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經世格要目録
- 1.1-天官部第一
- 2.1- 銓課格
小序
- 附:
- 附:舜命九官 禹論用人以言以功 臯陶論九德
- 附: 周禮太宰内史司士人職 司馬辨論官材
- 附: 秦仕進闢田勝敵二途 兩漢銓選 叙漢遷轉
- 附: 叙漢辟除 叙漢流品 叙漢雜流
- 附: 晋劉宋北魏銓選 隋銓選 唐銓選
- 附: 論唐内外官迭爲輕重 宋銓選 緫論宋遷叙
- 附: 緫序周漢至宋銓法及典選淂人
- 附: 皇朝銓試 選法 丘氏論銓選法
- 附: 李堂論選舉 資望一 資望二
- 附: 乆任超遷一 乆任超遷二
- 附: 輔乆任四事
- 1.2-天官部第二
- 2.1-(銓課格)
- 附:
- 附:虞明試黜陟之法
- 附: 周時巡及太宰小宰司會小司徒小司㓂計治考成之法
- 附: 兩漢察吏考課之法 魏晋考課 唐考課
- 附: 宋考課 緫叙宋考課條例 宋考課三變
- 附: 緫叙漢唐宋考課法
- 附: 皇朝考課 考課論二 餝吏治一 餝吏治二
- 附:
- 附:泛舉賢 舉所不識 舉所攻 舉雦
- 附: 舉親 舉偏 自舉
- 附: 舉代 不輕舉代 舉不求恩
- 附: 皇朝舉賢 緫叙薦舉
- 附:
- 附:三代列國命卿大夫士 周簡僚 兩漢公府辟士
- 附: 兩漢長吏辟取管屬
- 附: 隋州郡無辟署 唐辟署不一
- 附: 宋辟法拘資格
- 1.3-天官部第三
官制格
小序
- 附:
- 附:伏羲至顓辛官制 唐虞夏啇官制
- 附: 周官制 漢官制 魏晋至隋官制
- 附: 唐官制 宋官制
- 附: 皇朝官制 宗人府 公孤 殿閣學士
- 附: 吏部 户部 禮部 兵部
- 附: 刑部 工部 緫論六部 都察院
- 附: 通政司 大理寺 太常寺 光禄寺
- 附: 太僕寺 詹事府 左右春坊 司經局
- 附: 國子監 鴻臚寺 翰林苑 尚寳司
- 附: 六科 京府 欽天監 行人司
- 附: 太醫院 上林苑監 五城兵馬司
- 附: 各衛經歴司 京衛武學 僧録司
- 附: 道録司 神樂觀
- 附: 承宣布政使司 提刑按察司
- 附: 都轉塩運使司 塩課提學司 府 州 縣
- 附: 王府官
- 附:
- 附:襲封兖聖公
- 附: 公侯伯 駙馬都尉 五軍都督府 錦衣衛
- 附: 在京諸衞 留守司 都指揮使司 行都指揮使司
- 附: 外衛指揮使司
- 附: 内官 女官 官
- 附:
- 附:文武百官爵號官品階勳禄
- 附: 正從一品至正從九品 未入流
- 1.4-地官部第一
輿地格
小序
- 附:
- 附:古今郡國廢置沿革 歴代帝王建都之地
- 附: 皇朝建都 建都緫論
- 附:
- 附:北畿 南畿 湖廣 浙江 江西
- 附: 福建 河南 陜西 山東 山西
- 附: 四川 廣東 廣西 雲南 貴州
- 附: 皇朝一統圖志 天下方輿四極
- 附:
- 附:夏商周九州之制畧不同
- 附: 夏書禹貢周官職方相合之義
- 附: 禹貢五服職方九服相合之制
- 附: 周禮職方氏九州山鎭薮澤川浸
