 5.10- 圜丘樂圖
- 5.11- 方丘樂圖
- 5.12- 宗廟樂圖
- 5.13- 天神之祀圖
- 5.14- 人鬼之享圖
- 5.15- 地示之祭圖
- 5.16- 諸侯相朝大饗圖
- 5.17- 諸侯遣臣相聘之圖
- 5.18- 燕禮圖
- 5.19- 教飬國子之圖
- 5.20- 王制九命圖
- 5.21- 卿爵位圖
- 5.22- 飬老圖
- 5.23- 賔興賢能之圖
- 5.24- 天子習五戎圖
- 5.25- 天子大射圖
- 5.26- 大射圖
- 5.27- 賔射圖
- 5.28- 燕射圖
- 5.29- 投壺圖
- 5.30- 名數圖
- 5.31- 五等禮文圖
- 5.32- 四代之制圖
- 5.33- 禮運總論禮圖
- 5.34- 禮噐總論禮圖
- 5.35- 大宰掌治圖
- 5.36- 司徒掌教圖
- 5.37- 宗伯掌禮圖
- 5.38- 司馬掌政圖
- 5.39- 司寇掌刑圖
- 5.40- 司空掌事圖
- 5.41- 理財之官圖
- 5.42- 理財之法圖
- 5.43- 軍旅之法圖
- 3.3- 卷之三
- 4.1- 春秋二十國年表圖
- 4.2- 魯一生一及之圖
- 4.3- 璇璣圖
- 5.1- 璇璣圖叙
- 5.2- 璇璣圖
- 5.3- 讀圖內詩括例
- 5.4- 經緯
- 5.5- 用色分章
- 4.4- 蘇伯玉妻盤中詩圖
- 4.5- 殷仲堪酒盤銘圖
- 4.6- 梁武帝古硯銘圖
- 4.7- 丘遲硯銘
- 4.8- 簡文帝紗扇銘圖
- 4.9- 唐寅墨銘圖
- 4.10- 太宗御製廻文圖
- 4.11- 鞶鑑圖
- 4.12- 白樂天遊紫霄宮圖
- 4.13- 宋庠寄范仲淹圖
- 4.14- 借字廻文圖
- 4.15- 詩學淵源之圖
- 4.16- 詩餘圖譜上
- 5.1- 上西樓
- 5.2- 長相思
- 5.3- 醉太平
- 5.4- 生查子
- 5.5- 點絳唇
- 5.6- 春光好
- 5.7- 浣溪沙
- 5.8- 戀情深
- 5.9- 淸商怨
- 5.10- 菩薩蠻
- 5.11- 訴衷情
- 5.12- 减字木蘭花
- 5.13- 醜奴兒令
- 5.14- 卜筭子
- 5.15- 好事近
- 5.16- 繡帶子
- 5.17- 憶秦娥
- 5.18- 望仙門
- 5.19- 洛陽春
- 5.20- 謁金門
- 5.21- 一落索
- 5.22- 淸平樂
- 5.23- 更漏子
- 5.24- 阮郎𡚖
- 5.25- 畵堂春
- 5.26- 玉聮環
- 5.27- 相思兒令
- 5.28- 武陵春
- 5.29- 海棠春
- 5.30- 浪淘沙
- 5.31- 錦堂春
- 5.32- 朝中措
- 5.33- 眼兒媚
- 5.34- 洞天春
- 5.35- 秋蕋香
- 5.36- 賀聖朝
- 5.37- 桞稍靑
- 5.38- 應天長
- 5.39- 少年遊
- 5.40- 偷聲木蘭花
- 5.41- 滳滳金
- 5.42- 桃源憶故人
- 5.43- 惜分飛
- 5.44- 漁歌子
- 5.45- 燕𡚖梁
- 5.46- 太常引
- 5.47- 探春令
- 5.48- 青門引
- 5.49- 醉紅粧
- 5.50- 醉花隂
- 5.51- 南柯子
- 5.52- 望江南
- 5.53- 杏花天
- 5.54- 戀繡衾
- 5.55- 鷓鴣天
- 5.56- 玉樓春
- 5.57- 鵲橋仙
- 5.58- 虞美人
- 5.59- 南鄉子
- 5.60- 雨中花
- 5.61- 醉落魄
- 5.62- 踏莎行
- 5.63- 小重山
- 5.64- 夜逰宮
- 5.65- 一斛珠
- 3.4- 卷之四
- 4.1- 詩餘圖譜中
- 5.1- 臨江仙
- 5.2- 蝶戀花
- 5.3- 釵頭鳳
- 5.4- 糖多令
- 5.5- 一剪梅
- 5.6- 繫裙腰
- 5.7- 玉堂春
- 5.8- 金蕉葉
- 5.9- 蘇幙遮
- 5.10- 定風波
- 5.11- 漁家傲
- 5.12- 鳳𠾑盃
- 5.13- 醉春風
- 5.14- 黃鍾樂
- 5.15- 破陣子
- 5.16- 瑞鷓鴣
- 5.17- 解珮令
- 5.18- 行香子
- 5.19- 謝池春
- 5.20- 錦纒道
- 5.21- 㸔花靣
- 5.22- 靑玉案
- 5.23- 感皇恩
- 5.24- 殢人嬌
- 5.25- 天仙子
- 5.26- 雨同心
- 5.27- 小桃紅
- 5.28- 江城子
- 5.29- 連理枝
- 5.30- 粉蝶兒
- 5.31- 千秋歲
- 5.32- 憶帝京
- 5.33- 師師令
- 5.34- 何滿子
- 5.35- 傳言玉女
- 5.36- 風入松
- 5.37- 剔銀燈
- 5.38- 御街行
- 5.39- 一叢花
- 5.40- 紅林檎近
- 5.41- 金人捧露盤
- 5.42- 山亭柳
- 5.43- 桞初薪
- 5.44- 拂霓裳
- 5.45- 驀山溪
- 5.46- 洞仙歌
- 5.47- 早梅芳
- 5.48- 江城梅花引
- 5.49- 魚遊春水
- 4.2- 詩餘圖譜下
- 5.1- 意難忘
- 5.2- 滿江紅
- 5.3- 雪梅香
- 5.4- 尾犯
- 5.5- 玉漏遲
- 5.6- 滿庭芳
- 5.7- 六么令
- 5.8- 水調歌頭
- 5.9- 鳳凰臺上憶吹簫
- 5.10- 燭影搖紅
- 5.11- 倦尋芳
- 5.12- 漢宮春
- 5.13- 聲聲慢
- 5.14- 醉蓬萊
- 5.15- 八聲甘州
- 5.16- 䨇䨇燕
- 5.17- 高陽㙜
- 5.18- 念奴嬌
- 5.19- 解語花
- 5.20- 木蘭花慢
- 5.21- 金菊對芙蓉
- 5.22- 萬年歡
- 5.23- 桂枝香
- 5.24- 水龍吟
- 5.25- 瑞鶴仙
- 5.26- 石州慢
- 5.27- 齊天樂
- 5.28- 喜遷鶯
- 5.29- 綺羅香
- 5.30- 永遇樂
- 5.31- 望海潮
- 5.32- 風流子
- 5.33- 沁園春
- 5.34- 摸魚兒
- 5.35- 賀新郎
- 5.36- 金明池
- 1.13- 第十三函
- 2.1-鳥獸
- 3.1- 鳥類
- 4.1- 卷之一
- 5.1- 鳳
- 5.2- 鸞
- 5.3- 孔雀
- 5.4- 比翼鳥
- 5.5- 精衛
- 5.6- 玄鶴
- 5.7- 世樂鳥
- 5.8- 鶴
- 5.9- 鷄
- 5.10- 鸚鵡
- 5.11- 黃鳥
- 5.12- 鷺
- 5.13- 鷹
- 5.14- 隼
- 5.15- 燕
- 5.16- 鸂鶒
- 5.17- 鶺鴒
- 5.18- 鴈
- 5.19- 鵲
- 5.20- 鸛
- 5.21- 慈烏
- 5.22- 鴇
- 5.23- 鸜鵒
- 5.24- 䳜鳥
- 5.25- 雀
- 5.26- 鷓鴣
- 5.27- 鸕鷀
- 5.28- 鵙
- 5.29- 啄木鳥
- 5.30- 鵞
- 5.31- 鶬鴰
- 5.32- 畢方
- 5.33- 鶉
- 5.34- 鴿
- 5.35- 鶻
- 5.36- 鷖
- 5.37- 鶩
- 5.38- 雉
- 5.39- 鵰
- 5.40- 鴟鴞
- 5.41- 鶂
- 5.42- 桑扈
- 5.43- 鷫鷞
- 5.44- 鳲鳩
- 5.45- 鷽
- 4.2- 卷之二
- 5.1- 杜鵑
- 5.2- 白鷴
- 5.3- 𦘕眉
- 5.4- 鵻
- 5.5- 鶌鳩
- 5.6- 鴗
- 5.7- 梟
- 5.8- 天鵞