- 附: 周嶽與虞夏商不同漢嶽與虞周不同
- 附: 皇朝五嶽五鎭四海四瀆
- 附: 三河三秦三楚三吳三梁三蔡三苗之辨
- 附: 五地九地三壞四極八埏八紘八極之說
- 附: 天下山脉水源
- 1.5-地官部第二
口役格
小序
- 附:
- 附:唐虞三代至戰國秦户口
- 附: 兩漢三國户口 隋唐户口 宋户口
- 附: 緫叙漢唐宋户口
- 附: 皇朝户口 户口緫論一 户口緫論
- 附:
- 附:成周至春秋役法 秦漢至六朝役法
- 附: 唐役法 宋役法 熙寧元祐役法
- 附: 建炎以前保正副户長職役之害乾道義役之弊
- 附: 緫論宋差役雇役義役之弊 職役緫論
- 附: 皇朝役法 里甲賦役之弊
- 1.6-地官部第三
食貨格
小序
- 附:
- 附:成周經制 緫論成周理財之法
- 附: 秦經制 漢經制 隋經制 唐經制
- 附: 宋經制 上供 熙寧三司使崇寧户部
- 附: 叙宋聞國中興財用 叙建炎帑藏
- 附: 叙宋中世以後理財議論
- 附: 皇朝經制 張文會計䟽畧 韓文會計䟽畧
- 附: 隆慶萬曆財用議畧
- 1.7-地官部第四
(食貨格)
- 附:
- 附:黃虞夏殷田賦 周田賦 春秋戰國田賦
- 附: 秦田賦 漢田賦 晉田賦
- 附: 緫叙東晉宋齊梁陳輸賦魏周隋賦 唐田賦
- 附: 緫叙秦漢以來田賦户稅唐租庸調兩稅之法
- 附: 五代田賦 宋田賦
- 附: 皇朝田賦 均賦論
- 1.8-地官部第五
(食貨格)
- 附:
- 附:禹貢賦逹河爲至 近賦遠賦 春秋汎舟通道
- 附: 秦飛芻挽粟漢漕山東開漕渠隋募丁置倉
- 附: 唐水陸漕運倚辦江淮 宋四河以通漕運 江南上供
- 附: 南渡以後水陸運 元海運
- 附: 皇朝漕運 邵氏叙運法五變 丘氏論長運
- 附: 梁氏論漕運輕齎 阮氏量河渠以偹規則疏畧
- 附: 萬暦運河策畧 海運議一 海運議二
- 1.9-地官部第六
(食貨格)
- 附:
- 附:太昊氏至神農氏金貨布刀
- 附: 夏商幣金錢布刀龜貝 太公九府圜法
- 附: 周禮外府錢府 管子論三幣
- 附: 單穆公論鑄大錢 秦幣二等 漢除盗鑄錢令
- 附: 武帝金三品 光武五銖
- 附: 賈誼孔顗劉秩諫鑄錢 唐開元通寶 宋年號元寳
- 附: 宋許民入錢京師 罷銅禁 錢縂論
- 附:
- 附:周禮傳别書契 唐飛錢 宋交子
- 附: 見錢關子 三界會子 錢引 關會
- 附: 楮緫論 銅楮緫類 皇朝錢鈔 錢法
- 1.10-地官部第七
(食貨格)
- 附:
- 附:禹貢青州貢塩 周禮塩人之掌
- 附: 管仲論正塩筴 漢塩利塩官 大夫文學議
- 附: 甄琛元勰議 唐書論劉晏塩法輕重之宜
- 附: 五代 塩政 宋塩莢
- 附: 皇朝塩法 霍文敏韜議淮塩利弊
- 附: 解塩與淮浙齊閩海塩不同
- 1.11-地官部第八
(食貨格)
- 附:
- 附:唐趙賛張滂税茶議王涯税茶法 李珏諫榷茶
- 附: 宋折税禁茶 陳止齋論茶弊
- 附: 建寧天聖嘉祐法 大小龍鳳茶
- 附: 熙寧買茶愽馬
- 附: 皇朝茶馬司茶引所 王庭相茶議
- 附:
- 附:禹貢貢金 周宫 人管子言鉄官