- 5.9- 鵜
- 5.10- 鶡
- 5.11- 鶖
- 5.12- 桃蟲
- 5.13- 鴆
- 5.14-
- 5.15- 鳽
- 5.16- 鸇
- 5.17- 蠟嘴
- 5.18- 翡翠
- 5.19- 彰雞
- 5.20- 𠻳金鳥
- 5.21- 錦雞
- 5.22- 練雀
- 5.23- 鶄𪁈
- 5.24- 鴛鴦
- 5.25- 白𪅃
- 5.26- 鴉
- 5.27- 竹鷄
- 5.28- 告天子
- 5.29- 白頭翁
- 5.30- 鵬
- 5.31- 鸑鷟
- 5.32- 數斯
- 5.33- 鴸
- 5.34- 𩿦䳜
- 5.35- 青耕
- 5.36- 鴢
- 5.37- 潔鈎
- 5.38- 蠧邕
- 5.39- 當扈
- 5.40- 䳤𩿧
- 5.41- 鵸䳜
- 5.42- 𪇱
- 5.43- 鵺
- 5.44- 䖪䑕
- 5.45- 𩀍
- 5.46- 瞿如
- 5.47- 反舌
- 5.48- 踈斯
- 5.49- 鳧溪
- 5.50- 正
- 5.51- 鵠
- 5.52- 䴑鳥
- 5.53- 鴳
- 5.54- 睢鳩
- 5.55- 鴟鵂
- 5.56- 鷩雉
- 5.57- 鷸
- 5.58- 鵩
- 5.59- 戴鵀
- 5.60- 屬王
- 5.61- 昆鷄
- 5.62- 鷂鷄
- 5.63- 鳶
- 5.64- 猫頭鷹
- 5.65- 飛亷
- 5.66- 謾𦘕
- 5.67- 海東靑
- 5.68- 鷦䳟
- 3.2- 獸類
- 4.1- 卷之三
- 5.1- 麒麟
- 5.2- 狻猊
- 5.3- 獬豸
- 5.4- 海馬
- 5.5- 騶虞
- 5.6- 犀
- 5.7- 象
- 5.8- 虎
- 5.9- 兎
- 5.10- 鹿
- 5.11- 牛
- 5.12- 驢
- 5.13- 犬
- 5.14- 玃
- 5.15- 馬
- 5.16- 豕
- 5.17- 鯪鯉
- 5.18- 羊
- 5.19- 熊
- 5.20- 麕
- 5.21- 䑕
- 5.22- 獺
- 5.23- 鼯
- 5.24- 如人
- 5.25- 驘
- 5.26- 狐
- 5.27- 鼢
- 5.28- 𪊲
- 5.29- 麝
- 5.30- 龍馬
- 5.31- 夔
- 5.32- 麢
- 5.33- 貓
- 5.34- 水馬
- 5.35- 豹
- 5.36- 駝
- 5.37- 麋
- 5.38- 猴
- 5.39- 䍶
- 5.40- 豺
- 5.41- 赤豹
- 5.42- 貙
- 5.43- 麈
- 5.44- 狨
- 5.45- 貂
- 5.46- 𤡮
- 5.47- 豻
- 5.48- 貔
- 5.49- 麂
- 4.2- 卷之四
- 5.1- 檮杌
- 5.2- 閭
- 5.3- 狼
- 5.4- 黒狐
- 5.5- 猛犳
- 5.6- 鹿蜀
- 5.7- 白澤
- 5.8- 貘
- 5.9- 狡
- 5.10- 窮竒
- 5.11- 猛槐
- 5.12- 葱聾
- 5.13- 玄貈
- 5.14- 䑏踈
- 5.15- 類
- 5.16- 馬腸
- 5.17- 馬彘
- 5.18- 䍺
- 5.19- 白猿
- 5.20- 鼬䑕
- 5.21- 兕
- 5.22- 駮
- 5.23- 狗獾
- 5.24- 猪獾
- 5.25- 蠻
- 5.26- 猙
- 5.27- 當庚
- 5.28- 羬羊
- 5.29- 毫猪
- 5.30- 靑熊
- 5.31- 角獸
- 5.32- 𦎶
- 5.33- 飛䑕
- 5.34- 䮝馬
- 5.35- 旄馬
- 5.36- 羆
- 5.37- 旄牛
- 5.38- 乘黃
- 5.39- 旱獸
- 5.40- 赤貍
- 5.41- 玄豹
- 5.42- 土𦎹