- 附: 漢置鉄官鑄黃金 後魏長安銀鑛
- 附: 唐銀冶鉄山銅冶鉛山 宋置吏建塲 宋坑冶失陷
- 附: 皇朝坑冶 丘氏論坑塲嚴守法
- 附:
- 附:論禁珠
- 附:
- 附: 論榷礬
- 1.12-地官部第九
(食貨格)
- 附:
- 附:周禮廛人司門司關之掌 王制關市法
- 附: 漢筭賈人緡錢 唐籍商錢
- 附: 宋商税則例 裁征筭條 五榖力勝税
- 附: 皇朝税課司
- 附:
- 附:周官萍氏水禁 漢榷酒酤 罷榷酤官
- 附: 唐禁酤收利 置榷麯務 宋酤法醋息
- 附:
- 附:周禮歛野之賦 漢山川園地稅 海租
- 附: 後漢詔勿假税 唐税竹木爲常平本
- 附: 五代津渡筭 宋經市税
- 附:
- 附:周禮司市賈師肆長泉府之掌
- 附: 王制不粥不中噐物 漢均輸平凖法
- 附: 大夫文學議 王莾立五均官 唐宫市
- 附: 宋買務 熙寧青苗市昜和買 均輸議巿昜法
- 附: 丘氏論互巿巿舶
- 附: 皇朝巿舶司 管子通輕重之權 李悝平糴法
- 附: 漢常平倉 唐和糴 宋置塲增糴
- 附: 結糴寄糴俵糴均糴慱糴括糴 條例司
- 附: 緫論青苗法坐倉法 緫論市糴
- 1.13-地官部第十
- 附:
- 附:禹九州貢 周官九貢 漢朝献 服献
- 附: 光武却献 唐加配代租 宋詔罷貢
- 附: 止許長史脩貢
- 附: 皇朝定諸額貢
- 附:
- 附:周禮大司徒荒政 廪人掌九榖
- 附: 春秋書不雨大飢 王制玉藻論凶年
- 附: 荀卿論國計之極 李悝平糴法
- 附: 晁錯言開資財之道 耿壽昌常平倉法
- 附: 長孫平義倉法 唐太宗遣使賑恤贖民粥子
- 附: 劉晏具豊歉状 五代周不責償
- 附: 宋常平惠民諸倉 富弼青州救荒
- 附: 范仲淹杭州救荒 趙抃越州救荒
- 附: 朱子社倉法 林駉論常平義倉
- 附: 吕氏論荒政
- 附: 皇朝荒政 楊士奇預偹疏 何景明救荒書
- 附: 王端毅救荒法 席文襄賑饑法
- 附: 萬暦荒政策畧
- 附:
- 附:蘇東坡奏徵積逋
- 附: 皇朝蠲免
- 1.14-春官部第一
象緯格
小序
- 附:
- 附:經史凡十條
- 附: 象緯分類
- 附:
- 附:天軆 天度 天十八之度
- 附: 日畫夜長短月盈 分至啟閉 晦朔弦望
- 附: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 致日致月 赤道黄道
- 附: 日食月食 日月食感應脩省 曰食失紀月食
- 附: 日變月變星月相食 五星 緫論七政
- 附: 七政運行遲速 三垣
- 附: 四方蒼龍玄武白虎朱雀中夬黃龍之象
- 附: 緫論三垣七曜二十八宿 緯星 經星 四宫星
- 附: 極星 中星 四余星 瑞星 流星 飛星 妖星
- 附: 客星 星雜變 十二次度数 星野
- 附: 星野符驗傳會 星紀斗牛之分 天漢起没
- 附: 十煇 五雲 十二風
- 1.15-春宫部第二
- 附: 占候 星官書 渾天儀
- 附: 漢張衛磨李淳風僧一行宋張思訓渾儀
- 附: 渾天緫論 璣衡 刻漏 圡圭 候氣