- 5.43- 諸犍
- 5.44- 䝠
- 5.45- 弊
- 5.46- 蠪蛭
- 5.47- 朱獳
- 5.48- 天犬
- 5.49- 比肩獸
- 5.50- 幽額
- 5.51- 屏翳
- 5.52- 鴞
- 5.53- 䶂犬
- 5.54- 猾衷
- 5.55- 蠱雕
- 5.56- 天馬
- 5.57- 厭火獸
- 5.58- 天狗
- 5.59- 彙
- 5.60- 犛
- 5.61- 三角獸
- 5.62- 強良
- 5.63- 黒人
- 5.64- 神魃
- 5.65- 囂
- 5.66- 酋耳
- 5.67- 梁渠
- 5.68- 九尾狐
- 5.69- 貉
- 5.70- 猨
- 5.71- 獌
- 5.72- 挑㧞
- 5.73- 蜼
- 5.74- 饕餮
- 5.75- 猩猩
- 5.76- 貍
- 5.77- 羱
- 5.78- 山𤟤
- 3.3- 鱗介類
- 4.1- 卷之五
- 5.1- 龍
- 5.2- 應龍
- 5.3- 蛟
- 5.4- 螭
- 5.5- 斗牛
- 5.6- 蜃
- 5.7- 黿
- 5.8- 鼉
- 5.9- 鼇
- 5.10- 鱉
- 5.11- 龜
- 5.12- 玳𤦛
- 5.13- 蠵龜
- 5.14- 玄龜
- 5.15- 珠鼈
- 5.16- 莾魚
- 5.17- 能
- 5.18- 蜮
- 5.19- 蛇
- 5.20- 蚺蛇
- 5.21- 巴蛇
- 5.22- 蜰𧔥
- 5.23- 長蛇
- 5.24- 靑蛇
- 5.25- 螣蛇
- 5.26- 二頭蛇
- 5.27- 虺
- 5.28- 蝘蜓
- 5.29- 蜥蜴
- 5.30- 鯨
- 5.31- 鱖
- 5.32- 鮒
- 5.33- 鯼
- 5.34- 䲅
- 5.35- 鱧
- 5.36- 鯉
- 5.37- 鮧
- 5.38- 烏鰂
- 5.39- 比目魚
- 5.40- 鰻鱓
- 5.41- 鰐魚
- 5.42- 鯋魚
- 5.43- 鱸魚
- 5.44- 肋魚 鰣魚
- 5.45- 鮪
- 5.46- 鱨
- 5.47- 鱣
- 5.48- 嘉魚
- 5.49- 金魚
- 5.50- 鱟
- 5.51- 鍋盖魚
- 5.52- 彈塗
- 5.53- 王餘
- 5.54- 玉筯魚
- 5.55- 米魚
- 5.56- 鯧魚
- 5.57- 魴
- 5.58- 鱖鯞
- 5.59- 鱭魚
- 5.60- 鱮
- 5.61- 阿羅魚
- 5.62- 鰼鰼魚
- 5.63- 䱻魚
- 5.64- 鯈魚
- 5.65- 𩽎魚
- 5.66- 蚌魚
- 4.2- 卷之六
- 5.1- 鯥魚
- 5.2- 飛魚
- 5.3- 文鰩
- 5.4- 和尚魚
- 5.5- 鮯魚
- 5.6- 人魚
- 5.7- 鰷魚
- 5.8- 鮫魚
- 5.9- 鰌
- 5.10- 針口魚
- 5.11- 龍魚
- 5.12- 江豚
- 5.13- 蝦
- 5.14- 蟹
- 5.15- 蚌
- 5.16- 水母
- 5.17- 蠃
- 5.18- 貝
- 5.19- 殻菜 龜脚菜
- 5.20- 白蜆等
- 5.21- 蟾蜍
- 5.22- 蝦蟆 鼃 黽
- 5.23- 蝶
- 5.24- 蠭
- 5.25- 青蛉
- 5.26- 蠆
- 5.27- 蜘蛛
- 5.28- 螳蜋
- 5.29- 螢
- 5.30- 服翼
- 5.31- 螻蛄
- 5.32- 蠅
- 5.33- 蜩
- 5.34- 蚊
- 5.35- 蜣蜋
- 5.36- 蛾
- 5.37- 蜚
- 5.38- 蚇蠖
- 5.39- 蝱
- 5.40- 蠶
- 5.41- 螘
- 5.42- 蝸牛
- 5.43- 蛭
- 5.44- 蝍蛆
- 5.45- 蜉蝣