- 附: 皇朝象緯紀畧 暦法 章蔀紀元 暦元
- 附: 閏餘 歲差 歴代暦名
- 附: 皇朝大統暦
- 附: 皇朝鄭継之上言暦法及日月交食分数
- 附: 皇朝華湘上言歲差 五行□咎 五行德運
- 附: 災祥 災祥緫論 災異
- 1.16-春官部第三
禮制格
小序
- 附:
- 附:經史凡十五條
- 附:
- 附:郊禮 社禮夏殷周
- 附: 緫叙郊社禮 郊社分合之議
- 附: 郊禮諸說證辨 六天五帝之辨
- 附: 正祭告祭之辨 一歲祭天之数
- 附: 郊祀群神從祀之是非 郊祀明堂配
- 附: 漢唐宋明堂配帝之非 明堂祀五帝正誤
- 附: 明堂配侑正誤
- 附: 皇朝郊社配享及大饗之禮 太雩 朝日夕月
- 附: 星辰風師雨師 祭寒暑 祭六宗四方
- 附: 祭社稷 祭山川 八蜡五祀
- 附: 皇朝大社稷 帝社稷 神祇壇 太歲壇
- 附: 先農先蚕 髙祺 五祀 金海青龍
- 附: 旗纛 聖師 歴代帝主廟
- 1.17-春官部第四
- 附: 廟制 昭穆一定之制 左右之次
- 附: 南北之向 祧廟 卋室 禘祫
- 附: 時享 禘祫大小先後之說 時享大小特合之義
- 附: 皇朝廟制 楴祫時享 中室左右室之位 兩廡侑享
- 附: 親王功臣
- 附: 皇朝大祫時享位祝稱配之禮
- 附: 孝宗升袝楊守陳論祧制
- 附: 卋宗議九廟夏言論廟制難專昭穆難定 功臣廟
- 附: 論太廟從祀功臣
- 1.18-春官部第五
- 附: 朝儀 緫叙漢唐宋朝制
- 附: 皇朝朝儀 朝講
- 附: 皇朝儀注 朝賀
- 附: 皇朝朝賀三大節 朝輗
- 附: 皇朝朝覲 燕饗
- 附: 皇朝燕饗禮 籍田
- 附: 皇朝籍田親蚕禮 巡幸
- 附: 皇朝巡狩禮 田獵 射禮
- 附: 皇朝大射禮 班朔
- 附: 皇朝班朔 護日月食 冠禮婚禮
- 附: 皇朝冠婚禮
- 附: 讀法 鄉飲
- 附: 緫叙鄉飲州射鄉射興禮 姓氏族譜 宗法
- 附: 緫論宗法譜牒 謚法 唐宋議謚
- 附: 皇朝謚法 溢法緫論
- 1.19-春官部第六
教舉格
小序
- 附:
- 附:吕東萊論
- 附:
- 附:虞夏商周四代之學
- 附: 周禮師氏保氏大司樂大胥小胥之教
- 附: 王制樂正小胥大胥小樂正大樂正之教
- 附: 文王卋子學 卋子及學士之法
- 附: 學記大學之教大學之法 兩漢太學
- 附: 司馬遷班固叙漢太學 東漢太學
- 附: 東坡南安軍學記 太學諸生
- 附: 晋江左學 劉宋四學 齊聦明観 隋國子寺
- 附: 唐六學小學 齒胄禮 内侍判國子監
- 附: 宋太學 命愽士對御講 胡瑗法爲太學法
- 附: 用學規殿罰 士無異論之禍 朱子學板私議畧
- 附: 己上天子學 王制陳禮書項安論諸侯學
- 附: 漢書考索論鄉學 晋論諸生 木重儒官
- 附: 皇朝太學郡縣學 教職
- 附:
- 附:釋奠釋萊 先聖先師
- 附: 廟祀謚贈孔子及弟子先儒從祀配享始末
- 附: 自漢至宋共十六條
- 附: 皇朝釋奠釋菜配享從祀之典
- 附: 程敏政考正文廟祀典議
- 附: 四配十哲兩廡先賢封爵舊稱 緫論從祀
- 附:
- 附:視學養老乞言講經
- 附: 皇朝視學之典
- 1.20-春官部第七
- 附:
- 附:吕東萊論
- 附:
- 附:周官鄉舉里選之法 禮書 丘氏論
- 附: 王制鄉學國學仕進二䢐
- 附: 國語齊桓公内政蔽賢之罰 兩漢舉士之制
- 附: 緫論兩漢取士之制 兩漢取士之目 三老
- 附: 孝弟力田 賢良文學 孝廉 茂材 明經
- 附: 緫論四科 射策 下詔特舉 愽士
- 附: 任子 上書 多貲入粟 吏道
- 附: 從軍良家子 童子 武勇 補試 方技
- 附: 魏晋南北朝舉士之制 隋舉士之制
- 附: 唐舉士之制 唐取士之目 秀才
- 附: 明經 進士 制舉 慱學宏詞 武舉 任子
- 附: 童子 吏道 方技 宋舉士之制
- 附: 項安卋策畧 宋取士之目 進士 明經
- 附: 制科 慱學宏詞 任子 童科 試教官
- 附: 漕試 推㤙 武舉 貲選 方技
- 附: 皇朝三途之制 進士
- 附: 聖祖詔 崔銑覈科舉議 王鏊制科議 丘氏說
- 附: 歲貢 吏員 秦観貢舉緫論
- 1.21-春官部第八 樂律格
小序
- 附: 經傳史凡十條
- 附: 葛天氏八闋至虞舜蕭韶凡八條 夏商周秦樂凡五條
- 附: 兩漢樂 魏晉隋樂 唐樂
- 附: 宋樂 緫叙宋樂
- 附: 皇朝樂 雅部胡部俗部 萬暦山東聲詩策畧
- 附: 論今卋樂
- 附:
- 附:鍾吕全義 黃鍾律本 黃鍾實数
- 附: 律吕三分損益隔八相生之義
- 附: 律止於十二變律止於六之義
- 附: 律生五聲而聲止於五 濟五聲而變聲止於二
- 附: 十二律旋相爲宫生八十四聲六十調之義
- 附: 正聲子聲 朱子序律吕全書成法 漢斛積分可考
- 附: 淮南大史小司馬之說 孔氏禮䟽 律吕緫論 起暦
- 附: 候氣 備数 審度 嘉量 榷衡
- 附: 皇朝楊廉論元聲書 應天樂律策畧
- 1.22-夏官部第一
兵戎格
小序
- 附: 兵戎緫類
- 附:
- 附:周小司徒卒伍 大司馬制軍
- 附: 司馬六軍乗馬法 齊内政寓軍令
- 附: 漢書論春秋戰國秦用兵 秦銷兵發謪 漢兵制
- 附: 漢調兵之制 緫叙兩漢内始末 唐兵始末
- 附: 府兵之制 叙唐方鎮兵始末
- 附: 唐志吕氏論唐兵變不同 宋兵制
- 附: 皇朝兵制 叙永樂至嘉靖兵
- 附: 京師三营軍中都河南山東班操軍
- 附: 延綏寧夏入衛軍遼左抽添軍召募軍 屯兵
- 附: 戰兵 民兵 客兵 論邉民爲兵
- 附: 叙團营 叙乓獘
- 1.23-夏官部第二
- 附:
- 附:仲康命胤侯 周官司馬
- 附: 魯合中軍 魏置五兵尚書 唐兵部
- 附: 宋樞密院
- 附: 皇朝兵部都督府
- 附: 經史子
- 附: 歐陽脩奏 富弼奏 張舜民奏
- 附: 蘇□洵衡論
- 附: 六韜論 陸贄奏
- 附: 皇朝選將馭將 王文恪論重將搉 鄭端簡論求將任將
- 附: 劉大夏議武舉
- 附: 萬暦丙子陜西策畧
- 附: 經傳子史
- 附: 司馬法 三畧 六韜 孫子 吳子
- 附: 尉繚子 衛公問對 丘氏緫論
- 附: 秦淮海兵畧緫論 儒家武畧
- 附: 周 秦 漢 三國六朝 唐五代 宋