- 5.46- 蠓
- 5.47- 螓
- 5.48- 螟蛉
- 5.49- 蠁
- 5.50- 蒼螂
- 5.51- 莎鷄
- 5.52- 斯螽
- 5.53- 草蟲
- 5.54- 蟋蟀
- 5.55- 螟
- 5.56- 蚰蜒
- 5.57- 蛜蝛
- 5.58- 丘蚓
- 5.59- 寄居蟲
- 5.60- 蟦蠐
- 5.61- 蛅蟖
- 5.62- 蟫
- 5.63- 蜎
- 5.64- 科斗
- 5.65- 龍蝨等
- 1.14- 第十四函
- 2.1-草木
- 3.1- 草類
- 4.1- 卷之一
- 5.1- 黃精
- 5.2- 菖蒲
- 5.3- 人參
- 5.4- 天門冬
- 5.5- 甘草
- 5.6- 地黃
- 5.7- 术
- 5.8- 菟絲子
- 5.9- 牛膝
- 5.10- 茺蔚子
- 5.11- 萎蕤
- 5.12- 防葵
- 5.13- 柴胡
- 5.14- 麥門冬
- 5.15- 獨活 羗活
- 5.16- 升麻
- 5.17- 車前子
- 5.18- 木香
- 5.19- 薯蕷
- 5.20- 澤瀉
- 5.21- 丹参
- 5.22- 逺志
- 5.23- 龍膽草
- 5.24- 細辛
- 5.25- 石斛
- 5.26- 巴戟
- 5.27- 白蒿
- 5.28- 赤箭
- 5.29- 菴䕡子
- 5.30- 菥蓂子
- 5.31- 蓍實
- 5.32- 卷栢
- 5.33- 藍實
- 5.34- 芎藭
- 5.35- 黃連
- 5.36- 絡石
- 5.37- 蒺䔧子
- 5.38- 黃耆
- 5.39- 肉蓯容
- 5.40- 防風
- 5.41- 蒲黃
- 5.42- 續㫁
- 5.43- 漏蘆
- 4.2- 卷之二
- 5.1- 天名精
- 5.2- 决明子
- 5.3- 茜根
- 5.4- 五味子
- 5.5- 旋花
- 5.6- 蛇床子
- 5.7- 地膚子
- 5.8- 千歲虆
- 5.9- 景天
- 5.10- 茵蔯
- 5.11- 杜若
- 5.12- 沙参
- 5.13- 徐長卿
- 5.14- 雲實
- 5.15- 王不畱行
- 5.16- 葈耳
- 5.17- 葛根
- 5.18- 地不容
- 5.19- 括樓
- 5.20- 苦参
- 5.21- 通草
- 5.22- 蠡實
- 5.23- 玄参
- 5.24- 當歸
- 5.25- 麻黃
- 5.26- 知母
- 5.27- 貝母
- 5.28- 白芷
- 5.29- 滛羊藿
- 5.30- 黃芩
- 5.31- 狗脊
- 5.32- 石龍芮
- 5.33- 茅根
- 5.34- 紫菀
- 5.35- 紫草
- 5.36- 前胡
- 5.37- 敗醬
- 5.38- 白鮮
- 5.39- 酸漿
- 5.40- 杜蘅
- 5.41- 紫参
- 5.42- 藁本
- 4.3- 卷之三
- 5.1- 石韋
- 5.2- 萆薢
- 5.3- 白薇
- 5.4- 菝葜
- 5.5- 大青
- 5.6- 艾葉
- 5.7- 惡實
- 5.8- 水萍
- 5.9- 王瓜
- 5.10- 地榆
- 5.11- 小薊
- 5.12- 海藻
- 5.13- 澤蘭
- 5.14- 防己
- 5.15- 高良薑
- 5.16- 天麻
- 5.17- 阿魏
- 5.18- 百部
- 5.19- 蘹香子
- 5.20- 欵冬花
- 5.21- 紅藍
- 5.22- 京三稜
- 5.23- 薑黃
- 5.24- 蓽撥
- 5.25- 蒟醬
- 5.26- 欝金
- 5.27- 盧㑹
- 5.28- 肉豆蔻
- 5.29- 補骨脂
- 5.30- 零陵香
- 5.31- 縮沙蜜
- 5.32- 蓬莪
- 5.33- 積雪草
- 5.34- 白前
- 5.35- 薺苨
- 5.36- 白藥
- 5.37- 葒草
- 5.38- 莎草
- 5.39- 蓽澄茄
- 5.40- 胡黃連
- 5.41- 蒔蘿
- 5.42- 甘松香
- 5.43- 鳧葵
- 5.44- 鱧腸
- 5.45- 茅香
- 5.46- 使君子
- 4.4- 卷之四
- 5.1- 附子
- 5.2- 半夏
- 5.3- 虎掌
- 5.4- 大黃
- 5.5- 葶藶
- 5.6- 桔梗
- 5.7- 莨菪子
- 5.8- 草蒿
- 5.9- 旋復花
- 5.10- 射干
- 5.11- 藜蘿
- 5.12- 蛇含
- 5.13- 蜀漆
- 5.14- 甘遂
- 5.15- 白歛
- 5.16- 靑葙
- 5.17- 白及
- 5.18- 大戟
- 5.19- 茵芋
- 5.20- 貫衆
- 5.21- 牙子
- 5.22- 羊躑躅
- 5.23- 何首烏
- 5.24- 商陸
- 5.25- 威𩄇仙
- 5.26- 牽牛子
- 5.27- 蓖麻子
- 5.28- 天南星
- 5.29- 羊蹄禿
- 5.30- 菰根
- 5.31- 萹蓄
- 5.32- 狼毒
- 5.33- 狶薟
- 5.34- 馬鞭草
- 5.35- 苧根
- 5.36- 白頭翁
- 5.37- 蘆
- 5.38- 鬼臼
- 5.39- 馬兠鈴
- 5.40- 仙茅
- 4.5- 卷之五
- 5.1- 劉寄奴
- 5.2- 骨碎補
- 5.3- 連翹
- 5.4- 續隨子
- 5.5- 山豆根
- 5.6- 䕡茹
- 5.7- 金星草
- 5.8- 葎草
- 5.9- 鶴虱
- 5.10- 蚤休
- 5.11- 赤地利
- 5.12- 紫葛
- 5.13- 陸英
- 5.14- 糓精草
- 5.15- 預知子
- 5.16- 葫蘆巴
- 5.17- 木賊
- 5.18- 蒲公草
- 5.19- 牛扁
- 5.20- 酢漿草
- 5.21- 夏枯草
- 5.22- 苘實
- 5.23- 地錦草
- 5.24- 海金沙
- 5.25- 水英
- 5.26- 䴡春草
- 5.27- 坐孥草
- 5.28- 紫蓳
- 5.29- 杏葉草
- 5.30- 水甘草
- 5.31- 地柏
- 5.32- 紫背龍牙
- 5.33- 攀倒甑
- 5.34- 佛甲草
- 5.35- 百乳草
- 5.36- 撮石合草
- 5.37- 石莧
- 5.38- 百兩金
- 5.39- 小青
- 5.40- 曲節草
- 4.6- 卷之六
- 5.1- 獨脚仙
- 5.2- 露筋草
- 5.3- 紅茂草
- 5.4- 見腫消
- 5.5- 半天回
- 5.6- 龍牙草
- 5.7- 苦芥子
- 5.8- 野蘭根
- 5.9- 都管草
- 5.10- 小兒群
- 5.11- 菩薩草
- 5.12- 仙人掌草
- 5.13- 紫背金盤
- 5.14- 石逍遙
- 5.15- 胡堇草
- 5.16- 無心草
- 5.17- 千里光
- 5.18- 九牛草
- 5.19- 刺虎
- 5.20- 生瓜菜
- 5.21- 建水草
- 5.22- 紫袍
- 5.23- 老鵶眼睛
- 5.24- 天花粉
- 5.25- 石𡸁
- 5.26- 瓊田草
- 5.27- 紫金牛
- 5.28- 鷄項草
- 5.29- 拳参 杏参
- 5.30- 根子
- 5.31- 赤孫
- 5.32- 田母草
- 5.33- 鐵線
- 5.34- 天壽根
- 5.35- 百藥祖
- 5.36- 黃燎郎
- 5.37- 催風使
- 5.38- 隂地厥
- 5.39- 千里急
- 5.40- 地芙蓉
- 4.7- 卷之七
- 5.1- 白豆蔻
- 5.2- 蓼
- 5.3- 淡竹葉
- 5.4- 吉祥草
- 5.5- 芝草