- 附: 皇朝西北兵食 東南兵食
- 附: 周 漢 唐 宋緫論
- 附: 皇朝馬政
- 附: 經史子 黃帝丘井制陳法 魚麗陳 八陳
- 附: 疊陳法 六花陳 五行陳 九軍陳 陳法緫論
- 附: 緫論
- 附: 緫論 歴代舟師進戰之處
- 1.24-夏官部第三
- 附: 四夷緫類
- 附: 女直 朝鮮 日本 琉球 安南 西畨
- 附: 西域 哈宻 兀良哈 韃靼
- 附: 已上俱入一統志圖者故紀之,餘不徧舉。
- 附: 備禦一 備禦二 備禦三
- 附: 嶺南羅旁諸徭徸 粤西大藤八寨諸巢 百粤夷官
- 附: 四川松州諸寨建昌餘孽 貴州谿崗苗
- 附: 雲南諸夷官
- 附: 叙古獻令王會觧曁
- 附: 皇朝臣服四夷
- 附:
秦観策盗一 策盗二 策盗三
- 附: 蘇軾論治盗 弭盗一 弭盗二
- 附: 治海㓂接濟嚮導之姦
- 1.25-夏官部第四 要害格
小序
- 附: 九邉緫論
- 附: 遼東 薊州 宣府 大同 榆林 寧夏
- 附: 甘肅 固原
- 附: 長城 直隷三関 山西三関
- 附: 陜西三邉四鎭 黄河套 京師内外藩籬緫類
- 附: 江淮襄陽巴蜀要害 險固緫論 江防 海防
- 1.26-秋官部第一 刑法格
小序
- 附: 經史
- 附: 虞刑 夏刑 啇刑 周刑
- 附: 大司㓂小司㓂士師司刑之職 君陳吕刑
- 附: 春秋鄭晋刑 戰國至秦刑 漢刑
- 附: 文帝除肉刑復族刑 景帝定箠令
- 附: 武帝定法令 宣帝置廷平 明帝善刑理
- 附: 章帝詔有司 孔融議 唐刑
- 附: 太宗禁笞皆 高帝法吏武后酷史
- 附: 玄宗治平 憲宗寛仁 文宗飲愄流涕
- 附: 宣宗自喜刑名 宋刑 太祖讀虞書
- 附: 太宗三限制 張策江嗣宗論罪
- 附: 燕肅引唐事寛死刑 神宗迫勑令格式
- 附: 祖無擇苗振之獄 紹聖同文舘獄
- 附: 崇寧引例破法 建炎遵嘉祐條法
- 附: 嘉泰貸放死刑
- 附: 皇朝律令 大明律令 劉惟謙進大明律表
- 附: 列聖慎刑 刑法緫論
- 附: 韓退之復讐議 柳子厚駁復讐議
- 附: 復讐緫論
- 附: 經子 東漢三國唐宋赦
- 附: 赦宥緫論
- 1.27-冬官部第一 士虞格
小序
- 附: 都邑緫論 都邑形勢緫論
- 附: 經史 秦阿房宫 杜牧賦畧
- 附: 漢脩宫錢 魏許昌宫 唐飛仙宫
- 附: 宋景德殿 洪邁撰記 宫殿緫論
- 附: 緫叙闕門
- 附: 皇朝宫殿闕門
- 附: 緫叙明堂制
- 附: 經史
- 附:
經史
- 附: 皇朝京城及諸造作
- 附: 經史先儒論
- 附: 叙黃河源及歴代河患萬暦治河之地
- 附: 治河大綱 治河節目一 洽河節目二
- 附: 賈讓三策賈魯三法 漕河
- 附: 山東漕河策問 再叙漕河
- 附: 東南水利緫論 嘉靖王文恪水碑記畧
- 附: 萬暦 經理三吳水利圖說
- 附: 歸有光水利論畧 四海九河三江九江五湖之辨
- 附: 江河淮濟四瀆源委 楊升庵論水經地志
- 附:
潮汐緫論
- 附:
- 附: 周禮經傳三 溝洫緫論
- 附: 緫論
- 附: 屯田营田緫論二 屯田便利曁
- 附: 皇朝屯制