- 5.6- 烈節
- 5.7- 杜莖山
- 5.8- 黃花了
- 5.9- 布里草
- 5.10- 香麻 田麻
- 5.11- 半邊山
- 5.12- 火炭母草
- 5.13- 亞麻 水麻
- 5.14- 鴆鳥威
- 5.15- 茆質汗
- 5.16- 地茄子 地蜈蚣
- 5.17- 蕁麻
- 5.18- 山薑
- 5.19- 馬接脚 馬腸根
- 5.20- 大木皮
- 5.21- 崖㯶
- 5.22- 鵞抱
- 5.23- 鷄翁藤
- 5.24- 野猪尾
- 5.25- 七星草
- 5.26- 石南藤
- 5.27- 獨用藤
- 5.28- 瓜藤
- 5.29- 金稜藤
- 5.30- 血藤
- 5.31- 圡紅山
- 5.32- 含春藤
- 5.33- 祈婆藤
- 5.34- 百稜藤
- 5.35- 石合草
- 5.36- 芥心草
- 5.37- 棠毬子
- 5.38- 醋林子
- 5.39- 天仙藤
- 3.2- 木類
- 4.1- 卷之八
- 5.1- 椒
- 5.2- 皂莢
- 5.3- 訶梨勒
- 5.4- 巴豆
- 5.5- 桞
- 5.6- 楝
- 5.7- 椿樗
- 5.8- 莾草
- 5.9- 黃藥
- 5.10- 槲若
- 5.11- 白楊
- 5.12- 桄榔
- 5.13- 南燭
- 5.14- 梓
- 5.15- 橡
- 5.16- 石南
- 5.17- 木天蓼
- 5.18- 益智
- 5.19- 䑕李
- 5.20- 椰子
- 5.21- 南藤
- 5.22- 杉木
- 5.23- 接骨木
- 5.24- 欒荊
- 5.25- 木鼈子
- 5.26- 鈎藤
- 5.27- 欒華
- 5.28- 賣木子
- 5.29- 㯶櫚
- 5.30- 芫花
- 5.31- 茶𣗳
- 5.32- 夜合𣗳
- 5.33- 凍青
- 5.34- 刺楸
- 5.35- 桑
- 5.36- 棠梨
- 5.37- 楮桃𣗳
- 5.38- 菌桂
- 5.39- 伏牛
- 5.40- 蜜蒙
- 4.2- 卷之九
- 5.1- 松
- 5.2- 五倍子
- 5.3- 槐
- 5.4- 柏
- 5.5- 榆
- 5.6- 酸棗
- 5.7- 蘗木
- 5.8- 漆樹
- 5.9- 五加皮
- 5.10- 牡荊
- 5.11- 蔓荊
- 5.12- 杜仲
- 5.13- 楓樹
- 5.14- 蕤
- 5.15- 丁香
- 5.16- 沉香
- 5.17- 藿香
- 5.18- 金櫻
- 5.19- 落鴈木
- 5.20- 竹
- 5.21- 吳茱茰
- 5.22- 㯽榔
- 5.23- 山梔
- 5.24- 騏驎竭
- 5.25- 龍腦香
- 5.26- 蕪荑
- 5.27- 枳樹
- 5.28- 厚朴
- 5.29- 秦皮
- 5.30- 山茱茰
- 5.31- 猪苓
- 5.32- 白棘
- 5.33- 烏藥
- 5.34- 沒藥𣗳
- 5.35- 菴摩勒
- 5.36- 衞矛
- 5.37- 海桐皮
- 5.38- 虎杖
- 3.3- 蔬類
- 4.1- 薑
- 4.2- 冬葵
- 4.3- 莧
- 4.4- 蕪菁
- 4.5- 瓜
- 4.6- 芥
- 4.7- 菘菜
- 4.8- 龍葵
- 4.9- 葱
- 4.10- 韭
- 4.11- 薤
- 4.12- 白蘘荷
- 4.13- 假蘇
- 4.14- 蘓
- 4.15- 水蘓
- 4.16- 香薷
- 4.17- 薄荷
- 4.18- 葫
- 4.19- 蒜
- 4.20- 蘩蔞
- 4.21- 蕺菜
- 4.22- 馬蘭頭
- 4.23- 茄
- 4.24- 蕨
- 4.25- 同蒿
- 4.26- 菠菜
- 4.27- 胡荽
- 4.28- 苜蓿
- 4.29- 萵苣菜
- 4.30- 鹿角菜
- 4.31- 蓴菜
- 4.32- 瓠
- 4.33- 藊豆
- 4.34- 甜菜
- 4.35- 紫豇豆
- 4.36- 刀豆
- 4.37- 苦蕒
- 4.38- 水靳
- 4.39- 地瓜兒
- 4.40- 薺菜
- 4.41- 䕡蒿
- 4.42- 鵞兒腸
- 4.43- 佛指甲
- 4.44- 蛇葡萄
- 4.45- 鐵掃帚
- 4.46- 苧
- 4.47- 野胡蘿蔔
- 4.48- 野山藥
- 4.49- 雞腿兒
- 4.50- 絲瓜
- 4.51- 老鴉蒜
- 4.52- 甘露
- 4.53- 慈菰
- 4.54- 芋
- 4.55- 天藕兒
- 4.56- 野落籬
- 4.57- 眼子菜
- 4.58- 浮薔
- 4.59- 牛尾温
- 4.60- 水菜
- 4.61- 狗脚跡
- 4.62- 烏藍檐
- 4.63- 碎米薺
- 4.64- 燈鵞兒
- 3.4- 菓類 糓類
- 4.1- 菓類
- 5.1- 龍眼
- 5.2- 胡桃
- 5.3- 荔枝
- 5.4- 梨
- 5.5- 郁李
- 5.6- 梅
- 5.7- 杏
- 5.8- 桃
- 5.9- 李
- 5.10- 榴
- 5.11- 桐
- 5.12- 蓮
- 5.13- 橘柚
- 5.14- 棗
- 5.15- 葡萄
- 5.16- 栗
- 5.17- 覆盆子
- 5.18- 菱
- 5.19- 櫻桃
- 5.20- 雞頭
- 5.21- 木瓜
- 5.22- 杮
- 5.23- 枇杷
- 5.24- 甘蔗
- 5.25- 林檎
- 5.26- 橄欖
- 5.27- 榅桲
- 5.28- 橙子
- 5.29- 榛子
- 5.30- 柰子
- 5.31- 楊梅
- 5.32- 松子
- 5.33- 榧子
- 5.34- 乳柑
- 4.2- 穀類
- 5.1- 胡麻
- 5.2- 稻米
- 5.3- 粱米
- 5.4- 薏苡仁
- 5.5- 丹黍米
- 5.6- 麥
- 5.7- 稷米
- 5.8- 蔴蕡
- 5.9- 油麻
- 5.10- 豆
- 5.11- 菉豆
- 5.12- 雀麥
- 3.5- 花卉類
- 4.1- 牡丹
- 4.2- 芍藥
- 4.3- 菊花
- 4.4- 蘭
- 4.5- 荷
- 4.6- 水仙
- 4.7- 玉蘭花
- 4.8- 茉莉
- 4.9- 海棠
- 4.10- 山茶
- 4.11- 桂花
- 4.12- 杜鵑花
- 4.13- 紫薇花
- 4.14- 百合
- 4.15- 玫瑰
- 4.16- 瑞香
- 4.17- 梔子花
- 4.18- 秋葵
- 4.19- 枸杞
- 4.20- 紫荊花
- 4.21- 山丹
- 4.22- 辛夷
- 4.23- 金鳳花
- 4.24- 石菖蒲
- 4.25- 雞冠花
- 4.26- 剪春羅
- 4.27- 薔薇
- 4.28- 月季花
- 4.29- 凌霄花
- 4.30- 茶梅
- 4.31- 芭蕉
- 4.32- 萱花
- 4.33- 芙蓉
- 4.34- 金莖花
- 4.35- 老少年
- 4.36- 玉簮花
- 4.37- 木香花
- 4.38- 子午花
- 4.39- 荼䕷花
- 4.40- 錦帶花
- 4.41- 麥李花
- 4.42- 寳相花
- 4.43- 繡毬花
- 4.44- 鶯粟花
- 4.45- 纏枝牡丹
- 4.46- 金燈花
- 4.47- 金𢇁桃
- 4.48- 秋海棠
- 4.49- 波斯菊
- 4.50- 刺桐花
- 4.51- 秋牡丹
- 4.52- 石菊
- 4.53- 萬年靑
- 4.54- 渥丹
- 4.55- 長春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